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憑力,何必借名!”國慶節上檔的動畫電影—《三國的星空》中,有個細節戳中無數人:實力最強的袁紹對曹操的“挾天子”計劃嗤之以鼻,認為天子漢獻帝是累贅。然而,正是這個被袁紹視為累贅的漢獻帝,最終成了曹操統一北方的終極王牌。
![]()
那么,原本手握一手好牌的頂級“官二代”袁紹,為何把“天子”這張王牌讓給白手起家的曹操呢?難道這一切是袁紹的鼠目寸光、目光短淺嗎?真相,遠非一句“目光短淺”能概括。
一、傲慢與偏見:為何袁紹覺得“皇帝”配不上他的家族?
動畫電影《三國的星空》對東漢末年兩大梟雄——袁紹和曹操的性格底色,進行了深刻剖析。袁紹身穿復刻著徐州博物館出土鐵札甲形制的玄鐵鱗甲,這證明了他四世三公的顯赫地位。
袁紹出身汝南袁氏,自高祖父袁安起,連續四代家族就在東漢朝廷官至三公(司徒、司空、太尉),門生故吏遍布天下,也就是很多官員與袁紹家族都有香火之情,時稱“勢傾天下”。在我們現在看來,袁紹就是官N代,高干子弟。
![]()
為此,《后漢書·袁紹傳》載:
“自安以下,四世居三公位,由是海內莫不宗之。”
袁紹出身顯赫有聲望的官僚家庭,在東漢末年禮法尚存的環境中,這一種家族聲望本身就是一種無形的政治權力。
初平二年(191年),董卓禍亂朝綱,廢少帝劉辯、立陳留王劉協為帝,引發天下公憤,關東諸侯共推袁紹為討伐董卓的盟主,足以看袁紹的威望之高。當時的曹操,雖然已嶄露頭角,卻不過是驍騎校尉起家,僅靠鎮壓黃巾軍積累軍功,遠未形成獨立勢力。
雖然袁紹性格高傲,自信滿滿,常以 “四世三公” 身份自居,卻難以掩飾庶出身份帶來的深層自卑。這種自卑感令袁紹極度渴望掌握最高權力,他不僅要改變庶出的身份,更要讓四世三公的家族榮耀在自己手中發揚光大。
![]()
由于對最高權力的渴望,這也決定了他對漢獻帝劉協“天子價值”的認知偏差。當時在他,已經占領了生產鹽鐵、戰馬、糧食富庶的北方四州,麾下兵強馬壯,乃是北方實力最雄厚的諸侯,自然對借著“天子”旗幟打江山的做法不感興趣。
更關鍵的是,袁紹與漢獻帝早有“裂痕”—— 董卓擁立劉協時,袁紹曾堅決反對,甚至暗中聯絡諸侯擁立幽州牧劉虞為帝。在袁紹眼中,漢獻帝本就是“董卓所立的傀儡”,迎奉他不僅違心,更會打臉自己此前的立場。
一切如電影中,袁紹在宴會上對曹操所言 “亂世憑力,何必借名”。可以想象,袁紹自信自己能夠坐莊,不需要借著東漢皇帝的名義來擴大實力,不需要皇帝賦予他的合法性。因為在袁紹看來,漢獻帝“天子”這一落魄的符號,遠遠不如實打實的領地與軍隊重要,對自身“憑實力統一天下”持著盲目自信,自然不會如曹操一樣“挾天子以令諸侯”。
![]()
二、謀士內斗:一句“迎天子是累贅”,為何說中了袁紹的心事?
1 影視劇兩者性格的差異
在電影《三國的星空》中,以藝術化手法勾勒出曹操和袁紹兩人性格差異和命運的伏筆。曹操和袁紹年少時候是玩伴,在偷香爐時候被發現,只能翻墻逃跑。為了溜走,曹操就高喊著:“賊在這里”,可以流露性格的果然。
與此同時,袁紹卻是下意識躲閃的猶豫和疑惑。電影中“偷香爐”的細節,雖然是藝術加工,恰好符合《三國志》中對曹操的“太祖少機警,有權數”的記載 —— 就是兩人年少時果敢與猶豫的性格差異,埋下了后來在“挾天子”決策中分歧的伏筆!
