(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陳琳輝)最近天氣轉涼,一場突如其來的頭痛襲來,張先生剛起床就覺得額頭發緊,接著胃里翻江倒海,連吐了好幾次,他的第一反應是“感冒了”。家人趕緊找了感冒藥給他吃,服藥后休息半天,頭痛不但沒緩解,反而連看桌上的水杯都變得模糊了。
在特殊的頭痛嘔吐背后,隱藏著一種可在幾小時內奪走視力的急癥——急性閉角型青光眼。它善于偽裝,一旦誤診或延誤治療,可能導致不可逆的失明。
“天氣冷會誘發閉角型青光眼急性發作。這是因為氣溫下降、溫差變大,會引起交感神經興奮瞳孔變大,使本來就容易發生青光眼的病人房角急性關閉,誘發高眼壓,使病人頭痛眼脹。”11月2日,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邊俊杰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閉角型青光眼通常有輕微的眼脹和頭痛或有惡心感,夜晚看燈時則有虹視(彩色光暈)。急性發作時,可表現為視力急劇下降、眼痛、頭痛,甚至惡心、嘔吐。”
![]()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邊俊杰正在看診。受訪者供圖
“閉角型青光眼是各種原因導致房角關閉眼內壓間斷或持續升高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持續的高眼壓,會對眼球視神經和視功能造成嚴重損害,如果不及時治療,視野會逐漸縮小,直至全部喪失,最終失明。”邊俊杰解釋,年齡超過40歲,尤其是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群,以及高度近視或遠視者,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慢病的人群都需要警惕。
感冒頭痛和青光眼頭痛有何區別?邊俊杰指出,普通感冒引發的頭痛,通常為整個頭隱隱作痛,伴隨鼻塞、流涕、喉嚨痛,吃感冒藥可緩解。青光眼導致的頭痛,常為單側頭痛(如右眼不適則右側頭痛),伴有眼脹(感覺有東西往外頂)、看燈光出現“彩圈”(虹視),還可能出現惡心嘔吐,無鼻咽部癥狀,傍晚或暗處(如關燈看手機)易加重。
如何避免青光眼發作?邊俊杰建議,避免長時間低頭、關燈玩手機;控制情緒波動,少喝濃茶;適度有氧運動(如慢跑、游泳)有助降低眼壓,避免倒立、舉重等憋氣動作;不要一次性大量飲水,1次飲水不宜超過300毫升,喝水時建議少量多次;40歲以上人群應每年進行1次全面的眼科檢查,包括眼壓測量、眼底檢查等;有青光眼家族史、高度近視、高度遠視等高危人群更應縮短檢查間隔或提早進行檢查。
“若已確診青光眼,需規范治療。”邊俊杰提到,青光眼目前還缺乏能完全根治的有效手段。一旦出現上述急性發作癥狀,需立即就醫,根據醫囑使用眼藥水、口服藥物等迅速降低眼壓,保護視神經,以免造成不可逆的損傷。針對急性青光眼患者,可通過藥物、激光、手術控制等治療方式,快速降眼壓,挽救患者視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