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豬鼻常吉帶著妻子和三個孩子,經過兩個月的顛簸,終于從日本到了中國東北。
他們是響應日本政府“移民計劃”而來的日本平民,可就在抵達黑龍江后不久,豬鼻常吉卻不得不準備帶著妻子兒女開始逃亡。
日本戰敗投降,他是敵國的百姓,根本不敢留在當地,眼下只能躲到別人找不到的地方。
一番考慮后,他帶著妻子兒女逃出村莊,走了四天后到了小興安嶺,不遠處就是原始森林,豬鼻常吉回頭看了一眼身后不遠處的村落后,帶著家人走了進去。
![]()
向中國移民
1931年深夜,“918事變”爆發,為擴張領土和搶奪資源,貪婪的日本盯上了幅員遼闊的中國,發動了蓄謀已久的侵華戰爭。
日本關東軍從朝鮮邊境撕開了進入我國東北內陸的缺口,一年不到,東北地區多地陷入戰火,很快全境淪陷。
全面的抗日戰爭就此打響,但接下來中國軍民們的有力反擊讓日本在上海淞滬吃了癟,戰爭時間被拉長,遠沒有日本預料的那樣能夠“速戰速決”。
侵略的步伐不能停,可已經攻占東北、廣州等地也需要管理,慢慢地,日本人發現了一個弊端:自己這點人根本管不了這么大的地方。
為了維持統治,日本采用了最原始的土辦法:移民。
![]()
1936年,為了推進殖民速度和占領中國,日本開啟了“大移民”計劃,預計在20年內向中國內陸移民500萬的日本人,以此擠壓當地居民的生存空間。
就這樣,日本開始分批次向我國北方輸送人口,可眼下士兵的征召就消耗了大半個國家的人口,加上戰爭損耗,哪里再去找那么多人來移民?
日本政府開始全國動員,尤其是吸引那些不符合征兵要求的農民去中國生活和定居,為此他們搞出一套“福利”,只要愿意去的,就免交農稅。
不僅是政策上給予優惠,為了鼓舞移民的熱情,日本當局還給這些愿意去中國東北生活工作的人們取名“開拓團”。
![]()
從名字就是滿滿的精神嘉獎,寓指他們就像大航海時代,那些敢于探索未知世界的先驅們一樣,是為國家和后代做出貢獻的勇者。
只可惜,現實可沒有他們想象的那么順利,在島國這彈丸之地種田的日本農民,哪里見過這種延伸到天際的廣袤黑土地,更別說開墾了。
1944年,所謂的“開拓團”進展不順,日本國內的民眾更沒有移民的興趣了,見這個情況,日本政府再給政策:舉家移民的,全家減免稅收。
得知這個消息,生活在日本偏遠地區的豬鼻常吉動心了,他本來就是貧苦戶,就連姓氏都是冷門,全國不過幾千人,現在改變生活的機會來了!
![]()
日本的姓氏除了常見的佐藤、松本等,也有類似牛糞、馬鹿、御手洗(字同日語中的“廁所”)等奇葩姓氏。
因為豬鼻常吉的家鄉地形酷似豬鼻,于是這里的人也都以“豬鼻”為姓,可以說相當行為藝術。
這個消息傳遍了日本的大街小巷后,勞作一天回到家中的豬鼻常吉興致勃勃地和妻子高橋信子分享他聽到的政策。
如果能舉家“移民”去中國,可以全家減免農稅!
他在考慮要不要帶著孩子們去中國生活。
高橋信子卻沒什么興趣,背井離鄉不說,孩子們萬一不適應異國的生活怎么辦?
