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美團宣布,騎手養老保險補貼將正式覆蓋全國,向全部騎手開放。不管是長期穩定跑單,還是過渡兼職的騎手,從今天開始都可以根據需要,靈活自主參與。
這是行業內首個面向全部騎手開放的社保補貼辦法,騎手自愿交平臺補一半,比預期提前兩個月覆蓋全國。
![]()
一個完整的騎手福利保障網也首次展現出來,可以說是美團四年來所有調研的總和。
騎手的工傷保險主要是新職傷,試點范圍已經擴大到17個省市,后續也會繼續覆蓋全國,目前美團累計交了超過20億保費。高溫嚴寒等極端天氣下,騎手還有補貼,大病關懷的范圍拓寬到騎手家庭,子女教育基金甚至面向全行業騎手。保險之外,還有免費按摩等更細節的職業專屬福利。
外賣行業熱鬧了一年,但最終是美團率先完成了騎手社保全覆蓋。
一
這一年的輿論場倒是搞得很熱鬧,大概在半年前,騎手和社保的爭議話題蔓延了起來,當時的新聞炒的滿天飛,行業里都在比誰的方案先出爐,但這種聲音只持續了一陣。現在看來,只有美團時不時低調公布一下進展,同行的后續動作是基本看不見的。
我們隨便對比一下京東和餓了么的方案,京東給外賣騎手的是傳統的五險一金,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公積金,看起來標準很高。但是京東需要的是固定的工作模式,是把一小部分騎手抽離出來,把送外賣變成有相對固定地點、較長時長的全職工作,符合一小部分追求穩定工作人群的需求。
但是還有百萬京東兼職騎手,人家不是全職,流動性較高,所以相關的保障是享受不到的。除了一個意外傷害和一個醫療補貼,其他的保障是沒有的。
餓了么的方案雖然也覆蓋兼職騎手,但是除了必要的工傷保險,提供的保險補貼只有養老和醫療,住房保障也是沒有的,而且還在少部分城市試點中,沒有全面推廣。
橫向對比其他產業的社保,比如說網約車行業,社保覆蓋是基本沒有的,只有和車相關的保障,還有保潔、月嫂等,根本找不到企業上社保,網約車相對之下把人力資源放在外包公司,給自己的公司節省下來不少錢的辦法,已經很文明了。
![]()
遇上不文明的MCN,打工完還得欠公司一屁股債,對比之下,一次性覆蓋幾百萬人的社保補貼,沒有什么行業做過。
對比國外,美國的外賣平臺也對此沒有動作,如DoorDash等企業利用相關的AB5法案,看起來的只提供職業事故保險等,是因為根據法案公司定位把自己作為了過渡平臺,只需要提供有限的替代性福利,不是穩定就業的平臺,自然不需要社保。
德國有比較先進的自雇法案,送外賣相當于自己干個體,社保補貼是沒有的,實際上企業成本是千真萬確的省下來了,最終靈活就業變成了失業,想要社保就要自己去上。
而我國社保體系的核心特征是普惠和公平,靈活就業人群占全部就業人口的1/3,自然也要考慮進去。美團的社保補貼方案,考慮了騎手職業的流動性和過渡性,以及外賣時長的淡旺季等特點,為騎手充分提供自主自愿的選擇空間。想要醫療有,想要養老有,想要住房補貼有,想要覆蓋到孩子還是有。不是基于全職和自雇二分法,而是基于全職、兼職和自雇的三分法,七百萬騎手只要收入達到一個較低的基準線,都可以自愿繳納社保、領取平臺給的補貼。
二
我們不由得思考一個問題,為什么騎手社保改革中,美團做的事很實際,但遭受的輿論壓力也很大?
要思考這個問題,就要先跳出美團本身,去思考為什么國內外的各種靈活就業探索都很艱難,是因為這個業態本身的特殊性。騎手這個職業既不是傳統的勞動關系,也不是自己說了算的個體戶,而是一定程度上由平臺統一管理,但是想干就可以干,不想干就可以不干。
23年的數據是只有不到一成的騎手,一年接單260天,同濟大學也做過調研,接近50%的騎手入行不到一年,甚至有22%的騎手入行不到三個月。騎手這份工作本身的特性就是流動性高,送餐超過2年的騎手占比不高,連續送單的騎手比例不高。騎手一個人可以干多個平臺,哪里訂單多去哪里,為了社保被綁定在一個平臺,未必劃算。
同濟大學問到騎手的職業規劃,選擇最多的是將來回老家,還有三成的人壓根沒有考慮職業規劃,單純想要一邊送外賣,一邊考慮職業規劃。
想要和其他職業一樣簡單按點上班,全職當騎手,自然可以按照過去按點上班的辦法給保障,比如京東上五險一金,但是單子少了也不能退出,如果當兼職騎手就只有醫療和意外險,這就叫全面性強了,覆蓋性就差了,最后覆蓋的終究是少數人。
如果按照企業來考慮,按照傳統思路上社保,不是企業能夠負擔的,這里面資金成本是一方面,更要緊的是騎手的高流動性,企業不得不搞一個龐大的覆蓋全國的人力部門,給來來往往的騎手跑社保。
要是講企業一定要兜底騎手的五險一金,那就會變成騎手和平臺簽下全職合同,不能靈活接單了,收入或許平穩了,但是人家壓根就不是想要一直做騎手的,不是所有騎手都是來要固定工資的,騎手的過渡性決定了一定有人只跑一段時間,比如跑完了暑期旺季就回家干農活,這樣的騎手不想要全職的合同,那就需要給這樣的騎手更靈活的保障。
![]()
這些人不僅考慮的是將來的職業變化,更會考慮將來的地域變化。大部分騎手都是農民工,自己以靈活就業身份繳納養老保險,比如交在工作的北京上海,將來返鄉了還不知道能不能用。而且個人要承擔20%的繳費比例,不像城鎮職工保險有企業分擔。本來就是來過渡的,一個月還要出個千把塊錢,他們想要上社保的意愿就會大幅度下降。
所以,騎手真正需要的,是符合工作實際的,上社保地點靈活的,帶有社保補貼可以降個人負擔的普惠社保。把這個制度設計出來的難度,才是國內外各個靈活就業平臺都沒有做出來的原因。
三
要建成一個既能符合我國社保體系,符合國家規劃方向,又能覆蓋不同情況的騎手保障體系,需要很多的探索。還不能超過企業的承受力,否則就會遭遇和國外AB5法案一樣的失敗。涉及的騎手數量多,各方利益都得權衡,這就是社保補貼方案落地最難的問題。
新就業群體社保改革試點牽扯面較大,并涉及多方主體,如中央部門、地方省市、用工平臺等等,因此需要在人社部等主管部門的統籌指導下逐步落地。
“十五五”規劃建議為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的健康發展指明了方向,核心在于“提高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新就業形態人員參保率”并“建立健全職業傷害保障制度”。這表明當前政策目標仍是逐步擴大社保覆蓋面,而不是強制全民交五險一金。
不僅僅是騎手需要一份保障,如果外賣行業作為試點能夠探索出切實可行方案,那么對網約車、直播其他行業也有借鑒意義。
美團率先跑通了這個方案,讓騎手成為靈活就業人群中第一個被規模化解決社保問題、建立行業保障體系的職業類型。美團社保補貼已經實現全國覆蓋,說明這一方案是符合實際、可持續運行的,相信其它平臺也會繼續跟進,其它藍領職業的保障也不會遙遠。
在這條路上,我們不要看起高調的,要看有實效的,要看誰能真的把保障體系落地。
畢竟,騎手保障關乎國計民生,公平普惠,符合實際才能走得更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