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一批“有名字的椅子”突然火了。
“世界那么大,從這里出發”“這是你發給我的三等獎學金”“致我們永不逝去的青春”……每一張座椅的背后,都藏著一個校友與母校之間的故事。
![]()
![]()
一把椅子,一份青春的“實體收藏”
“真的挺有意義的,工作之后能為母校做點小事,也讓我們對母校的思念有了一個具體的寄托。”2022屆法學專業畢業生鄭女士,在母校發起“校友合伙人”計劃后,第一時間認捐了文泰樓102教室10排2列的座椅。
她選擇的寄語,也來自不少中南大學子的共同回憶——房東的貓《下一站茶山劉》中的歌詞:“如果世界真那么大,我就從這里出發。”
而更讓她動容的,是另一張椅子上的留言:“這是你發給我的三等獎學金”。
原來,這位校友當年獲得的三等獎學金,金額正好是1000元。如今,他選擇用同樣的金額,把這份鼓勵“還”給母校。
? 不止是冠名,更是一種紀念
除了個人捐贈,還有校友選擇用這種方式紀念早逝的同窗。
![]()
兩張相鄰的座椅,刻著兩個年輕的名字,也定格了一段永不落幕的青春。有校友留言說:“每次回學校,都好像他們還在身邊,我們還在同一間教室里上課。”
? 質疑:1000元就刻個銘牌,是不是太貴了?
隨著活動走紅,一些網友也提出質疑:花1000元只是在現有椅子上加一塊銘牌,并沒有對椅子本身做任何升級,“是不是定價有點高?”
有人直言:“成本可能就幾十塊錢,其他算捐贈,可以直接說,沒必要包裝成‘冠名’。”
校方回應:是捐贈,不是買賣
![]()
對此,校方工作人員解釋,這本質是一次校友捐贈活動,并非單純的“買賣行為”。所有款項將用于支持學校建設、資助學生活動等。
而不少參與捐贈的校友也表示:“我們清楚的,這不是在‘買椅子’,而是在支持母校,同時留下一點屬于自己的印記。”
一把椅子,承載的到底是什么?
也許,對于已經離開校園的人來說,1000元買的不是一把椅子的冠名權,而是一份可以觸摸的青春記憶。
是在某個午后,重回教室時,能找到一個屬于自己的位置;
是帶著孩子重返母校時,能指著那個名字說:“看,那是媽媽當年奮斗過的地方”;
是對于那一段再回不去的時光,最深情的回望。
就像一位校友說的:“我們買的不是椅子,是回憶的實體版。”
茶山劉的風還在吹,文泰樓的燈還亮著,
而有些座位,永遠有了名字,
也永遠有人記得。
綜合整理自封面新聞,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存在文章/圖片/音視頻等資源使用不當的情況,請及時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