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暑期延續至前不久的國慶假期,一種名為“聰明游”的旅行方式正深刻重塑旅游市場。從曾經的即興奔赴到如今的精細籌備,熱門景區的人氣分流給了部分小眾目的地。這不僅是旅行方式的改變,更標志著一種普遍、成熟的理性旅游觀念正在形成。
![]()
決策之變:從行程規劃到價值預設
當下,越來越多的游客選擇通過提前數周的詳細規劃來追求更深度的旅行體驗。這反映了人們對旅行品質的高階需求——不再滿足于簡單的抵達,而是期望每一段旅程都充滿價值。當游客已如此用心“預習”,旅游業者又該如何以真實、全面的信息,為他們描繪出一幅可靠的“出行圖景”呢?
![]()
積極的實踐已在悄然發生,例如,普洱太陽河森林公園通過精心策劃的系列直播活動,開創了沉浸式旅游體驗的新模式。在“云南蟲谷”秘境探險直播中,主播帶領觀眾深入雨林腹地,探秘奇特的熱帶生態環境;而“夜探昆蟲”的鏡頭則聚焦于夜間森林中活躍的各類昆蟲,展現它們最真實的生存狀態。將參與者才能感受到的沉浸式場景與生動細節,毫無保留地展現在潛在游客面前。讓遠在千里之外的人也能身臨其境,提前感受森林公園的自然野趣與生態魅力,為游客構建了真實可靠的出行預期。
墨江北回歸線標志園則以創新的文化傳播方式,為游客打開了深度體驗少數民族文化的窗口。在夏至日這個特殊時刻,園區通過直播哈尼族“太陽節”莊嚴的取火儀式與充滿 歡笑的“摸你黑”民俗活動,讓屏幕前的觀眾得以實時感受節慶的獨特魅力。這不僅是一場簡單的節日轉播,更是一次 生動的文化解讀與情感傳遞。直播鏡頭下的每個細節都在訴說著哈尼族的文化故事,使遙遠的地方習俗變得可感可觸,讓傳統文化在數字時代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體驗之變:從地理尋訪到場景沉浸
游客不再滿足于在不同地標間奔走打卡,而是將目光投向那些能夠提供深度沉浸與情感共鳴的特色場景。無論是深入森林公園的自然觀察、參與非遺傳承的深度體驗坊,還是探訪科技園區的研學實踐,這些能提供高價值體驗的場景正成為新的旅游目的地。游客的出行選擇,直觀展現了 “聰明游” 的核心主張——以優質體驗為導向,以高性價比為標尺。
![]()
云南野生動物園的創新實踐,正是這一趨勢的生動體現。園區充分依托滇中地區獨特的自然資源,在模擬原生態景觀的基礎上,打造出大尺度的開放式探索空間。這一設計徹底打破了傳統動物園的觀賞模式,讓游客在近乎野生的環境中 有機會與動物不期而遇。無論是偶遇在林間漫步的孔雀,還是觀察在自然棲息地中活動的野生動物,這種沉浸式的自然觀察體驗不僅強化了生態教育的價值,更以其獨特的場景魅力,讓每位游客都深感不虛此行。
![]()
同樣以場景制勝的還有湖州長頸鹿莊園,莊園不滿足于簡單引進動物,而是完整復刻了非洲草原生態場景。其最具代表性的體驗,當屬游客在開放式餐廳用餐時,長頸鹿會優雅地將頭探入廊道,與人們近距離互動。這一精心設計的場景,將尋常早餐升華為充滿驚喜的獨特體驗。游客在享用美食的同時,還能感受與野生動物親密接觸的奇妙時刻,這種跨越常規的互動方式,讓每個瞬間都成為值得珍藏的記憶,完美詮釋了什么是“體驗為王”。
角色之變:從產品選擇到生態共創
當下,越來越多的游客正從被動的消費者轉變為文旅生態的積極共建者。他們通過短視頻、直播等新媒體平臺,將個人旅行體驗轉化為生動內容,成為景區最具說服力的“口碑代言人”。其對深度體驗的需求也推動各類文化場館升級研學項目,實現“游”與“學”的融合。正是通過這樣的多元參與,游客不再僅僅是服務的接收者,而是與行業共同構 建出一個更具互動性與教育價值的新生態。
![]()
在墨江北回歸線標志園,孩子們指尖觸碰的不僅是冰冷的天文儀器,更是通往宇宙奧秘的知識邊界。當小游客們通過精心設計的研學項目觀測星軌、探索行星運行規律時,他們天真的提問與專注的神情,都成為課程優化最珍貴的參考。這場旅行早已超越單純的觀光體驗,化作一場充滿驚喜的雙向知識對話。正是這樣的互動機制,讓每個參與者都不再只是知識的接收者,更成為推動科教內容持續迭代升級的積極力量。
![]()
![]()
這種共建共享的理念,在普洱茶馬古道遺址公園同樣綻放異彩。當古老馬幫文化與年輕的笑臉相遇,碰撞出奇妙的火花:孩子們身著傳統馬幫服飾,體驗“小小馬幫”的文化傳承。傳統與潮流的這場美麗邂逅,讓歷史變得可親,讓文化傳播更具活力,共同見證著古老遺址的當代新生;與此同時,由網友拍攝的園區水豚“卡皮巴拉”的趣味短視頻,還獲得了新華社抖音賬號的轉發,有效提升了景區的社會知名度。
![]()
圖片來源:新華社抖音號截圖
這些案例表明,游客通過新媒體分享和深度體驗參與,正與景區共同創造內容價值、塑造品牌形象,實現從消費者到共建者的身份轉換,構建出更具活力的文旅新生態。
“聰明游”不只是旅行模式的迭代更新,更是大眾生活態度的鮮明映照。從行前的價值預設,到途中的場景沉浸,再到游后的生態共創,這場由消費者積極參與的新型旅行方式,正在重新定義旅行的意義。它不僅展現了當代游客日益成熟的消費理念,更對文旅產業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唯有讀懂這份“聰明”,以更優質的供給回應需求,才能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雙向奔赴”。
(文中圖片除標注外,均由湄公河旅游提供)
責編:玄賀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