但豬鼻常吉卻覺得問題不大,無非是換個地方種地而已。
但他怎么也不會想到,就是這個所謂的“移民計劃”讓他們一家人從此陰陽相隔。
![]()
在日本國內大力推行移民計劃后第9年,豬鼻常吉一家五口于1945年來到了中國定居,包括妻子高橋信子、兒子豬鼻長男、二女兒豬鼻百合和三歲的小女兒。
花了兩個月的時間,豬鼻常吉一家做為最后一批開拓團移民來到了黑龍江,住進了日本政府給分配的房子里,還給他們發了農具和牲畜。
可他們不知道的是,國際形勢已經發生改變,蘇聯對日宣戰,日本已經自顧不暇,就在豬鼻常吉到的幾個月后,在華日軍開始大規模撤退。
![]()
不久后,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還在國內的日軍節節潰敗,四處逃竄,根本做為最后一批開拓團,豬鼻常吉和其他日本百姓被遺棄,沒有人帶他們離開
眼下蘇軍在清理當地的日軍勢力,為了不被當成日軍被俘虜,豬鼻常吉思索過后,決定先收拾東西準備逃亡。
![]()
逃入森林
因為自己的國家犯下滔天罪行,做為敵國百姓的豬鼻常吉連拋頭露面都不敢,更別說投奔當地的中國村民。
經過幾天的跋涉,他們來到了小興安嶺,進入了茂密的森林,這里荒無人煙,與世隔絕,確實安全不少,可怎樣在如此原始的環境里生存也成了問題。
在遮天蔽日的森林里無法感知時間的流逝,周圍時刻都有野獸的吼叫,大人和孩子都很少休息,就這樣不知過了幾天,帶的水和干糧都見了底。
豬鼻常吉因為勞累饑餓加上時刻擔心妻兒的安危,已經非常虛弱,因為體力不支,他靠倒在一棵大樹下休息后就閉上了眼睛,等高橋信子叫他的時候,發現他已經沒有了鼻息。
![]()
丈夫死后,高橋信子和孩子們哭成一片,悲痛欲絕中,她看著三個幼小的孩子更是感到絕望,不知道該如何讓四個人活下去。
擦干眼淚,她拉著三個孩子又開始趕路,餓了就吃野果,渴了就喝露水,但高橋信子也很迷茫,她不知道要這樣躲藏多久。
森林里總是潮濕不堪又不見陽光,沒有可以遮風擋雨的地方,一天下過雨后,高橋信子發現小女兒的身上很燙。
年幼的小女兒因為著涼發起高燒,看著女兒的身體日漸虛弱,做為母親的高橋信子心如刀絞卻無能為力。
最后,小女兒在她的懷里沉沉睡去,再也沒有醒來。
小女兒的死讓高橋信子備受打擊,但她也意識到,如果繼續在這暗無天日的森林里躲下去,可能大家都得死在這。
![]()
橫豎都是死,看大兒子和二女兒還有些體力,不如讓他們走出去碰碰運氣。
高橋信子叫兒子向東走,女兒向西走,目送孩子們的身影消失在視野里之后,高橋信子扯下身上的外衣拼接成了一根簡易的繩子,準備自我了斷。
或許是命不該絕,高橋信子被來林中打獵的王殿庫救下,他是附近的村民,看高橋信子陷入昏迷便把她帶回了村里休養。
醒來的高橋信子發現自己身處在一戶農房,隱約傳來的說話聲是中文,她意識到自己現在是在東北農戶家中。
她十分害怕,日本人被中國人抓住會被怎么處置?
就在不知道怎么辦時,王殿庫進屋了,高橋信子恐慌之中用日語懇請對方放了自己。
![]()
王殿庫一聽是日本話有些吃驚,但看這日本女人被嚇成這樣,他就比劃著告訴高橋信子:中國人不像日本人,中國人不殺平民。
中國人沒有把民族仇恨延伸到日本平民身上,這讓高橋信子非常意外,也更加羞愧。
就這樣,在王殿庫的照料下高橋信子逐漸恢復,她也在能自如地活動之后,主動幫助王殿庫做些農活,料理家務。
是在對救命恩人表示感激?
還是在替自己的國家贖罪?
