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朝鮮半島爆發了戰爭,這對剛成立不久的中國來說并非好事,解放軍的戰略方向被迫從東南沿海地區,轉到了東北。
同年9月,美軍在仁川登陸后,局勢急轉直下,朝鮮人民軍被分割包圍,只能倉皇北撤。
當美軍無視中國的多次警告、執意越過三八線繼續往北攻后,我方也做好戰斗準備。到戰火燃到鴨綠江,甚至美機多次越界轟炸中國邊境城鎮后,志愿軍就入朝作戰了。
![]()
為打贏這場戰場,中國可謂不留余力,據官方數據顯示,先后有240萬人加入志愿軍戰斗序列,最多時志愿軍有135萬人同時在朝鮮戰場。
財政方面,在抗美援朝期間,中國的直接軍費高達62億人民幣。在那個人均工資20塊錢的年代,這是筆天文數字。
物資方面更是難以計算,志愿軍所需的一切物品都是從國內運送過去的。等戰爭結束,還有大批志愿軍留在半島,威懾美軍的同時還幫朝鮮搞建設。
可以說,朝鮮能夠立國、發展,背后靠的是中國在支持。
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我們能做到這種程度,其實有部分原因也源于早些年朝鮮對我們的幫助。
![]()
中國和朝鮮是一衣帶水的國家,近代以來都曾飽受日本的侵略。
日本是在1937年發動全面侵華,但早在1910年就吞并殖民了朝鮮,所以有很多朝鮮愛國人士在淪陷后曾來到中國戰斗過,其中包括了金日成。
在1945年日本投降后,中國、朝鮮半島都發生巨大變化,形成兩種勢力對峙的情況。
相對而言,半島還沒有那么嚴峻,其北部有蘇聯紅軍,南部有美國大兵。彼此忌憚之下,朝鮮和南邊只是在邊境進行摩擦。
可中國就不一樣,和平持續不到一年,蔣介石就全面向解放區發動進攻,東北由于是工業中心,成國共雙方爭奪的重點。在此背景下,毗鄰東北的朝鮮就非常重要了。
![]()
因為朝鮮跟中共一樣都在社會主義陣營內,彼此有很多接觸,1946年7月中共東北局便讓蕭勁光帶領一批干部去往朝鮮,經金日成同意后在平壤設立了辦事處。
該辦事處的主要職責是擴大與朝鮮的貿易往來,為東北解放區獲取多渠道財政來源;接收從東北撤下來的傷員,保護我方指戰員的生命;合理安置到朝鮮生活的華僑等。
金日成這時給到的支持非常大,他親身去往與新義州一江之隔的安東,對我方負責人說:假如戰斗中遇到了困難,朝鮮永遠是你們最堅實的后盾。
在他的配合下,我黨先后又在朝鮮設立4個辦事處、打通4條水陸要道,這些都對后來的戰爭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
![]()
像1946年四平保衛戰后,國民黨窮追猛打,使我軍一路北撤,都退到了松花江以北。
當時面臨的壓力真是空前的,蘇聯并未提供什么幫助,我們能想到的也就是朝鮮了。好在朝鮮同意援手,我方就先后運送了近兩萬傷員、家屬和后勤部隊過去安置,這都是有生力量;
1946年的184師海城起義,由于東北民主聯軍主力被國民黨牽制住了,抽不出人手來接應,如果任184師被國軍殲滅,造成的政治影響會很壞。
幸好關鍵時刻朝鮮愿意幫助,起義部隊就從安東出發抵達鴨綠江北岸,借道朝鮮惠山、朝鮮南陽,再轉到中國圖們接受整訓。這一次伸手,意義重大。
![]()
后來國軍大舉進攻遼東時,我方來了一次安東戰略大轉移,10萬軍民借道朝鮮轉至長白山區,避過致命一擊,國軍只能眼睜睜看著我方人員離開;
隨著國軍加大對東北地區的封鎖,我黨重要的軍政人員出于安全起見,都是經朝鮮往返于各大根據地之間。
僅算1947年7月,從朝鮮中轉的我方人員就達到了一萬以上,保障人員流通,就是保證了軍隊的正常運轉。
國民黨對此非常惱火,但他們也要顧及國際影響,但是半島有蘇聯駐軍,蔣介石心有顧忌,所以我黨當時在這方面占據了很大的便利。
![]()
除人員相關外,物資方面朝鮮也提供了很大幫助。
解放戰爭初期,由于先前情報錯誤,很多部隊出關都是輕裝簡行,極度缺乏武器裝備。為改善這種困境,蕭勁光、陳云專門去跟朝鮮交涉。
金日成這時很大方,將半島接收的日寇武器大部分轉贈給了我軍,不完全統計有超過十萬支槍,單是運輸都花費一個月時間。
后得知我方缺乏爆炸物,金日成又以極低的價格出售了300噸炸藥、300萬只雷管和120萬米導火索。新中國成立后,周總理訪朝時專門就此事表達謝意。
![]()
還有,最初我吉東軍區非常缺乏御寒衣物,難以度過1946年的冬天。當時國民黨已將東北封鎖,中央沒辦法把東西運來,能起到幫助的就只有朝鮮了。
朝鮮收到求救信后,立馬緊急調配一大批物料,可做上萬件冬衣,同時還額外贈送一車藥物和一千套軍衣成品,解了吉東軍區燃眉之急。
1947年東北民主聯軍發動“夏季攻勢”,此時正值雨季,戰士們大多穿著草鞋行軍,雙腳長期被泥水浸泡,很多都害了病。
當時我方沒有能生產雨鞋的工廠,就再一次找到朝鮮。金日成依然爽快,不久2.5萬雙雨鞋就送了過來。改善我軍戰士生活情況,從而提高了戰斗力。
![]()
在宣傳方面,我方也得到過朝鮮的幫助,牡丹江地區的機關報刊最開始缺少紙張和印刷材料,朝鮮就運來了20噸可用的紙張及大量用于印刷的設備。
那時宣傳革命思想,主要途徑就是報紙,朝鮮提供的這批物資,就幫助我方在牡丹江地區迅速打開局面。
總之,當時在各個領域,我方東北與朝鮮的聯系都非常密切,整個解放戰爭時期,雙方貿易總額超過了6億元,朝鮮運送到中國的物資多達2800車皮。
在遼沈戰役最激烈之際,金日成甚至下令暫停其國內的一切商業運輸,以最大的運力來幫助中國,這很好地保障到我方的后勤。
![]()
或許在很多人印象中,金日成在抗美援朝時期對中國的態度有些提防,不會如此大方。其實那是因為中國軍隊進入朝鮮作戰,他還要考慮到主權問題,顧慮會多一些。
而中國領土內的解放戰爭,不會影響到他本身,與共產黨做鄰居肯定要好過與國民黨做鄰居,所以他提供幫助熱心一點很正常。
他對我黨的幫助,后來收到成倍的回報,成就了兩國之間的深刻友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