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一條有關相聲演員于謙的消息又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墨客行影業公司因為合同糾紛被廣州一法院申請強制執行111萬余元,而于謙作為其中的股東之一,也因此需要負有連帶責任。
![]()
從風趣幽默的“謙兒大爺”到被強執的“老賴”,對于一向喜歡低調的于謙來說,很難不算是一場“無妄之災”。不過,在成為“老賴”后不到48個小時,網友們就開始“深扒”起了于謙的底細:
在網絡傳聞和小道消息里,各種真真假假的消息漫天亂飛,甚至有人稱連楊議都來下場爆料,但只說出了有關于謙的“冰山一角”。隨著大家“越扒越深”,于謙也似乎因此被扒了個“底朝天”——
一提起于謙,很多人的印象都是“低調”和“穩”。
![]()
從德云社聲名鵲起開始,這個以“人情”和“輩分”為主的相聲社團,就總是“風波不斷”。前有李菁悄然離隊引發風波,后到曹云金的公開決裂,中間還穿插著“太子”郭麒麟的恩怨糾葛,德云社似乎隔三差五就會沖上熱搜,可無論發生了什么、掀起了多大的風浪,于謙都像一塊巨石,在其中“我自巋然不動”,連德云社最挑剔的粉絲,都很少能說出幾個于謙的不是。
正是因為于謙之前的這份“穩”,才更讓人震驚于他的“被執行”。
![]()
根據10月27日廣東法院公布的信息,于謙持股10%的墨客行影業因為合同糾紛,被法院強制執行約111萬余元——這一數字放在娛樂圈里多少有些“不夠看”,可值得人們關注的是,這個墨客行影業公司在此之前已經被強制執行了5次,再加上這一次,墨客行影業被執行過的金額已經超過了7550余萬元:
顯然,111萬元,只不過是這個公司龐大債務背后的“冰山一角”。
![]()
不過,對于于謙來說,這111萬元,也只是一點“零花錢”。畢竟比起大部分相聲演員來說,低調的“謙兒大爺”背后,有著一個龐大到令人咋舌的“商業帝國”:
根據天眼查提供的數據,于謙的名下一共有11家公司,其中涵蓋了餐飲、寵物、文化等多種類別,每個公司每年都能為于謙帶來不菲的收益;
不過,比起這些,于謙更廣為人知的,還是那個位于北京郊區的一個名為“天精地華寵樂園”的馬場。這個馬場占地約60畝,里面馴養了不少特地從國外花大價錢引進的純血馬匹,隨便拉一匹出來都身價百萬——這也意味著,墨客行影業被“強執”的那111萬,沒準還沒有于謙馬場里的一匹馬貴。
![]()
顯然,于謙并不需要依靠這么一個“日暮西山”的影視公司來為自己增加收入;那么,于謙又是怎么和這個墨客行影業牽扯到一起去的呢?
這個問題,還得回歸到那片馬場當中。
在很多業內人士的眼里,于謙的馬場與其說是一片“寵物樂園”,倒更不如說是一個隱秘的洽談場所,畢竟連郭麒麟都曾經無意間向媒體透露,那片馬場不容小覷,“里面坐著的可都是能拍板的‘大佬’”。
![]()
這里的“大佬”,實際上指的是那些手握大量資金、能夠在談笑間就決定一個影視項目制作與否的投資人或者負責人。而在小道消息當中,于謙就是在這個馬場當中得知了墨客行影業,并被老板游說成功,從而開始在其中持股10%。
或許會有人疑惑,一向謹慎的“謙兒大爺”,怎么會輕易被“忽悠上了賊船”?
實際上,在2019年墨客行影業成立時公布的股東名單里,曾經有一位名叫張欒的持股人,而這位張欒不是別人,正是于謙之前在德云社里的同門“師弟”;
而與之相應的,在2019年到2021年期間,墨客行影業也一度做得風生水起:尤其是那部由于謙主演的《老師·好》,讓公司一度賺得盆滿缽滿,也讓更多人認為,墨客行影業未來發展前途“不可限量”。
![]()
誰能想到,那部為墨客行帶來光芒的電影,卻成為了曇花一現的“絕唱”。
在這之后,公司經營一路下滑,資金鏈變得越來越緊張,甚至于到后期,拖欠員工工資、拖欠供應商款項、拖欠第三方結算成了常態,乃至于到當下,墨客行公司已經在破產清算的邊緣,整個公司加上老板,只剩下了七個人。
而對于于謙來說,這原本只是一個“熟人局”:他持股,他分紅,而相關的經營內容與他完全無關。這原本是個無需操心內部糾葛、只要安心收錢就行的“雙贏局面”,然而于謙卻因為墨客行的“暴雷”而被迫卷入其中。
![]()
除此之外,在這件事里,于謙還面臨著另外一層麻煩:在他與墨客行影業的合同當中,不參與實際經營的他說白了只是一個“投資者”,可由于法院的“強執”,于謙不得不被迫成為了一個“老賴”——
盡管這和那種“有錢故意不還”的“老賴”有著本質上的區別,但總歸還是為于謙帶來了不少負面的輿論,這對于這位一向在公眾面前愛惜羽毛的相聲界藝術家來說,無疑是不小的損失。
于謙是被迫卷入到了這場是非里,可另一個人——已故相聲演員楊少華的兒子楊議,卻不清不楚地混跡在了對于謙的評價隊伍當中。
![]()
這還要從于謙被“強執”前的一段視頻當中說起。
那是一段楊議的直播視頻。在視頻里,楊議語氣激烈,不僅抨擊于謙“根本不懂相聲”,“根本不配在相聲圈里混”,更是特別指出于謙“純粹靠郭德綱賞飯吃”。這段內容一出,頓時在網絡上流傳開來,不少粉絲都為于謙打抱不平,更有人冷嘲熱諷,稱楊議“混不出個名堂、所以在拿于謙蹭熱度”。
令人意外的是,就在于謙被“強執”了以后,楊議立刻開直播澄清,聲稱那段視頻是有人后期合成,根本不是出自他的本意。除此之外,楊議還開始爆料自己和于謙曾經關系深厚:“瞎造謠,我們在北京歌舞劇院里是一個團的好哥們,我怎么可能罵他!”
![]()
似乎是急于證明他與于謙的關系,楊議也在視頻里爆料了一些他了解的于謙;他說出的很多內容,也不過是已經被網友扒出來并確認過的“冰山一角”,而有關于謙的更深層的情況,楊議也并沒有說出來:或許是不敢說,又或許,是他也不能說。
時至如今,于謙方面仍然沒有對這個“強執”的內容做出任何回應,連德云社方面也并沒有做出任何表態,兩方都處在一種“既不承認、也不辟謠”的沉默當中——在一些人看來,“沉默是金”,可是對于于謙這種資深公眾人物來說,這種沉默反倒更像是“逃避”,而這背后,也會動搖粉絲和公眾對他的肯定和信任。
![]()
誠然,一個好的公眾人物,應當起到正面的、積極的作用,因此,在輿論的審判桌上,這位“相聲大師”,已經輸掉了一個小小的角落。這個角落也許很不起眼,但“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想要繼續“穩”而低調,比起沉默,大概早日應答,才是最佳選擇。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