高橋信子也很混淆,但做為普通百姓,她想要的也只是活下去而已。
又繼續在村莊里居住了很多天,在長期的相處中,王殿庫得知了高橋信子的身份,兩人在長期的相處中也有了感情,之后成為了夫婦。
![]()
只是高橋信子原以為可以正常生活下去的時候,婚后第二年,王殿庫因病去世,高橋信子只能改嫁,這次嫁給了一名叫王海山的獵戶。
時間來到1953年,此時是抗日戰爭結束后的第九年,這片飽經摧殘的大地迎來了新生,戰爭的陰云也在不斷消散。
某天,王海山去哈爾濱市里辦事,看到了一張貼出來的政府公告,公告上寫著在中國的日本僑民可以來政府機構登記,之后會統一安排將其送回日本。
也就是說,之前被“遺留”在中國東北的日本百姓,現在日本政府來接他們回家了。
![]()
雖然心里有些不舍,但王海山覺得妻子應該知道這個消息,于是他回家后給高橋信子說了,并表示尊重她的決定。
高橋信子糾結萬分,但考慮到日本還有年邁的父母,最后她還是選擇回到日本,回到闊別20年的祖國。
![]()
四十年里不斷尋親
回到日本后,高橋信子陪伴在兩位老人身邊,除了照顧父母,她最大的心愿便是能找到自己的一雙兒女,豬鼻長男和豬鼻百合。
1973年,在身邊親友的幫助下,高橋信子來到日本的紅十字會,遞交了相關材料,日方人員則聯系到中國紅十字會,向我們提供了相關線索。
當時中國在開展多元建交,和日本的國際關系有所緩和,為國家發展考慮,中方決定幫助高橋信子尋找家人。
但因為那個年代信息閉塞,人員登記制度也不完善,線索十分有限,還間隔了如此之久,整個尋親過程非常漫長。
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在民政部和公安部的多方努力下,找到了豬鼻長男和豬鼻百合。
![]()
這個消息傳到了日本,但此時的高橋信子已經是位暮年老人,臥病在床,得知兒女的下落后,她非常高興。
豬鼻長男和豬鼻百合已經五十多歲,在當年走出森林后,他們分別被兩戶好心的村民收養,長大后留在當地定居,并有了自己的家庭。
豬鼻長男生活在黑龍江的綏化的海倫市,妹妹豬鼻百合則生活在綏棱縣,兩地相隔10多公里,但幾十年間二人并不知道對方下落,從未見過面。
得知家人的消息后,兩人也很激動,在眾人的安排下終于相聚,兄妹相擁而泣,當年在森林里艱難求生的回憶太刻苦銘心,現在想來也是歷歷在目。
![]()
為了讓他們活下去,母親高橋信子做出的犧牲也讓豬鼻長男和豬鼻百合無法忘卻,得知母親還健在,在兩國政府的幫助下,他倆準備去日本探親。
只可惜高橋信子因為年事已高,還沒親自見到兒女便去世了,但去世前知道孩子們生活得很好,做為母親一定會感到寬慰吧。
之后,兄妹兩人在日本短暫停留后就回到了中國,這里已經成為了他們第二個故鄉,有了自己的家人和后代,而日本的親屬們也尊重他們的決定。
當年豬鼻常吉的一個決定,就這樣改變了一家人的命運,而從平常百姓的身上,我們也能看到戰爭所帶來的影響和傷痛。
二戰期間的日軍不僅殘忍屠殺中國軍民,還在太平洋戰場上屠殺了七十多萬的澳洲人。
![]()
高橋信子和她的孩子無疑是幸運的,遇到的是善良淳樸的中國百姓,沒有將他們趕盡殺絕,即使我們有充分的理由可以這么做。
平民不會被虐殺,被俘的日軍也不會被虐待,我國的解放軍將其視為軍國主義的受害者,為其宣傳革命理論。
在這樣的感召下,不少日軍被隊伍收編,在我們的解放區幫助訓練士兵或飛行員,更有日本青年報名參軍,和我軍一起參加抗日戰爭,還屢立戰功。
真正的武器不只是刀槍,還有人心和思想,瘋魔的日本人在為一個錯誤至極的理念屠殺生命,那么總會自食其果。
![]()
抗日戰爭整整打了八年,但日本對中國的侵略長達14年,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后,滯留在中國的日本人多達300萬。
東北地區除了殘余的日軍和戰俘外,還有將近100萬的日本平民,人數非常眾多。
經過國家協商后下達指令,不允許日本人滯留在東北三省,能遣返的一律遣返!但因為人太多,遣返工作直到1947年底才結束。
中國人知道失去家園的痛苦,做為有良知的人,我們也不會隨意虐殺他國的平民百姓,即使是我們有著血海深仇的敵國。
![]()
但面對侵犯和壓迫,面對真正的敵人,我們也絕對不會手軟!畢竟一個古老的民族能生存至今,靠的可不是軟弱和妥協!
至于某些不承認自己罪行,還在抹殺歷史事實的國家,終究會吃下時間的惡果,上一代的罪惡也會成為烙印,不斷刻印在他們的后代身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