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構想奠基,巨壩初成
三峽這工程的念想,其實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冒頭了。1919年,孫中山在《建國方略》里頭頭是道地提了要在長江三峽建水閘的想法,圖的就是通航道,順帶搞水電。那時候長江上游灘多險急,船過三峽得費老鼻子勁兒,擱現在人看來,純屬苦哈哈的活。
轉眼到1940年代,國民政府還請美國專家來實地瞧了瞧,測水深、畫地形,報告堆成山,可惜趕上內戰,事就黃了。
![]()
新中國一成立,長江洪水年年鬧騰,威脅著下游大片地兒。1953年,毛澤東視察三峽時直言這工程得建,還留下了“高峽出平湖”的詩句,鼓舞人心。可那會兒國力單薄,專家們爭來爭去,地質、經濟、移民,全是難題。最后決定先試試水,建個葛洲壩練手。從1971年開工,到1988年才完事兒,花了17年,算是給三峽攢了經驗。
![]()
真正上三峽,得等到1992年。光論證就磨了三年,412位專家反復掰扯,從壩高到庫容,全盤推敲。4月3日,全國人大一票通過,決議下來了。1994年12月14日,正式動工,西陵峽谷里機器轟隆隆響起來。整個工程前后十幾年,壩高185米,長2309米,移民安置上百萬戶,花了300多億安頓他們新家。
![]()
2003年夏天,第一臺機組發電,標志著電站投運。到2006年,壩體全線建成,2007年32臺機組全上馬,總裝機2250萬千瓦,穩坐世界最大水電站的頭把交椅。說白了,這壩不光是混凝土堆出來的,還是無數人咬牙頂著技術難關、資金壓力,一點點壘起來的。擱那年代,進口設備、國內調配,全靠國家統籌。要不是這步步為營,早著呢。
![]()
投入巨資,效益涌現
砸錢這事兒,三峽沒含糊。1993年初步預算1352億,可后來物價飛漲,移民、環保、輸電線,全加一塊兒,預算調到2485億。實際建完,花了2078億,還省了400億。加上后續的生態修復啥的,到2024年底,總投入剛好2500億出頭。錢從哪來?國家財政、銀行貸款、發債、地方搭把手,全湊齊了。
![]()
先說發電,這可是三峽的搖錢樹。32臺70萬千瓦機組,從2003年起步,到2025年8月底,累計發電量破1.8萬億千瓦時。按上網電價0.25元一度的價兒算,收入超4500億。光這筆錢,就把初始投資全兜底了,還剩2000億多盈余。
2025年上半年,長江電力那六座梯級電站總發電1266億度,三峽出力最大,豐水期滿負荷轉著,干凈電直送華中華東。在老百姓眼里,這電夠1億戶人家用一年,省下5.4億噸煤,少排14.8億噸二氧化碳,幫著國家沖“雙碳”目標,實打實的貢獻。
![]()
防洪這塊兒,更得掰扯掰扯。壩前荊江段防洪才十年一遇,建好后直奔百年一遇。庫容221.5億立方米,運行22年,攔下2300億立方米洪水,相當于1.6萬個西湖。2020年那場大洪,每秒7.8萬立方米峰值,全給兜住了。
中下游1500萬人、150萬公頃耕地保住了,累計省下超1000億直接損失。每年防洪效益幾百億,擱過去,洪水一來,堤壩決口、農田泡湯,損失得翻倍。現在呢?調度科學,水位穩穩的,沿江城市敢放心建廠、搞產業。
![]()
航運也翻了天。以前上游急灘多,船過三峽得拆裝,年運量不到3000萬噸,運費每噸上百塊。壩一蓄水,險灘淹了,萬噸船直達重慶。船閘五級設計,2024年通過貨運1.6億噸,2025年上半年又增10億噸。
運費降到每噸40塊以下,一年省物流費上百億。到2025年三月底,船閘累計過23億噸,長江黃金水道年吞吐超45億噸。沿江經濟帶,工廠碼頭熱火朝天,貿易物流順溜多了,這間接拉動GDP,效益得幾千億起步。
![]()
再說說那些看不見的收益。旅游年拉300多萬人次,門票周邊消費超220億。移民安置后,好些人轉行搞民宿、農家樂,收入翻了好幾倍。生態上,投了上十億條魚苗,水質穩住,林子綠了半壁江山。總的看,2500億早回本了,16年就見影兒,現在22年過去,賬本亮堂堂的。
價值永續,輻射長遠
建好容易,養好才費勁。三峽每年維護20多億,機組檢修、安全監測、生態補水,全得跟上。2025年預算25億,傳感器滿壩布著,數據實時盯梢。魚類增殖站投運,濕地復建,泥沙平衡,生物多樣性慢慢回暖。監測顯示,主干道水干凈,岸邊綠化超六成,這錢花得值。
![]()
長遠看,三峽不光是自家賬本,還在放大招。2025年9月10日,又開始第14次蓄水,到10月24日升到175米正常位,冬春供水穩當。發電繼續猛,預計年均1000億度,碳減排一年上億噸。航運升級,長江電力投280億擴葛洲壩船閘,預計到2028年通過能力1.8億噸,物流再提速。
![]()
更帶勁的是,這經驗外溢。2025年7月,雅魯藏布江水電工程開工,投資1.2萬億,是三峽的近5倍。從立項到動工才7個月,三峽模式直接移植,壩型設計、移民方案,全拿來用。全球看著呢,中國基建這手藝,硬氣。長江經濟帶,高鐵橋墩林立,工廠流水線轉著,產品外銷順風順水。三峽拉動GDP超3%,區域輻射,價值沒法簡單算。
![]()
說到底,三峽這壩,擱那兒就是個定海神針。發電防洪航運生態,四位一體,2500億換來萬億回報。老百姓日子穩了,國家能源安全足了,國際上中國實力亮了。誰說基建不賺錢?這賬本,翻開就讓人服氣。未來還有80年壽命,潛力大著呢,繼續發光發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