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蛋總反復嘮叨的一個觀點就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進入了下半場。而10月30日,中美貿易休戰讓這一觀點具象化了,可以說強國之戰初戰告捷。
10月30日,中美兩國在朝鮮半島的南端(韓國)宣布貿易戰停戰。這個結果表面上看是平局,但實際上美帝輸得連褲衩都不見了。
道理很簡單,當一個說一不二的黑老大,使盡全力也無法擺平以前遠不如自己的挑戰者,最后還得滿面堆笑、跟挑戰者握手言和時,你猜小弟們會怎么看。
![]()
想當年的美國,那可以說是言出法隨,世界諸國莫敢不從。2018年美國悍然發起貿易戰,也是來勢洶洶、志在必得。從結果上看,美國的確也是所向披靡、四處收割。
然而美國貿易戰在中國這里卡了bug。對中國高科技下狠手,結果中國高科技全線開花;本來要置華為于死地,結果華為涅槃重生了;對華貿易打了七年,逆差反而擴大了。
今年特朗普卷土重來,對華關稅加到了145%,又針對中國相關船只征收天價靠港費,還對中國公司實施基于50%穿透規則的長臂管轄,中國不但沒怕反而選擇對等反擊。
10月9日,中國使出了大招,打出了長臂管轄版的稀土牌。這一下徹底把美國給KO了,美國所謂的高科技產業突然被中國卡住了脖子。
舉個例子,ASML和臺積電離開了稀土就得停產,臺積電的稀土僅能用一個月。被中國制裁的亨廷頓·英格爾斯工業公司,被迫暫停了新一代驅逐艦的建造計劃。
在這種大背景下,美國才被迫簽下了城下之盟:取消了10%的芬太尼關稅,針對中國商品的24%的關稅暫停一年;取消出口管制50%穿透規則一年;取消針對中國相關船只的靠港費一年。
中國也相應調整對等反制措施,包括暫停10月9日公布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一年,暫定涉美船只的特別靠港費一年,視美國態度和行動購買美國大豆。
中國實質性的讓步,其實只有買豆子這一條。不過這個對中國來說也不算啥讓步。中國的市場容量太大了,買誰的豆子都是買,掙那么多美元換成實物比較踏實。
中美5月份在瑞士的談判,讓中美貿易關系回到4月2日之前。而這次談判,又回到了3月4日之前。那到底中美關稅水平是多少呢?
特朗普第一任期對中國部分商品加征了25%的關稅。但美國政府又允許企業申請豁免,中國商品平均關稅是21%。
![]()
![]()
2025年特朗普上臺后,對全球加征了10%的基礎性關稅,又對中國商品分兩次加征了20%的芬太尼關稅,因此關稅水平在4月2日之前提高到了51%。
現在經過談判,美國降低了10%的芬太尼關稅,中國輸美商品的關稅水平回到了3月4日之前,關稅水平應該在41%左右。
依我的意思,最近的博弈我們處在絕對優勢,應該繼續抻下去,抻得越久掙得越多,一直到把美國徹底擺平,但國家可能有更深層的考慮,選擇了見好就收。
我思來想去,原因無非是如下幾點:第一,我們當前的主要目標并不是扳倒美帝;第二,貿易戰畢竟是一場互相傷害;第三,防止“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我感覺中國共產黨的一大優點就是戰略定力,簡直是“咬定青山不放松”。具體的表現,那就是超強的目標規劃能力和任務執行能力。
早在70年前的1955年,高瞻遠矚的毛主席就給我們做好了規劃。他說大約在50年到75年的時間,就是十個五年計劃到十五個五年計劃的時間,我們可能超過美國,建成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
![]()
有人說這是他的預言,其實我認為這是他的路線圖,體現了他持久戰的思想。后來大體上也是按照他思路來的:第一步,站穩腳跟;第二步,咬牙追趕;第三步,實現超越。
前三十年,我們打下了工業化的底子,搞出了兩彈一星;改開后,我們迅速富了起來。最近十來年,我們開始向社會主義強國邁進,2035年要基本實現現代化。
美國2018年開始的貿易戰,主要針對的就是中國制造2025計劃。美國的想法很明顯,一個富而不強的中國,對美國才有利,美國恨不得全世界都是沙特、日本、韓國。
實話實說,我對美國非常羨慕嫉妒恨。今年5月特朗普出訪沙特、阿聯酋、卡塔爾,投資協議、軍火訂單拿到手軟,幾千億甚至上萬億美元到手了。
