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個星期,我的一個發小每天都給我發基金收益截圖,基本上都是一片飄紅。
我嚴格懷疑這家伙是來向我炫耀的。更可氣的是,他還老裝模做樣的問我,你幫我看看,這個基金是不是該出手了?
我聽完氣都不打一處來,直言回復:不要問我,我給不了一點意見。
我這個發小,初二就輟學了,一個是因為學不進去,再一個是在學校和別人打架。但他有個特點,特別能攢錢。剛下學那會,就跟著別人去電子廠打工,后來就跟著別人學電焊。
一直以來,干的雖然都是體力活,但賺的都是高工資,加上他自己也不亂花錢,所以,手里面應該是存了不少錢。
但他突然玩基金,我是沒想到的。可能我上學比他多一點,所以在投資這類事情上,他總想多問我兩句。
但他不知道,我也是個半吊子。我要是有投資能力,我早把早的就自己偷偷把錢賺了,還等他來問我。
故此,我不給他意見,是因為我真沒這神通。
![]()
過去,我會憑借著自己的“專業”知識,在他面前秀一下,但是自從我對房價的“打臉式”預測之后,我再也不敢瞎逼逼了。
記得那還是五、六年前的時候,我這個發小打算在我們市里面買房子,就問我,房子到底還會不會漲,什么時候入手合適?
我原本是不想發表意見的,但經不起他的軟磨硬泡。然后我就以我的認知,給他哐哧哐哧一頓分析,總的結論是:
大膽入手,房子的價錢只會漲、不會掉!
為什么我會得出這樣的結論?主要是從兩個方面分析的。其一是,從歷史來看,房子的價錢起起伏伏,但總的趨勢是不斷上升的;其二是,從理論上來講,房子是支撐GDP的重要因素,ZF肯定不會讓它下降。
在我看來,房子的價錢一降,那影響的不僅是個人,那可影響的是國家整個基本盤。基于此,ZF肯定會想方設法保住這個基本盤的。
也不知道發小是聽從了我的建議,還是自己本身就要買,于是就果斷入手了!我覺得還是他自己的剛需。
但后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自從“YQ”之后,全國各地房子價格開始大跳水,尤其是“YQ”前后那批買房的可謂是哀鴻遍野。我會經常聽到身邊很多同事聊到自己家房子掉價的事情。
那真的是一個“慘”字都無法形容的。
我有個朋友,大概是2020年在鄭州買的房子,地處新密市與鄭州交接處,當時入手的是一平9000+,前兩天我們見面的時候,他說房子已經降到5000左右了。
那房價可不就是攔腰斬了嗎?
我還有個朋友,同樣是在鄭州,和上一位不同的是,他是今年年初入手買的房,算是撿了個大漏,9000+一平的價格。房子位置坐標經開區,同樣的小區,他同事在2020年左右入手時1萬9。
所以,我說現在很多地方房價攔腰斬是一點也不夸張的。
很多人都說現在房價已經探底,是入手的好時機;我一銀行的朋友給分析,從建房成本、市場租賃的角度來看,現在的房子確實是可以入手。
但自從房價腰斬之后,我徹底清醒了,不敢再盲目的發表評論了。
我發現,我們過去憑借經驗做出的判斷,在這個變化莫測的世界,總是經不起時間的檢驗和推敲。
就像那位說的,我們正處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什么事情的可能會發生,哪個磚家敢跳出來敢說自己能準確預測未來?
所以,我在想,在這個時代,我們應該怎樣過活?我覺的是兩點:
一個是學會閉嘴,不要瞎叨叨。
再一個是提升自己核心競爭力,提高抗風險能力。
不要再迷信黃金、房子、編制等一勞永逸的事情,也不要迷信一些磚家,靠自己,以不變應萬變才是我們最智慧的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