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炎有二十六個兒子,有姓名的就有十八個,為什么偏偏選了傻兒子司馬衷為太子,讓他繼位呢?難道這么多兒子中,就挑不出一個出色的嗎?或者說,是司馬炎傻嗎?
其實,這里面,有兩個人物起了關鍵作用,一個是皇后楊艷,還有一個人,這個人是司馬衷能繼位為帝的保障之一。
楊艷是皇后,她和司馬炎生了三個兒子,分別是長子司馬軌、次子司馬衷和三子司馬柬。
![]()
其中,長子司馬軌兩歲就夭折了,因此,司馬衷成了最大的兒子,司馬炎立太子時,司馬衷就成為了首選。
畢竟,司馬衷是皇后生的,年紀又最大,又是嫡出,楊艷當然愿意自己的兒子當太子,肯定不愿意別的妃嬪生的兒子當太子了。
267年,司馬衷被立為太子時,時年九歲。
司馬衷長大后,司馬炎看出司馬衷智力不行,打算另立太子,私下告訴了楊艷。楊艷反對說,設立嫡子依年長而不依才能,怎么能改換呢?
因為楊艷的堅持,司馬炎沒有再堅持廢掉司馬衷的太子之位。
《晉書·卷三十一·列傳第一》記載:帝以皇太子不堪奉大統,密以語后。后曰:“立嫡以長不以賢,豈可動乎?"
274年,楊艷生病去世,在去世之前,楊艷害怕司馬炎會立胡奮的女兒胡芳為皇后,這樣,太子司馬衷的地位就不保了。
![]()
因為,司馬炎非常寵幸胡芳,在后宮中,胡芳的地位,僅次于皇后。
于是,楊艷哭著哀求司馬炎,立她堂妹,就是她叔叔楊駿的女兒楊芷為皇后,并保證司馬衷的太子地位。
于是,司馬炎流淚答應了楊艷的請求。
《晉書·卷三十一·列傳第一》記載:及后有疾,見帝素幸胡夫人,恐后立之,慮太子不安。臨終,枕帝膝曰:“叔父駿女男胤有德色,愿陛下以備六宮。”因悲泣,帝流涕許之。
就這樣,司馬炎遵照楊艷的要求,立楊芷為皇后,太子司馬衷的地位,也沒受到影響。
后來,太子的老師衛瓘假裝醉酒,摸著司馬炎的座位,說,可惜這個座位了。
衛瓘提醒司馬炎改立太子,司馬炎裝作沒聽懂,不了了之。
但是,衛瓘的行為,引起了賈南風的忌恨,等到賈南風專權時,殺了衛瓘全家。
![]()
司馬炎之所以沒有改立太子,除了皇后楊艷的堅持,還有一個人,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這個人就是司馬衷的兒子司馬遹,就是司馬炎的孫子。
當初,司馬炎怕司馬衷不懂男女之事,派才人謝玖去指導司馬衷,后來,生下了司馬遹。
司馬遹自幼非常聰明,司馬炎雖然不看好兒子司馬衷,但是,非常看好這個孫子,司馬衷也因此保住了太子地位。
司馬遹五歲時,宮中突發大火,司馬炎登樓觀看,這時,司馬遹拽著司馬炎的衣襟,把司馬炎拉到了暗處。
司馬炎問他原因,司馬遹說,夜晚起火,要防備壞人,不能讓火光照見陛下。
司馬炎一聽,這孩子說的太對了,因此認為司馬遹是奇才。
![]()
《晉書·卷五十三·列傳第二十三》記載:宮中嘗夜失火,武帝登樓望之。太子時年五歲,牽帝裾入暗中。帝問其故,太子曰:“暮夜倉卒,宜備非常,不宜令照見人君也。”由是奇之。
還有一次,司馬遹和司馬炎一起去看豬圈,司馬遹對司馬炎說,豬長大了,為何不殺掉來犒勞將士大臣,而讓它們繼續浪費糧食呢?
司馬炎一聽,說得有道理,于是,馬上把這些豬賞賜給群臣。
司馬炎撫摸著司馬遹的背,對廷尉傅祗說,這孩子將來肯定會興旺我司馬家族呀!
因此,司馬炎非常喜歡司馬遹,認為司馬遹像他爺爺司馬懿一樣,將來不得了。
《晉書·卷五十三·列傳第二十三》記載:嘗從帝觀豕牢,言于帝曰:“豕甚肥,何不殺以享士,而使久費五谷?”帝嘉其意,即使烹之。因撫其背,謂廷尉傅祗曰:“此兒當興我家。”嘗對群臣稱太子似宣帝,于是令譽流于天下。
司馬炎喜歡孫子司馬遹,當然就想讓司馬遹將來繼承帝位了。
要保證司馬遹能繼帝位,肯定不能廢了司馬衷的太子之位,不然,后面就接不上了。
因此,司馬衷之所以能繼承帝位,除了皇后楊艷的堅持,還有司馬遹的聰明絕頂,贏得了司馬炎的偏愛。
不過,可惜后來司馬遹被賈南風設計害死了。
參考資料:《晉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