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元首在南韓會晤后,雙方宣布此次關稅戰、貿易戰的項目結果,我方措詞嚴謹、周全,美方則粗枝大葉,大吹大擂,試圖對外造成美方大獲全勝之效果。
![]()
中美元首10月30日在韓國釜山會晤后,兩國經貿團隊此前在吉隆坡磋商達成的階段性安排隨之公布。
美方當即高調宣稱“取得歷史性突破”,將24%對華對等關稅暫停一年、取消10%芬太尼關稅等共識包裝成單方面勝利,卻對“中方同步暫停反制措施”這一對等前提避而不談???。
中方則在商務部新聞發布會上明確表態,成果核心在于“共同落實元首共識”,措辭既不夸大也未留模糊空間,字字落在“對等”與“可控”的原則上???。
這種表態差異藏著美方一貫的敘事套路——先靠話術制造“獲勝”假象,再悄悄為后續動作留足余地。
果不其然,會晤后不到48小時,2025年2月剛經參議院確認上任的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就在內部吹風會上暗示,盡管暫停了部分關稅和海事領域301調查,但“科技領域的防范措施不會松勁”???。這與其說是“休戰”,不如說是美方的策略性喘息。
一方面想借暫停關稅降低圣誕季進口成本,另一方面不愿放棄對華遏制的核心抓手,這種矛盾態度早在9月就有端倪——當時美方剛發布針對中企子公司的出口管制穿透性規則,如今又宣布暫停其中50%一年,本質是按需調整管控節奏???。
面對美方的靈活操作,中方早有預判,所謂“暫緩反制”從來不是“放下武器”,而是基于規則的對等回應,且手中的管控工具已形成體系化布局。
就拿美方高度關注的稀土來說,雖然中方暫停了部分出口管制措施,但10月9日商務部發布的2025年第62號公告已筑牢技術防線:明確將稀土開采、冶煉、磁材制造相關技術及生產線維護服務納入管制,哪怕是向境外提供維修升級技術,也必須申請許可???。
![]()
而針對含稀土成分的制成品,中方還將從12月1日起實施更嚴格管控,對含中國稀土成分≥0.1%的境外產品、14納米以下芯片制造設備等實施出口許可,軍用與AI領域需逐案審批???。
這意味著,即便暫停了籠統管制,敏感領域的“精準把關”從未松懈,美方想通過技術繞道或第三國轉口獲取資源的路子已被堵死。
![]()
更進一步說,中方的應對早已超越單一商品管制,形成“核心技術管控+對等措施反制”的雙重防線。在技術端,除稀土外,11月起中方已對超硬材料、鋰電池等12類戰略物資實施出口許可,其中人造金剛石微粉、特定設備等均是美國半導體、軍工領域的剛需品,出口需提交最終用戶證明并接受兩用物項審查???。
在反制端,中方始終堅持“美方退一步,中方讓一分”的原則:美方暫停50%穿透性規則,中方才調整出口管制;美方取消芬太尼關稅、暫停造船業301調查,中方也同步暫停相應反制措施,這種對等性在磋商成果中被明確強調???。
![]()
正如商務部公告所釋,出口管制“不是禁止出口,而是守住安全底線”,每一項“暫緩”措施都附帶“可逆條款”——只要美方重啟限制,管制即可即時恢復???。
美方若誤以為“休戰期”是鉆空子的機會,恐怕會栽在對中方策略的誤判上。中方的管控主動權不僅體現在稀土領域:10月14日中方剛對協助美方開展301調查的美企子公司實施反制,如今雖暫停措施,但相關清單和程序仍在,隨時可激活???。
![]()
更關鍵的是,所有措施調整都基于明確的對等原則,而非單方面讓步。美方暫停的是其主動加征的關稅和違規調查,中方暫緩的是相應反制,這種“你退我退、你進我進”的節奏始終由中方掌握。說到底,“休戰”的可靠性從不在美方的漂亮話里,而在中方實打實的技術管控能力和對等反制底氣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