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警情通報震動兩岸。
10月14日,重慶市公安局發布通報:依法決定對列入清單的“臺獨”頑固分子沈伯洋,以涉嫌分裂國家罪立案偵查。
簡單說,就是動真格了。
消息一出,毫不意外,島內媒體一片嘩然,各種“突發新聞”插播。為什么會這么震撼?我理解,這就像一把懸在“臺獨”分子頭上的達摩克里斯之劍,終于出落下了。
要知道,這可不是簡單的點名或者制裁,這是正式的立案偵查。用法律人士的話說,這意味著沈伯洋從被點名的“頑固分子”,正式進入了“犯罪嫌疑人”的程序。接下來,公安機關可以依法采取傳喚、拘留、搜查、技術偵查等一系列手段,全面收集其犯罪證據,為后續移交檢察院提起公訴做準備。
說白了,游戲規則升級了。以前可能是“點名警告”,現在是“上手銬”的前奏。
我們來看看這個沈伯洋是何許人也。
此人早年學法律,后來研究方向突然急轉,變成了專門炮制所謂大陸“認知戰”威脅的專家,迅速投靠民進黨當局,成了“反中抗中”的急先鋒。他干的幾件事,可以說是劣跡斑斑,堪稱“三位一體”的典型:
一是政治騙子。他滿口謊言,大肆渲染大陸“認知作戰”,甚至荒唐地提出要對在臺的大陸配偶、陸生等進行“管控”,在島內都引發“綠色恐怖”的批評。更諷刺的是,這個把一切兩岸交流都污蔑為“統戰”的人,其家族企業卻被曝光長期在大陸賺錢。典型的“嘴上主義,心里生意”,雙標玩得飛起。
二是戰爭販子。他搞的那個“黑熊學院”,名頭是“講座”“親子活動”,干的卻是宣揚“中國是唯一敵人”、鼓動“全民皆兵”“學習拿槍”的勾當。這就是赤裸裸地煽動“以武謀獨”,想把臺灣民眾都綁上“臺獨”戰車,其心可誅。
三是倚外卒子。島內媒體曝出,他的組織接收了來自美國背景基金會的184萬美元資金,他自己也承認拿過“美國在臺協會”的“重要經費”。他甚至自稱能影響美國社交平臺在島內的信息展示。這種與外部勢力勾連的深度,讓島內輿論都質疑他是不是“美國間諜”。
所以,對這樣一個人立案偵查,于法有據,于勢必要。這清楚地傳遞出幾個信號:
第一,法律不是“稻草人”。之前出臺的懲“獨”司法文件,條條框框寫得很清楚,絕不是擺著看的。現在,這把正義之劍出鞘了。沈伯洋是第一個被立案偵查的清單上人物,但絕不會是最后一個。法律的繩索,正在收緊。
第二,“臺獨”之路是絕路、死路。無論跳得多高,表演得多賣力,凡是試圖分裂國家者,都必將受到法律的嚴懲。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是紅線、是底線,碰不得。
第三,精準打擊,保護臺胞。依法懲治極少數“臺獨”頑固分子,正是為了維護最廣大臺灣同胞的福祉,避免被這些害群之馬拖入深淵。
很有意思的是,就在不久前,大陸方面剛對臺軍的某些特殊單位發布了懸賞通告。如今,法律利劍又直指“臺獨”骨干分子。這一套組合拳,節奏分明,力度強勁。
所以,還是那句話:法網恢恢,疏而不漏。沈伯洋被立案偵查,只是一個開始。那些還在蠢蠢欲動的“臺獨”分子們,最好抬頭看看,這柄利劍,下次會落到誰的頭上。
玩火者,必自焚。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