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喬
短短不到四天的時間,不知讓多少網友為之鼻頭發酸,心頭一緊。
![]()
這位港片黃金時代的代表人物,曾為無數七零和八零后帶來了歡笑。
然而,到了暮年,他卻將自己曾經的所有經典作品都看作是一生的恥辱。
01 人生在世,終有老去之時,許多網友尚未從許紹雄去世的震驚中緩過神來,又被馮淬帆離世的消息重重一擊,陷入了深深的錯愕之中。
四天前,他于社交媒體發文追憶許紹雄,同時透露自己近況亦不甚理想。
在最難過的時候,她依然輕聲告訴許紹雄在彼岸耐心等待,自己很快就會去與他相聚。
![]()
許多網友并未認真對待他的言辭,僅僅認為馮淬帆是因為過于傷心和難過,畢竟這兩人已經相識了幾十年。
在港片70至90年代的黃金時期,他們二人堪稱中流砥柱。在《福星闖江湖》中,一位飾演犀牛皮,另一位則出演洪警官,每當觀眾在銀幕上看到他倆,總會忍俊不禁,笑聲不斷。
![]()
當然可以,以下是改寫后的內容:
同樣在《老友鬼上身》中,馮淬帆身兼導演與編劇兩職,而許紹雄雖只是客串亮相,但兩位演員之間的默契與惺惺相惜之情依然令人動容。
這些年來,犀牛皮和歡喜哥雖說沒有大紅大紫,但也算是觀眾心中有分量的角色。他們雖不是光芒萬丈的主角,卻憑借獨特的魅力和精彩的演繹,在影視作品中留下了令人難忘的印記。
雖不是靠臉吃飯的帥哥,但在影片中卻似菜肴中的調味品一般不可或缺。
![]()
這對摯友在短短四天里相繼離世,許多網友紛紛感慨,港片的一個輝煌時代就此徹底落幕。
這次大家的悲傷不僅僅源于馮淬帆精湛的演技和他留下的優秀作品,還因為他通過作品對許紹雄的深情緬懷。
![]()
人們從他身上感受到了娛樂圈中友情的純粹與珍貴,同時也感嘆時光悄然流逝,我們都在不知不覺中慢慢變老。
畢竟他們承載著港片七八十年代的輝煌,而如今,許多70、80后也正逐漸步入中年,怎能不讓人感到一絲惆悵?
![]()
02 黃金時代也并非全是機遇不少人認為馮淬帆趕上了港片的鼎盛時期,與當下競爭激烈的演藝圈相比,似乎那時的環境更為優越。
仙俠劇與古偶劇如今泛濫成災,大量電視劇淪為商業利益的犧牲品,品質堪憂。
然而,他在那段時期也經歷了不少艱難。只需稍加探究便能明白,80年代的香港喜劇片盡管風靡一時,
不過拍得快,發得也快,走的是拼速度、比數量的路線。
![]()
彼時邵氏、嘉禾等多家公司的產業鏈已然成熟完善,各路資本皆洞察到電影行業的火爆潛力,于是紛紛爭先恐后地涌入其中。
王晶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的最具代表性的一位導演。他幼年時家中曾遭遇破產。
再加上他父親是這行里的老前輩,王晶難免會下意識地更看重票房一些。
![]()
在當時的整體環境下,王晶若想確保自己拍攝的作品既有名氣又能盈利,就必須讓影片的內容保持通俗易懂,同時還要保證高產。
因此,他參與制作的許多影片都采用了相同的模板進行復制,在那個時代輕松地成為了賺錢的利器。
可以說,黃金時代的商業片之所以如此火爆,王晶在其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
藝術其實沒有明確的界限,因為沒有資金支持,藝術創作往往難以開展,而一旦有了財富,人們又會渴望獲取更多收益。不過,也有人堅信藝術必須忠于自我,也要對得起觀眾。
