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實力讓莆田強大,軟實力讓莆田偉大。文化,是重要的軟實力。
莆陽福道是省、市重點工程與為民辦實事項目,既是一條顏值很高的生態之路,也是一條內涵很深的文化之路,沿途分布著眾多歷史文化遺產。
如何讓人們在行走莆陽福道時,感受莆田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底蘊和魅力?
10月23日,莆田市政協舉行“挖掘歷史文化故事,賦能民生工程”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政協委員、專家學者等展開一場“頭腦風暴”,闡述莆陽福道15個節點的命名建議和發展思路。
狀元筆架、廣化塔影、開莆來學、鳳凰嶼上……每個節點的建議名稱都富含文化氣息。未來,在莆陽福道漫步,就是一次潤物細無聲的閱讀,不知不覺間,莆田歷史文化瑰寶就進入腦海里。
![]()
民生工程串聯文化遺產
在山林間蜿蜒穿行的莆陽福道(鳳凰段),北起東圳水庫,南至木蘭陂,總長約38公里(其中主線21公里、連接線17公里),是一項重要民生工程。
據媒體報道,今年8月,莆田市委書記付朝陽專題調研莆陽福道建設,“換騎單車,沿路察看、一路商討”,強調要“打造造福人民的生態帶、文化帶、健康帶”。
串聯莆田歷史文化遺產,是莆陽福道的大亮點。
“未有興化,先有廣化”的南山廣化寺,是莆陽福道的重要節點。廣化寺躋身“福建四大叢林”,被國務院列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廣化寺門前的南湖公園,源自鄭氏三兄弟在此創建的“湖山書堂”(又稱南湖書堂),并被認為是福建第一所私人學校。
溪水潺潺的節點“智泉珠瀑”,因唐代柳宗元游歷得名“愚溪”。明正德年間,由邑人陳伯獻反其意更名為智泉,并題刻于石壁,瀑布因此得名“智泉珠瀑”。
此外,還有不少歷史文化遺產,以前像散落在山林之中的一顆顆珍珠,如今通過莆陽福道被串聯起來。
莆陽福道共有15個蘊含濃厚文化氣息和特殊紀念意義的節點,但各節點、各路段尚未獨具特色的名稱。節點命名,成為弘揚莆田厚重歷史文化的寶貴契機。
![]()
集思廣益傳承城市文脈
中國傳統文化對命名尤為重視,師出有名,大事可成。就城市建設而言,命名也是一件體現文化發展水平的大事。
2013年,合肥在城市道路命名時,將毗鄰的三條道路分別命名為延喬路(紀念烈士陳延年、陳喬年)、集賢路(紀念陳獨秀)和繁華大道。其中,延喬路終點連接繁華大道。2021年,伴隨電視劇《覺醒年代》熱播,短短一句“延喬路的盡頭是繁華大道”,震撼了無數人的心靈!因為道路的命名,契合了“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的道路,通向繁榮昌盛的新中國”。
對莆陽福道來說,把“文化帶”落到實處,需要深挖沿線的歷史文化遺產。市委點題,市政協領題,政協委員和專家學者共同答題。莆田市政協將“挖掘歷史文化故事,賦能民生工程”列為2025年重點協商議題之一,積極發揮政協人文薈萃、智力密集的優勢,讓民生工程多一些“文化味”。
調研組2次沿福道全線開展實地調研,深入挖掘蘊含的文化基因,系統梳理景觀特色、人文故事與歷史典故,召開5場專題座談研討會廣泛聽取意見。通過串聯地理特征、功能屬性、歷史文脈和精神內核,一批建議名稱正式出爐,每一個都值得細細品味。
比如,位于東圳水庫壩頭左側的筆架山節點,建議命名為“狀元筆架”,傳承“狀元之鄉”文脈,弘揚“爭第一、創唯一”的狀元精神。
“智泉珠瀑”“鐘潭噌響”等節點,則建議保留原名,留住歷史文化氣息。
在命名建議的基礎上,莆田市政協還提出,構建“一節點一故事”體系,對15個節點名稱背后的歷史典故、民俗文化等進行深入研究,講好每一個名稱背后的歷史文化故事。
![]()
以文興業實現三方受益
說到命名與文化的融合,江西南昌的道路命名讓人印象深刻。淵明路、永叔路、子固路、安石路,分別紀念歷史名人陶淵明、歐陽修、曾鞏、王安石。香山路、疊山路、陽明路等,也都與陸九淵、謝枋得、王守仁等文化名人緊密相連。通過這些道路命名,讓人快速形成“人杰地靈”的印象,從而提高文化體驗的興趣,助力文旅經濟發展。國慶中秋假期,南昌躋身全國文旅市場“流量焦點”。
今年的莆田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對標先進城市,串珠成鏈,串聯互通,構建全域旅游新格局。定位“城市會客廳”的莆陽福道,通過挖掘和講述歷史故事,探索“以文彰旅、以文興業”發展模式,將為莆田新增一條生態美、趣味多、內涵深的精品文旅線路。
政協委員和專家學者們建議,結合每一個節點地理區位、特色故事,因地制宜謀劃開發特色業態、場景,把節點元素激發出來、形象樹立起來、內涵挖掘出來,培育集觀光、文化、休閑、娛樂等為一體的莆陽福道生態旅游新業態。
莆田城市園林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是莆陽福道項目業主。該公司代表在回應發言中表示,高度認同節點命名建議,計劃依托命名打造“福道文化講解體系”,將沿線業態轉化為承載“莆田式生活”的消費場景,讓本地市民日常有煙火、外地游客體驗有溫度,實現經濟價值與生活價值共生。
展望未來,隨著“文化賦能民生工程”在莆陽福道持續落地,讓市民群眾有幸福感、讓城市文脈得到傳承、讓文旅經濟獲得發展新動力,可實現三方受益!
除了莆陽福道之外,莆田還陸續建成綬溪公園、興化府歷史文化街區、木蘭溪水上巴士等一批民生工程,提升了城市品質,增進了群眾福祉。
今后,莆田將錨定“讓民生工程有根有魂、有聲有色、有力有效”目標,持續做好“歷史文化挖掘與民生工程賦能”文章,讓歷史文化“活”起來、民生工程“美”起來、文旅經濟“火”起來,不斷擦亮“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金質名片!
來源:洞見莆田
責編:徐寅生
編審:黃鳳珍
審核:許秋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