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八旬老人賬戶驚現上億流水:天降橫財還是致命陷阱?
八旬老人的銀行卡里突然冒出上億資金,是天上掉餡餅的好運,還是不法分子設下的騙局旋渦?
10月28日,西安一位普通退休老人的賬戶流水引發全網關注,這筆連年輕人都不敢想象的巨額資金,讓遠在澳洲的女婿坐立難安,也給所有人敲響了警鐘。
不妨設身處地想一想,要是自己的銀行卡突然收到一億元轉賬,第一反應會是狂喜嗎?
![]()
大概率是慌得睡不著覺,畢竟天上不會掉餡餅,這么大一筆錢背后,藏著的可能不是福氣,而是讓人招架不住的風險。
西安80歲的楊純珠老太太,一輩子都在本地一家工廠上班,退休后每個月就靠3000塊退休金過日子。
這錢在西安夠她日常開銷,可老太太一輩子養成了節儉的習慣,從來不敢亂花一分錢。
![]()
菜市場里挑白菜,她總要挨個翻看,選新鮮又便宜的,差一毛錢都要跟攤主磨半天。
過年給孫輩發紅包,最大面額也超不過200塊,總念叨著“錢要花在刀刃上”。
周圍鄰居都知道,楊老太是出了名的“會過日子”,這輩子跟“大富大貴”壓根不沾邊。
可誰能想到,就是這樣一位省吃儉用的老人,銀行賬戶里卻藏著讓人震驚的秘密。
![]()
多個陌生賬戶頻繁給她轉賬,金額少則幾十萬,多則上百萬,最大的一筆直接接近1700萬。
三年下來,賬戶累計流水竟然超過了一億元,這個數字別說放在一位普通老人身上,就算是生意做得紅火的企業家,也未必能有這么大的資金往來。
楊老太既不經商,也不搞投資,平時連智能手機都用得不熟練,怎么會有這么多陌生人給她轉錢?
![]()
更讓人費解的是,當遠在澳洲的女婿泉涌特意打電話詢問時,老太太一臉茫然,說自己壓根不認識那些轉賬的人,這輩子都沒跟他們有過任何交集。
泉涌在澳洲生活多年,這些年一直關注國內的反詐動態,看著國內打擊電信詐騙的力度越來越大,他心里的擔憂也越來越重。
他太清楚老年人的辨識能力有限,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忽悠,要是岳母真的被人控制,卷入了什么違法活動,后果可就不堪設想了。
![]()
那段時間,泉涌天天睡不著覺,滿腦子都是岳母的安全。
他反復琢磨,這筆錢絕對不簡單,必須查清楚來龍去脈,要么還岳母一個清白,要么揪出背后的不法分子,不能讓老人稀里糊涂背鍋。
![]()
上億流水背后,藏著哪些致命風險?
普通人可能覺得,賬戶里多了錢是好事,大不了退回去就行。可在懂行的人看來,這種“天降橫財”比陷阱還可怕,背后可能藏著三種讓人脊背發涼的風險。
先退一步說,就算這些資金往來是合法的,那也說不通啊,誰會平白無故讓一群陌生人,給一位素不相識的退休老人轉幾十萬、幾百萬?