![]()
2 漢獻帝在洛陽的窘境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漢獻帝在董卓舊部李傕、郭汜內斗中逃離長安,輾轉流亡至故都河南洛陽的廢墟之中。當時,洛陽是百官無糧、朝廷殘破、殘垣斷壁,也就是說
“宮室燒盡,街陌荒蕪,百官被荊棘,依丘墻間,饑餓死者向望于道”的絕境。(《資治通鑒·卷六十二》)。
當時,漢獻帝派使者向各方軍閥資援糧食、物資等后勤,解決基本吃喝生存等問題。當時,誰迎奉天子漢獻帝,誰就掌握了正統大義的旗幟,就相當于掌握天下最高的政治主動權。
3 袁紹集團對迎天子的分歧
當時,袁紹確實動過迎駕的念頭。但袁紹的謀士集團對是否迎漢獻帝,卻持著不同意見,最具代表性的是沮授和郭圖的意見分歧:
![]()
如沮授主張迎立:
“將軍……若舉軍東向,可使天子置于腹心,號令天下,此霸王之業也。”(《后漢書·袁紹傳》)
另一方面,郭圖、淳于瓊則反對,理由在于:
“漢室陵遲,為日久矣,今欲復興,不亦難乎!且英雄并起,各據州郡,連絡山川,百姓歸附者,皆恃其力。今迎天子,動輒表聞,從之則權輕,違之則抗命,非計之善者也。”(《三國志·袁紹傳》注引《獻帝傳》)
謀士們的意見分歧,折射出袁紹集團的深層次矛盾。袁紹的首席謀士沮授,曾力勸他迎接天子,認為是上策,因為控制漢獻帝能“挾天子以令諸侯”,也就是獲得政治的合法性,號令天下諸侯。
![]()
但是,以郭圖、淳于瓊為代表的謀士認為漢獻帝是 “累贅”。在他們看來,把漢獻帝迎來,什么事都要打報告,聽他的我們就沒了權力,不聽他的就是抗命,這不是好辦法。雖然是說者無意,卻是深深說到了袁紹的心坎里。
袁紹不愿迎漢獻帝的原因
郭圖、淳于瓊的意見,也反映了迎接漢獻帝也不是香饃饃,卻是燙手的山芋。漢獻帝雖然無權力,卻是可以稱霸的政治符號,身邊自然都是殺機四伏的軍閥。如果迎接漢獻帝率領的一行官員,意味要承擔巨大的后勤和安全壓力。
對漢獻帝一行人后勤和安全保障帶來資金消耗,還是小事情。更為重要的是,雖然天子無權力,但“挾天子”,就以為都是要把天子凌駕于自己頭上,當作泥菩薩去供奉,政治上都是要受制于人。
![]()
謀士們的意見分歧,都是折射了袁紹集團的深層次矛盾。郭圖、淳于瓊代表是地方豪族勢力,希望維持格局狀態,害怕東漢王朝的存在會削弱他們的存在感,自然不愿意受中央朝廷管制,更想推翻東漢舊秩序,維護地方豪強的自治權。
袁紹對迎接漢獻帝本身也是不感興趣。前面講述了,袁紹身為高干子弟,本人就是一面旗幟,不需要皇帝來賦予他合法性,野心勃勃的他想自立門戶,自己坐莊,更不需要天子的旗號。
如果迎接漢獻帝,相當于請來一尊神架在自己頭上,乃是一種自我束縛。同時,他也意識到,如果迎接漢獻帝,一旦控制了天子,就會被視為篡逆,也會對他四世三公的東漢家族形象有影響。
![]()
尤其是他知道自己在奪取冀州的過程中,通過欺騙韓馥、聯合公孫瓚施壓,最終不戰據有河北。通過這一種“非道德”的征服方式,使其政權始終缺乏法理基礎。如果迎立漢獻帝,必然面臨“清君側”的輿論壓力,當年討董卓的盟友們可能以“奉詔討逆”為旗幟,對自己反戈一擊。
