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軍激烈巷戰紅軍城:經過近一年的攻勢,俄軍終于攻入該城!
作者:黃埔少俠 總第:八百三十五期
紅軍城戰場上硝煙彌漫,俄烏雙方在這座戰略要地展開殊死搏斗,每一棟樓房都成了生死爭奪的戰場。
頓涅茨克州紅軍城(烏方稱波克羅夫斯克)的戰火已燃至城市每一個角落。經過近一年的攻勢,俄羅斯軍隊終于打穿了該城的外圍陣地,其前鋒部隊越過鐵路線,兵鋒直指伊萬娜·馬澤皮街。
這座人口超過10萬的城市坐落在一條重要補給公路上,構成了烏克蘭在頓涅茨克地區的防御中樞和后勤樞紐。紅軍城的命運,關乎整個頓巴斯戰局的走向。
![]()
一、懸殊力量對比:戰場優勢向俄軍傾斜。
在紅軍城方向,俄烏雙方的兵力與火力對比呈現驚人懸殊。
根據多方報道,烏軍在紅軍城的守軍僅剩下5000多人,而俄軍在這一方向集結了高達16萬人的龐大兵力,形成了32倍的兵力優勢。
具體到紅軍城戰場,烏軍第7集團軍下屬的四個旅——第155空突旅、第25空突旅、第79機械旅和第68機械旅,總計約5000人陷入俄軍包圍。
面對這些烏軍精銳,俄軍部署了約29000人、100輛坦克、260輛裝甲戰車和160門火炮,兵力對比約為6:1。
火力方面的差距更為明顯。據分析,雙方火力對比達到了驚人的100:1。俄軍憑借著強大的軍事工業基礎和先進的武器裝備,在火炮、導彈等重型武器上占據絕對優勢。
烏軍由于缺乏足夠的火炮和彈藥,只能被動承受俄軍的攻擊。
![]()
二、戰術部署較量:俄軍新型武器登場。
俄軍在紅軍城戰場上不僅投入了優勢兵力,還部署了多種新型武器系統,展現出全新的戰術思路。
俄軍采用了極為靈活高效的戰術,將步兵小組與無人機、火炮緊密結合,形成有機作戰整體。俄軍分成大批由3-6名步兵組成的小組,每個小組配備1-2架無人機提供支持。
更關鍵的是,每2-3個步兵小組還配備有1門火炮進行直接支援。這些步兵小組可以通過保密通信系統隨時呼叫炮兵進行精準打擊。
這種戰術組合使俄軍在復雜的城市環境中能夠迅速發現并摧毀烏軍目標。
![]()
三、戰場態勢評估:包圍圈僅剩900米。
紅軍城目前的戰場態勢對烏軍而言已到災難性邊緣。據美國《紐約時報》報道稱,紅軍城的情況非常復雜,城市的大部分地區已被俄軍占領。
俄軍持續增兵,以完全攻占這座城市。
截至10月30日,俄軍戰報顯示,俄軍距離完全從物理意義上包圍紅軍城和季米特洛夫的烏軍據點,已不足900米。
這個位于紅軍城西北部和羅金西克南部之間的缺口,是目前被困烏軍唯一可能的逃生通道。
烏軍正在拼死抵抗,試圖保持這條生命線的暢通。烏軍第79空降旅在北面阻擋從羅金西克來的俄軍北部第51集團軍;烏軍第155機步旅在紅軍城火車站和工業區,阻擋俄軍南面第2合成化集團軍。
俄軍南北兩個方向,現在相距就只有大約1公里左右。
一旦這個缺口被完全封閉,包圍圈內的烏軍四個旅將面臨全軍覆沒的危險。烏軍總司令西爾斯基已親自抵達紅軍城前線的第7集團軍作戰指揮部,親自指揮反擊以解救被包圍的烏克蘭守軍。
![]()
四、時間預測:俄軍謹慎推進。
俄羅斯完全占領紅軍城還需要多長時間?這是當前軍事觀察家們最關注的問題。
從戰場進展來看,俄軍雖然距離完全合圍烏軍僅剩不足900米,但他們似乎并不急于封閉這個包圍圈。這種謹慎的推進策略可能基于多方面考慮。
吸取馬里烏波爾的圍城戰經驗教訓后,俄軍的戰略重點已轉向包圍機動和削弱半包圍部隊的防御,迫使其撤出半包圍區域,從而以相對較小的代價奪取大片區域。
這使俄軍能夠把節省兵力重新部署到不同的戰線,實現同時推進。
![]()
五、戰略武器對俄烏沖突戰局影響: “海燕”試射的戰略威懾。
在紅軍城激戰正酣之時,俄羅斯成功試射“紅軍城只是更大規模消耗戰的縮影。”核動力導彈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
俄軍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向普京報告稱,俄羅斯的核動力巡航導彈“海燕”在10月21日的一次關鍵試射中飛行了約14000公里。
這一新型戰略武器與“波塞冬”無人潛航器共同構成了俄羅斯新戰略威懾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些新型戰略武器的研發成功,對俄烏沖突戰局的結束可能產生深遠影響。它們不僅增強了俄羅斯對西方國家的戰略威懾能力,還可能改變西方對烏克蘭支持的考量。
![]()
六、未來戰局走向:紅軍城之后。
紅軍城的爭奪不僅關乎這座城市的命運,更將直接影響整個俄烏戰場的戰略平衡。
一旦俄軍完全控制紅軍城,將獲得烏克蘭東部一個戰略要地。紅軍城構成了保護頓涅茨克州烏控區的最后一道重要防線,該市的淪陷將使俄羅斯更接近實現其長期目標。
從更廣闊的視角看,紅軍城失守意味著E-50公路的控制權易手。這條公路是烏軍的重要補給線,俄軍沿著它就能直撲巴甫洛格勒。
再往后就是斯拉維揚斯克-克拉馬托爾斯克雙子城,那是烏軍在頓巴斯地區的核心防御樞紐。
如果俄軍最終占領紅軍城,將獲得一個重要的進攻跳板,可以向烏軍在頓巴斯的最后核心防御樞紐推進。這將極大改善俄軍在頓巴斯地區的戰略態勢。
![]()
七、總結:紅軍城只是更大規模消耗戰的縮影。
紅軍城郊外的田野上散布著燃燒的車輛殘骸,被擊毀的坦克炮塔歪在一旁,裝甲車上彈孔密布。隨著冬季的來臨,烏克蘭高達55%到60%的天然氣設施已被摧毀,這個國家可能迎來開戰以來最冷的冬天。
紅軍城只是更大規模消耗戰的縮影。無論這座城市能否堅守,俄烏雙方都已深陷一場持久戰的泥潭,而和平的曙光依然遙不可及。
![]()
2025年10月31日
?友情提醒:黃埔少俠歡迎大家評論區發表高見。歡迎各位關注、點贊、分享和評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