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代中國藝術界,何云昌以極端身體實踐打破常規,用爭議作品叩問生命本質,其人生軌跡充滿藝術張力。
![]()
1967 年,何云昌生于云南梁河縣普通家庭。幼兒園時,他的畫作已具完整性與靈氣,老師建議重點培養;父母為其報繪畫興趣班,他技巧與創造力同步提升。高中時,他連續三年獲校繪畫比賽冠軍;1987 年高考考入云南藝術學院油畫系,在校期間屢獲繪畫比賽冠軍,作品兼具技巧與情感,受師生贊譽。
![]()
1991 年,何云昌畢業于云南藝術學院,作品《晨霧》獲第八屆全國美展銅獎,隨后獲文藝類公務員工作。初期他對工作滿意,但朝九晚五的模式逐漸消磨其創造力。受國內藝術變革中先鋒藝術家影響,1992 年他毅然辭職,全身心投入藝術創作,此舉遭家人反對。辭職后生活困頓,卻為其轉型行為藝術奠定基礎。
![]()
2004 年,何云昌在北京東京畫廊呈現《鑄》:赤身進入特制立方體,被 20 噸水泥包裹 24 小時,僅留呼吸孔維持生命。期間他承受水泥凝固的壓力、冷熱交替的折磨,靠助手喂水支撐。作品旨在隱喻現代人身處困境的掙扎,引發爭議 —— 支持者贊其具象化哲學思考,反對者斥其自虐博眼球,何云昌則堅持藝術需打破常規。
![]()
2008 年,何云昌取自身一根肋骨制項鏈《夜光》,靈感源自《圣經》。因手術無醫療必要,他輾轉找到云南保山小醫院完成手術,術后強忍疼痛,將肋骨與黃金結合制成項鏈,贈予母親、妻子、前妻、老師及女性友人,以表不同情感。作品引發更大爭議,有人贊其詮釋情感本質,有人質疑炒作違背倫理,他認為藝術應多元且源于真情。
![]()
何云昌其他作品亦具張力:2010 年《一米民主》中,無麻醉狀態下背部被切一米傷口,探討民主本質;2013 年《涅槃肉身》中,在比利時點燃長袍,象征生命重生。外界稱其 "瘋子"" 自虐狂 ",質疑其藝術價值,他卻強調藝術應如手術刀剖開現實,以身體為媒介傳遞思想,不在乎他人理解,只愿引發思考。
![]()
何云昌藝術探索不局限于行為藝術。2021 年,他舉辦 "千重影" 個展,展出翡翠雕塑與裝置作品,如《女自卓然傾天下》《無限江山》,展現多元才華。如今他是中國行為藝術代表人物,作品獲國際關注,影響眾多年輕藝術家,推動國內行為藝術發展,更引發社會對藝術本質、生命意義的深度思考。
![]()
何云昌用數十年堅守證明藝術的無限可能,其人生與作品傳遞信念:真正的藝術敢于打破常規、直面爭議,以真誠叩問生命與世界真相,持續影響他人思考藝術、生命與自由的意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