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的妮妮(化名)最近總吐奶,有時是小口溢奶,有時甚至噴涌而出。夜里還哭鬧不停,體重也長得慢,媽媽趕緊帶她去河南省兒童醫院東三街院區消化內科就診。主任于靜檢查后發現,妮妮是得了嬰兒胃食管反流。
![]()
很多家長都會遇到類似問題,到底什么是胃食管反流?該怎么區分正常和異常?又該怎么護理呢?一文為您說清楚。
什么是嬰兒胃食管反流?
![]()
簡單說,就是寶寶胃里的奶、胃酸反流回食管甚至嘴巴,分兩種情況。
生理性反流:超常見!寶寶食管和胃連接處的 “閘門”(食管括約肌)還沒長好,比較松,加上胃是水平的、容量小,吃奶后容易反流。3 個月內寶寶最多見,1 歲左右會自己好。
病理性反流:如果反流太頻繁、癥狀重,可能是身體有其他問題,比如消化道畸形、食物過敏等。不及時干預可能影響發育,還可能引發肺炎。
判斷:寶寶是生理性還是病理性反流?
![]()
1.生理性反流不用慌
吐奶多在喂奶后,量不多,寶寶不痛苦,精神好,體重正常長。偶爾打嗝、溢奶,不用特殊處理。
2.病理性反流要警惕
出現以下信號,別耽誤,及時檢查:
每次喂奶都大量吐奶,甚至噴出來,或嘔吐物有黃綠色膽汁;喂奶后、平躺時哭鬧不止,煩躁蹬腿、拒絕吃奶;體重 1-2 個月沒怎么長,甚至下降;夜間頻繁醒、咳嗽、呼吸快,嘴巴有酸味,或嘔吐物帶血絲。
家庭護理緩解反流這樣做
![]()
不管是哪種反流,正確護理都能幫寶寶舒服點:
1.喂養方式調整
少量多次喂:別一次喂太飽,間隔時間可以短一點;人工喂養的寶寶,可換增稠配方奶。
喂奶慢一點:奶瓶喂養要選合適孔的奶嘴(奶流呈滴狀),母乳喂養讓寶寶含住整個乳暈,別吸進太多空氣。
喂完及時拍嗝:豎抱寶寶,空心掌從下往上輕拍 5-10 分鐘,幫排掉胃里的空氣。
2.注意護理細節
喂完別馬上平躺:豎抱玩一會兒,或讓寶寶上半身墊高15-30 度(別只墊頭,會影響脊柱)。
少壓肚子:穿寬松衣服,換尿布別用力按肚子,也別劇烈搖晃寶寶。
別等!出現這些情況趕緊看醫生
![]()
護理后沒好轉,或有以下情況,要立刻帶寶寶就醫。
1.吐奶多、精神差、還拒奶;
2.體重連續 1-2 個月不長甚至下降;
3.嘔吐物帶血,或呈黃綠色;
4.呼吸困難、反復咳嗽、喘息;
5.哭鬧到哄不好,影響睡眠和生活。
其實嬰兒胃食管反流不可怕,家長分清情況、科學護理就好。多數寶寶的生理性反流會慢慢好轉;就算需要治療,早發現早干預也能很快好。要是拿不準,及時問醫生,別讓寶寶遭罪。
來源:河南省兒童醫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