就算是親戚朋友資助,也不可能有這么多人同時出手,金額還這么龐大。
![]()
這里面肯定有不為人知的隱情,要么是有人搞錯了賬戶,可這么多次轉賬都錯到同一個賬戶,概率比中彩票還低;要么是背后有復雜的利益交換,而老人很可能只是被利用的“棋子”。
更讓人擔心的是第二種可能:老人的賬戶被詐騙團伙當成了資金通道。
這些年,電信詐騙團伙越來越狡猾,經常找老年人租借、出借銀行卡,把詐騙來的錢轉到這些“干凈賬戶”里,再層層轉賬洗白,讓警方難以追查。
![]()
去年江蘇警方就通報過一起案例,一位70多歲的大爺,經“熟人”介紹出租自己的銀行卡,以為每個月能賺幾百塊零花錢,結果成了詐騙團伙的“工具人”。
等警方找上門時,大爺才知道自己的賬戶流水已經過千萬,雖然沒直接參與詐騙,但也因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被依法處理。
第三種可能更嚴重,這筆錢或許涉及洗錢、偷漏稅等嚴重違法行徑。一些不法分子為了掩蓋非法所得,會找沒有任何犯罪記錄、社會關系簡單的老年人,利用他們的身份開卡、轉賬,讓非法資金變成“合法收入”。
![]()
北京就曾發生過類似案件,一位退休老人被陌生“理財顧問”忽悠,說幫忙“走賬”能拿高額回報,結果不知不覺中參與了洗錢活動,賬戶流水達數千萬。
最后雖然老人主動配合調查,沒被追究刑事責任,但賬戶被凍結,生活受到了極大影響,還得反復配合警方做筆錄,身心俱疲。
不管是哪一種情況,對楊老太來說都不是好事。
![]()
要是賬戶真的涉及違法犯罪,就算她不知情,也可能要配合警方調查,甚至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老年人年紀大了,經不起這樣的折騰,原本平靜的晚年生活也會被徹底打亂。
泉涌的擔心一點都不多余,換作任何一個家人,看到自家老人遇到這種事,都會坐立難安,他之所以堅持要追查到底,就是怕岳母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不法分子利用,最后落得個晚節不保的下場。
![]()
守護老人,筑牢賬戶安全防線
楊老太的遭遇不是個例,這些年不法分子專挑老年人下手,利用他們認知不足、防備心弱的特點,哄騙他們出租、出借銀行卡,甚至操控他們參與違法活動,這樣的案例屢見不鮮。
去年,山東一位68歲的老人,被騙子以“免費領雞蛋”為由,登記了身份證信息,還被誘導開通了多張銀行卡和手機銀行。
后來,這些銀行卡被用來接收詐騙資金,老人不僅賬戶被凍結,還被列為涉案人員,直到警方查清真相,才還了她清白,但這段經歷讓老人嚇得好幾晚睡不著覺。
![]()
還有河南的一位老人,因為相信“朋友”說的“零風險理財”,把自己的銀行卡和密碼都告訴了對方,結果賬戶被用來洗錢,流水高達800多萬。
老人最后雖然沒被判刑,但也受到了行政處罰,退休金賬戶被限制使用,生活陷入困境。
這些案例都在提醒大家,家里有老人的,真的要多上點心。
老年人對新型詐騙和違法犯罪的認知不足,很容易被騙子的花言巧語忽悠,以為只是幫個小忙、賺點小錢,殊不知已經觸犯了法律。
![]()
作為家人,平時要多跟老人溝通,告訴他們出租、出借銀行卡是違法的,不能輕易相信陌生人的承諾,更不能把身份證、銀行卡、手機銀行密碼等重要信息告訴別人。
就算是熟人介紹,也要多留個心眼,先跟家人商量,避免上當受騙。
銀行等金融機構也應該多發力,對老年人開戶、大額轉賬等行為多一些提醒和核實。
![]()
遇到老年人賬戶出現異常流水時,及時聯系家屬或警方,從源頭防范風險,不讓不法分子有機可乘。
而我們每個人,也應該多向身邊的老年人普及金融安全知識,讓他們知道天上不會掉餡餅,遇到陌生人要求提供銀行卡信息、幫忙轉賬等情況,一定要果斷拒絕,及時跟家人或警方求助。
楊老太的上億流水之謎,相信隨著調查的深入,很快就會水落石出。
![]()
不管最后結果如何,這件事都給我們敲響了警鐘:賬戶安全無小事,尤其是老年人的賬戶,更需要家人和社會的共同守護。
每一位老人都該安享晚年,不該被不法分子當作牟利的工具。只要家人多一份關注,社會多一份提醒,警方多一份打擊,就能筑牢安全防線,讓類似的“億元迷案”不再發生。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