于是,袁紹認為自己的稱霸事業,需要地方豪強的資金援助,不敢得罪地方豪強,覺得迎接天子對自己沒多大益處,在謀士們激烈辯論時候,優柔寡斷的性格最終采納了郭圖等人意見,放棄了迎駕計劃。
三 曹操迎接天子的原因
曹操為什么“挾天子以令諸侯”,主要家庭出身、利益需要、性格原因決定。
![]()
曹操需要借漢獻帝為牌子,補實力短板
曹操的父親曹嵩,乃是宦官曹騰的養子。在極重門第的東漢,自然被世家大族鄙夷,稱其為“贅閹遺丑”。
在東漢末年,與袁紹爭奪天下的曹操,實力也不雄厚。他僅僅占據兗州一地,兵力不足三萬,在諸侯中處于中游水平。再加上他缺乏袁紹的門閥家族背景,寒門出身的他急需一個正統的、高尚的政治名分洗刷出身低微的污點,能夠凝聚人才,達到稱霸事業的“師出有名”。
正如動畫電影中,曹操吟誦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時的深沉目光。當時,曹操是深知“天子”乃是彌補自身實力短板的最佳工具,也是“白手起家” 者的發跡智慧。
![]()
曹操迎漢獻帝,在道義上占優勢
當時,曹操的謀士荀彧,也看到了局勢,提議迎奉漢獻帝天子,并且比喻為春秋時期晉文公迎周襄王而諸侯景從,是“順天應人”的義舉(《三國志·荀彧傳》)。
雖然曹操集團還有不同意見,但性格果斷的曹操力排眾議,采納了荀彧的建議,立即派兵將漢獻帝迎至自己的根據地許縣,完成了關鍵一步。
之后,曹操給予了漢獻帝應有的天子利益待遇,著手重建朝廷制度,設立丞相府,以“錄尚書事”身份掌控政務。于是,在短短數月間,曹操完成了從地方軍閥到中央執政者的身份轉換。
![]()
之后,曹操發布的政令,都是以天子詔書形式下達。他以天子名義任命官員,發布詔令,使對手陷入“抗命則不義”的被動境地。電影中“雖千萬人吾往矣”的配音臺詞,這也是曹操性格果敢抉擇的生動寫照。
曹操通過“挾天子以令諸侯”討伐異己,都是師出有名、名正言順。即使對手劉備、孫權等實力強大,也只能以“勤王”或“自保”為理由應對,在道義上始終處在劣勢。
曹操是實干家
當時天下諸侯,如周瑜那一邊罵“曹操名為漢相實為漢賊”,但曹操出身宦官養孫之家(曹騰養孫),社會包袱較輕,更敢于打破禮法桎梏,對這一切也不在乎。就是由于曹操的挾天子令諸侯,才能統一了北方,結束了東漢末年北方局勢大亂的狀況,這是為國利民的好事情。
![]()
電影《三國的星空》,雖然將曹操塑造成“周公吐哺”的忠臣,由于顛覆了傳統對曹操的認知,引發“洗白”爭議,導致票房慘敗。但從歷史角度來看,曹操迎獻帝的核心確實是“借名成事”,他更像一個精準拿捏政治規則行事的“實干家”。
袁紹和曹操的決策對比如下表:
![]()
結語:
袁紹的失敗,本質是“存量優勢”困住了視野——他以為四世三公家族的聲望,能替代政治智慧,卻忘了亂世中“合法性”比兵力更重要。
曹操逆襲的成功證明:真正的強者從不是靠出身,卻是精準判斷“什么是當下最該抓的牌”,這也許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留給我們的最大啟示:懂得借勢,擁有戰略眼光和果斷的決斷力,才是破局的關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