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5月,中央紅軍長征渡過金沙江,進入四川西部,同時紅四方面軍長征渡過嘉陵江,向川西進發(fā)。紅軍長征的消息,遠在陜北的劉志丹通過報紙知道后,他派出一名紅軍戰(zhàn)士從陜北根據(jù)地出發(fā),千里南下到四川尋找長征中的紅軍隊伍,報告陜北紅軍的情況,為紅軍長征落腳陜北做出重大貢獻。在毛爾蓋,這位紅軍戰(zhàn)士就開始跟著中央紅軍長征,這也表示還沒到甘南哈達鋪,沒看到那份出名的報紙前,中央紅軍就粗略知道了陜北紅軍根據(jù)地情況。
![]()
老紅軍鄭蘇晚年照片,圖片來自網(wǎng)絡
劉志丹選中的這名紅軍戰(zhàn)士,就是年僅15歲剛參軍不久的鄭蘇。鄭蘇生于陜北農(nóng)民家庭,小時家中支持他上學,到15歲時,他積極參加學校進步活動,1935年3月成為一名黨員。不久,他從學校畢業(yè),就到延安市宜川縣參加了劉志丹領導的陜北紅軍。1935年5月,參軍不久的他就接受了劉志丹給他的指示,身著便衣,帶著兩塊大洋和干糧,南下到四川尋找紅四方面軍或中央紅軍。為什么會選中鄭蘇?有兩條主要原因。第一是鄭蘇雖然年幼,但他是一名深受信任的同志。第二鄭蘇雖年少,但他有文化,剛從學校畢業(yè),帶有學生氣,容易通過各處的關卡檢查。在陜北紅軍中,長途南下到四川完成任務,鄭蘇是一名合適人選。
可能有網(wǎng)友會說,派一名15歲少年遠赴千里之外,去聯(lián)系其他紅軍部隊,這么重大的事這樣安排,到底是不是真的?其實,陜北紅軍有不少像鄭蘇這樣的小紅軍,紅26軍、27軍還專門建有少年先鋒連,全連都是陜北的少年。派15歲少年遠赴千里,鄭蘇不是第一位,陜北紅軍游擊隊在1934年初就派15歲子長縣少年馬兆祥扮作書童,跟隨賈拓夫從陜北到了更遠的中央蘇區(qū)。中央紅軍長征時,馬兆祥作為紅1軍團紅2師紅5團少年先鋒連指導員,走了兩萬五千里路程又回到了陜北。
鄭蘇從陜北到川西的英雄事跡,他本人講這段經(jīng)歷也比較簡略,知道這個故事的人也不多。本文根據(jù)資料,講一點大概,不是很詳細。首先講一下,鄭蘇這次行程的時間。鄭蘇晚年時講過,他是1935年5月下旬出發(fā),6月下旬在四川阿壩州理縣找到紅四方面軍,路上走了大概一個月多點。不過這里要注意一點,老年人講日期時,有可能是講的農(nóng)歷,1935年同一日期,農(nóng)歷比新歷晚了一個月左右。這個時間是新歷還是農(nóng)歷,請各位朋友結合本文內(nèi)容自行判斷。
![]()
四川到陜西的歷史悠久蜀道,圖片來自網(wǎng)絡
第二講一下鄭蘇從陜北到四川理縣走過的路線。鄭蘇講他從陜北到韓城、合陽縣,翻越秦嶺到四川,最后到了理縣,路途上是一路走一路問,最后找到紅四方面軍。筆者從地圖上看,分析鄭蘇從陜北蘇區(qū)出發(fā),應該是沿黃河走到韓城,之后往西安方向走,經(jīng)過合陽縣、蒲城縣、渭南市,到達西安。從西安到四川,有5條歷經(jīng)兩千年的古蜀道,一條是直接從西安市翻越秦嶺,經(jīng)漢中到四川,這條路在沒有通公路時比較難走。好走的是"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那條,也是當時正在修的川陜公路這條路,估計鄭蘇走的是這條路。
鄭蘇從西安過咸陽到寶雞,沿老川陜公路路線翻越秦嶺,到了漢中市經(jīng)七盤關到四川廣元市,在這他打聽就會知道紅四方面軍長征剛經(jīng)過廣元和錦陽。在廣元開始,他會跟著紅四方面軍長征步伐,在后面追趕部隊。鄭蘇從廣元市到劍閣縣、錦陽市,又走三國時鄧艾入蜀翻越的那條山脈,經(jīng)過平武縣、北川縣,又翻龍門山脈到茂縣,渡過泯江就到了理縣(當時稱理番縣)。四川這段路不好走,全是翻山越嶺的小路。
接著講一下鄭蘇是怎樣解決行程中的吃飯問題。鄭蘇是裝作一名學生出發(fā)的,帶著干糧和兩元大洋,一路省吃儉用,走到漢中時,錢就用完了,干糧早就吃完,之后他就靠沿路乞討,解決吃飯問題。向沿路人家乞討時,他經(jīng)驗是不去找有錢人家,這些人家養(yǎng)了狗,有的還要咬人,他找的都是窮人,雖然窮,但有善心,愿意拿出稀粥給鄭蘇喝。鄭蘇正在長身體,天天喝稀粥,吃不飽飯,但他心里信念堅定,堅持走了一個多月,終于找到了隊伍。
然后講鄭蘇每天住的問題。鄭蘇走的是翻山越嶺的小路,沿途住宿條件差,有旅店沒有錢也不能住。他是走到哪,就在那兒找個地方住一晚,有時住一處破廟,有時在街頭隨便找處地方。
最后講一下,鄭蘇在旅途上遇到過危險嗎?鄭蘇講在陜西還好,到四川境后,經(jīng)常遇到檢查,因他是陜西口音,只有靠機智躲過敵人的檢查。有一次,敵人檢查很嚴,打罵恐嚇他,還用槍托砸他,但鄭蘇沒有害怕,說他是學生,媽媽病了,出來找爸爸。敵人不信,問他爸爸在哪兒,他說聽人說在興義部隊里。敵人沒問出破綻,覺得他孝順,就放過了他。
鄭蘇說的"興義"這地名,四川縣級以上地名沒這名字,倒是貴州有,是貴州、云南交界的興義縣(現(xiàn)是興義市),中央紅軍1935年4月下旬路過。鄭蘇是怎么知道這個地名的呢?會不會是報紙報道后,陜北紅軍知道了這個地方,教鄭蘇躲避盤查時說這地名。
![]()
陜北吳起縣勝利山,圖片來自網(wǎng)絡
1935年6月底,鄭蘇找到紅四方面軍后,把陜北紅軍的情況作了介紹,順利的完成了劉志丹交待的任務。之后他跟著紅四方面軍長征,7月到了毛兒蓋又跟著中央紅軍長征,爬雪山過草地,9月經(jīng)過臘子口到了哈達鋪,又從甘南急行千里到達陜北吳起鎮(zhèn)。鄭蘇晚年回憶,到達吳起鎮(zhèn)后,他遠遠看到吳起蘇維埃的牌子,激動萬分,跑過去緊緊抱住這塊牌子,久久不愿松手。
鄭蘇回到陜北,僅在陜北兩年,又離開了家鄉(xiāng),跟著115師渡過黃河,北上抗日。他在冀察晉根據(jù)地,特別是阜平縣,戰(zhàn)斗多年,把阜平當作了自己的第二故鄉(xiāng)。80年代初,鄭蘇在石家莊廣電局離休,他沒有選擇過悠閑的離休生活,心中系著阜平,為改變阜平的貧困面貌,發(fā)揮自己的余熱,又工作了20年,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