馮淬帆堪稱全能型人才,他絕非僅僅是一個普通的喜劇演員。幼年時,他便隨父親移居香港。1965 年,馮淬帆正式開啟了自己的演藝生涯。
彼時,馮淬帆簽約的是如今的亞洲電視。他在出演了《黑玫瑰之三支紅花俠盜》后,便拜楚原導演為師。
![]()
馮淬帆其實也不排斥只做演員,畢竟要把角色演活,就得從不同角度去理解這個角色。
他作為一名演員,自然能夠從表演的角度去理解角色,但同時也需要了解導演視角下影片的整體呈現和敘事方式。
理解如何提升演技,需要不斷學習和積累經驗。
![]()
基本功練得扎實了,日后自然有更多話語權。他這樣堅持學習了一段時間,后來又轉投了如今的TVB。
開始從電影向電視劇領域轉型,主演了《夢斷情天》這部作品。
這些年來,他涉足過演員行業,執導過影片,甚至在監制方面也有所嘗試。
我的目標就是確保在整個流程的每一個環節中,自己都能做到胸有成竹、游刃有余。
![]()
即便作為演員,馮淬帆也并未局限于單一的角色類型。
盡管他在《五福星》系列中飾演的犀牛皮早已成為喜劇界的不朽典范
然而,馮淬帆并未一味依賴過往的成就,而是選擇挑戰自我,接演了《英雄本色》中那個令人動容的悲情角色。
![]()
正是憑借著這股拼搏與闖蕩的精神,他才能從演藝圈的新人逐步成長為如今備受尊敬的前輩。
04 旁人趨之若鶩的榮譽,在他眼中卻形同屈辱。馮淬帆在喜劇界堪稱泰斗級人物,即便不提《五福星》系列,《精裝追女仔》《最佳損友》等作品至今仍能讓人捧腹大笑,歷久彌新。
![]()
他當年那句經典的“香蕉你個芭樂”,其火爆程度絲毫不遜色于如今的網絡流行語。
許多參演同一部作品的演員都認為這些作品是他們的成就,是值得驕傲的好東西。
然而,他實在難以認同,馮淬帆認為這些作品純粹是為了博人一笑而刻意制造的笑料,不僅內容低俗,而且缺乏內在的邏輯性和深度。
![]()
他曾公開嚴厲批評王晶,認為王晶的導演方式過于荒謬,給不少人帶來了負面影響,甚至在情緒失控時破口大罵,稱對方是王八蛋。
王晶也不是好惹的,他一張口就給對方扣上了“被害妄想癥”的大帽子,還旁敲側擊地提醒其他導演別再用馮淬帆。
![]()
這件事其實不難理解,說到底就是為了順應市場需求而獲利。
另一方則期待喜劇不僅能讓人開懷大笑,還需具備一定的質量和深度,能在幽默中蘊含深意。然而,兩人在這方面的價值觀存在差異,各自的追求也各不相同。
如同內地的李保田,他所塑造的劉羅鍋與喜來樂形象,無疑是家喻戶曉的經典之作。在許多觀眾心中,這位老藝術家無疑堪稱頂級的喜劇大師。
他與馮淬帆屬于同一類人,曾經為了捍衛藝術,在制片方對《欽差大臣》進行注水時,毫不畏懼地與對方正面交鋒。
最終,訴訟取得了勝利,藝術得以捍衛,然而在資本領域卻不幸被列入了黑名單。
這些年來,李保田并非完全淡出熒幕,而是因為他認為找上門來的角色都過于相似,缺乏新意。他堅持寧缺毋濫的原則,不愿為了出演而降低對作品質量的要求。
![]()
的確,無論是馮淬帆還是李保田,他們的堅守都無可厚非,因為在追求藝術的道路上,總有一些人會咬緊牙關,執著地捍衛自己的底線。
倘若所有的原則被一再踐踏,那么期待看到優秀作品也將成為奢望。
此刻,我們不僅應向馮淬帆致以深切的告別,更要向所有堅守底線的“馮淬帆們”致以崇高的敬意。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