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烏克蘭就“鷹獅”戰機本土化生產展開談判之際,加拿大已經憑借其雄厚的航空航天基礎設施與安全保障,主動向瑞典薩博提出了自己的合作方案——盡管瑞典薩博公司已明確表示,計劃在烏克蘭本土化生產JAS-39“鷹獅”E型戰斗機——這是向烏克蘭空軍提供100至150架該型戰機潛在協議的一部分,但加拿大如今也加入了這一進程,且自身優勢顯著。
![]()
據瑞典新聞報道,薩博目前正考慮在加拿大建立平行生產合作關系。加拿大工業部長梅蘭妮·喬利已證實這一舉措,并稱相關討論是“好消息”。據悉,薩博與加拿大航空航天企業深化工業合作的談判正在推進中。
![]()
瑞典薩博與加拿大龐巴迪公司已有的合作關系——龐巴迪的公務機平臺是“全球眼”(Global Eye)空中預警機的研發平臺。這種既有的工業聯系,使加拿大成為薩博拓展“鷹獅”戰機生產能力的天然合作伙伴。
![]()
這一合作討論還與加拿大長期懸而未決的戰機更新換代問題存在關聯。此前,加拿大政府在采購洛克希德·馬丁公司F-35戰機以替換老舊CF-18戰機的問題上,不僅進度滯后,還引發了政治分歧(感謝大嘴特朗普總統屢屢噴加拿大,甚至表示要吞并加拿大)。有報道稱,新的本土化要求以及美國的壓力,促使加拿大政府將“鷹獅”E型戰機等備選方案納入考量范圍。
對薩博而言,在加拿大推進生產本土化既能增強自身競爭力,也能開辟新的出口渠道。但與此同時,這也給烏克蘭打造“鷹獅”戰機本土生產線的愿景帶來了潛在挑戰——畢竟加拿大擁有穩定的工業基礎,不存在戰時風險,且具備雄厚的航空航天基礎設施。
![]()
不過,在烏克蘭和加拿大同時設立生產線并非相互排斥。若能獲得足夠訂單與西方資金支持,薩博完全可以采用這種雙生產線模式:一方面加快戰機交付速度,另一方面助力烏克蘭國防工業發展與戰后重建。
![]()
從這個角度看,加拿大的參與未必會削弱烏克蘭的計劃。相反,它凸顯出承辦現代化戰機生產所面臨的全球競爭及其戰略價值。對烏克蘭而言,這一動態也提醒著它:在戰后國防生態體系中,尋求工業合作的國家并非只有它一個。
![]()
歸根結底,薩博最終會選擇分拆生產還是優先側重某一地區,將取決于政治保障、安全局勢以及長期市場準入這三大因素。目前加拿大在這些方面雖占據優勢,但作為歐洲對抗侵略的前沿,烏克蘭仍擁有極具分量的象征意義與戰略吸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