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31日晚,臺灣林口的一間寓所里,81歲的馮淬帆悄然離世。消息從新北市議員蔡淑君的社交賬號傳開,將許多人的記憶拽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那個港片笑鬧飛揚的黃金時代。
作者 | 磊叔
編輯 | 磊叔
題圖 | 截圖
離世前三天,他還在社交平臺上悼念剛去世的老友許紹雄,留下一句“賢弟那邊等,愚兄隨后來”。這話如同港片里的宿命臺詞,一語成讖。晚年他常插著鼻飼管,靠制氧機呼吸,卻仍以“病入膏肓,茍延殘喘”自嘲,宛如《五福星》中那個嘴硬心軟的“犀牛皮”,永遠用倔強掩蓋溫柔。
一、幽默祖師與他的“爛戲”
![]()
馮淬帆的名字,總與“香蕉你個芭樂”這句無厘頭金句相連。他在《五福星》中飾演的犀牛皮,總繃著嚴肅臉干荒唐事,與洪金寶、吳耀漢等人碰撞出火花。導演楚原(馮淬帆的師父)曾說,喜劇的最高境界是“讓觀眾笑完心里發酸”,馮淬帆深諳此道。
然而這位“幽默祖師”晚年卻對喜劇露出尖牙。他痛批早期參與的作品是“爛劇”,點名導演王晶“把喜劇拍成鬧劇”。這番言論被批“忘本”,卻少有人知他另一面:1974年執導《香港屋檐下》關注社會底層,發掘周潤發時看重其“悲喜劇交織的眼神”。他厭惡的或許不是喜劇本身,而是流水線式的粗制濫造。
二、冷面笑匠的孤傲人生
![]()
馮淬帆一生未婚,無子女。早年與汪明荃一段青澀戀情無果,汪明荃后來只輕嘆:“大家道路不同,單身可能更適合他。”他如同自己演過的那些角色——熒幕上插科打諢,私下卻清冷寡言。晚年隱居林口,拒絕商演,與圈內人漸行漸遠。
這種孤傲,或許源于他對藝術的執念。2018年楚原獲金像獎終身成就獎時感慨:“港片曾像流星般絢爛,但流星終會墜落。”馮淬帆似乎早已預見這一天。當港圈沉迷“屎尿屁”喜劇賺快錢時,他寧可窮困也不妥協。好友吳耀漢曾說:“現在不僅缺乏劇本,還缺乏演員的骨氣。”這句話,如今成了兩人共同的墓志銘。
馮淬帆在熒幕里不茍言笑,因為他笑起來真難看,“笑得跟哭似的”,崔之前,是形容他。
三、黃金時代的余音
![]()
馮淬帆的離世,被視為港片黃金時代落幕的又一聲鐘響。洪金寶老去,吳耀漢、楚原先后辭世,“五福星”徹底散場。有影迷翻出《精裝追女仔》片段,馮淬帆飾演的劉定堅在霓虹燈下大喊“做人最重要開心”,如今看來像是對一個時代的告別。
短視頻時代,馮淬帆以一種莫名的方式出圈——對王晶惡語相向。只看了切片的人,誤解他前倨后恭,得了便宜賣乖。
插一句:近些年,王晶拍的電影還能看嗎?劇情稀爛,特效比五毛多兩毛。最令人發指的是,連“晶女郎”都不好看了。我這樣的鐵粉,留給他的耐心都不多了。
王晶曾反駁馮淬帆的批評:“我拍爛片,但養活了整個劇組。”這話自有其現實分量。但馮淬帆的憤怒,或許恰恰源于熱愛——他見過港片真正的光芒,才無法忍受它淪為資本快餐。兩種立場撕扯出香港電影的宿命:一邊是生存,一邊是尊嚴。
四、最后一句臺詞
![]()
馮淬帆生前最后一條動態,讓人想起《靈幻先生》里他飾演的明叔——那個滿嘴跑火車卻重情重義的道士。戲里他總在危局中喊:“頂住啊!”,戲外他卻淡淡寫下:“隨后來”。
港片式微的論調說了三十年,但每當一位老戲骨離去,我們才驚覺失去的不僅是演員,更是一種精神的萎縮。馮淬帆用一輩子證明,喜劇不是浮夸的面具,而是洞察悲歡的鏡子。
五福星的犀牛皮,電視劇神仙老爸,都是童年美好的回憶。尤其是五福星系列,是我最喜歡的香港喜劇電影,每一部都看過三遍以上。在香港影史中,獨樹一幟,起到了承上(許氏兄弟)啟下(周星馳)的作用。
馮淬帆晚年,選擇待在臺灣省做“孤老頭子”。就像他演的那些角色,一臉嚴肅,不茍言笑,但心底存著溫柔和悲憫。
犀牛皮,一路走好。愿天堂沒有病痛,只有永不落幕的歡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