這次東亞之行,特朗普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雙豐收。尤其是日本,不光奉上了5500億美元的投資協議,以及大豆、軍火、汽車訂單,還提供了滿滿的情緒價值。
![]()
對于特朗普的到來,日本方面用最高規格接待,高市早苗親自到機場迎接,大紅條幅上赫然寫著“歡迎特朗普總統來日”。她還發推稱,東京地標建筑已經全部點亮。
不過在韓日爭爸賽中,日本輸了一局。韓國直接送了一頂新羅金色王冠,意思是說懂王是韓國的大王吧!日本送的帽子要小氣很多,送了一頂JIBA帽,懂王還在JIBA下面簽了字。
![]()
![]()
有韓國日本這樣的狗子,美國能不喜歡么。不過喜歡歸喜歡,講感情也是要給錢的。所以特朗普獅子大開口,瘋狂割日韓的韭菜。但是對于中國這樣的,美國可以說是又恨又怕。
![]()
我認為,美國人的心情可以理解。要是自己院子里來了一頭豬,肯定是越肥越好;要是自己家里來了一只老虎,第一反應是關門,第二反應可能是掏槍(打子彈的那種)。
還比如,要是庫什納臥室里來了一只貓,他可能非常高興,就算是鉆他被窩里他也不計較。但如果來的是蛋總,他肯定要掏槍,更別提鉆被窩了。蛋總的策略很簡單,必須提前掏槍。
中美關系也一樣,美國有槍中國也有槍,而且中國的槍比美國更威猛。但凡美國有一點辦法,絕對不會跟中國握手言和的。你想想,庫什納都要跟蛋總討論被窩怎么分的情形。
特朗普最新的提法,那就是G2。特朗普內心已經認識到美國無法擊垮中國,已經不得不接受中國崛起的事實,甚至希望通過中美共治來給美帝續命。
![]()
十幾年前我們說,太平洋足夠大,容得下中美兩國;幾年前我們說,世界足夠大,容得下中美兩國。更神奇的是,這句話是同一個人說的。
這話沒毛病,但是聽起來很刺耳。畢竟美國認為全世界都是它的,太平洋也全是它的。美國的心情,就好比庫什納聽到蛋總說,一萬卡的被窩足夠大,容得下我們倆。
中美看似平局,實則美國輸慘了。貿易戰這一通操作下來,可以說是光屁股推磨——轉圈丟人。中國跟美國簽協議,是給美國一個臺階,防止美國破罐子破摔。
因為我們當前的主要目標還是偉大復興。具體一點就是第二個百年目標,以及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目標。為了這些目標,我們才推出了十五五規劃。
這才是我們的正事兒,沒必要跟美國佬在貿易上拼個你死我活,貿易戰只是偉大復興征程中的小插曲。說起這事兒,我想起了七十多年前中美在朝鮮的那一場對決(抗美援朝),對中國來說也是順手的事。
你以為的抗美援朝,是我們傾全國之力,實際上我們抗美援朝的同時,還解放了西藏,進行了抗法援越,剿滅了200萬土匪,戒了2000萬人的毒癮,還發展了工業,修了很多鐵路公路,進行了一化三改。
這次貿易戰也是,7年貿易戰期間,我們打贏了脫貧攻堅戰,平定了香港甴曱之亂,戰勝了新冠疫情,GDP較2015年翻了一番,中國制造2025計劃提前完成,中國科技全面爆發……
如果說1953年的抗美援朝,我們打贏了立國之戰;那么這次貿易戰的勝利可以說是強國之戰的初戰告捷。完全勝利要看十五五和十六五了。
其實十五五實現了,那就已經很了不得啦,我們將在科技、工業、軍事等領域全面領先美帝。改天我們聊聊十五五的8467工程,這玩意比玩美帝還刺激。
因此中國現在的目標不是戰勝美帝,更像是戰勝自我,堅定不移地按照自己的步伐,做好自己的事情。戰勝美帝,實現祖國統一只是捎帶腳的事情。
我們同意談和的第二大原因,就是為了給十五五爭取時間和空間。貿易戰畢竟是一場互相傷害,最后便宜了第三方,中國商品甚至部分產業轉移到關稅洼地去了。
中美和談后,形勢突然逆轉,中國商品的關稅水平比印度、巴西等眾多發展中國家還要低,中國成了發展中國家里的關稅洼地。因此避免了漁翁得利。這是我們同意談和的第三大原因。
實際上中美兩國的競爭,都吸取了美蘇冷戰的教訓。美蘇冷戰的時候,雙方陷入了惡性循環,都拼命地拉攏小弟,都拼命地當大善人。但現在有點怪,中美互斗,似乎歐日韓都在買單。
有人說特朗普反反復復,貿易戰會不會死灰復燃,我認為這一次不會,此一時彼一時,這一次我們真的把它打疼了。問題是美帝沒有card了,而我們還有一萬cards。
![]()
歷史驚人的巧合。72年前,中美在朝鮮半島宣布停戰,中國打贏了立國之戰;72年后10月30日,中美再次在朝鮮半島宣布貿易戰停戰,中國的強國之戰初戰告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