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圖|AI生成
近期發布的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的會議公報中,“科技”出現頻次飆升,據統計全文“科技”共出現了10次,公報還提到“要加強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事實上,在之前政策紅利不斷釋放的背景下,科技領域已經獲得了一定的支持,二級市場科技領域也迎來了大漲行情。年初以來,AI引領了整個科技板塊的上漲,將科技板塊走向一個又一個高潮。目前,中國AI與科技投資已從“主題炒作”步入“基本面驗證”階段,行業內部“去偽存真”加速,蹭概念公司開始掉隊,資金進一步向有訂單、有收入的龍頭集中。
但隨著市場波動放大,市場也產生了分歧。一方面,樂觀派認為AI革命才剛進入“基礎設施鋪設期”,從算力、大模型到應用端的商業化落地,仍有十倍級空間未釋放。但另一方面,謹慎派開始警惕“偽AI”泡沫。市場分歧的底層邏輯其實是“預期差”與“估值錨”的拉鋸。市場分歧之下,科技還有機會嗎?
科技方興未艾
人們常說,科技是人類文明通往明天的船票,而對于股民來說,投資科技就是投資未來。在投資過程中,精準做到低買高賣都不現實,但短期的市場調整都不影響投資趨勢。即使碰到1999年至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破裂,優質的企業仍然會在未來迭創新高。因此,看重長期的人把本輪AI行情比作1999年的互聯網行情,哪怕短期震蕩,終將迎來“亞馬遜時刻”。
縱觀美股“七姐妹”無一不是依靠科技創新起家,盡管發展過程中,美股“七姐妹”的股價都曾充滿波折,但回過頭去看,每一次調整都是上車的時機,當初的調整不過是“牛回頭”。而本輪AI行情,與20年的互聯網行情有著相似之處,都是對過往人類生產、生活方式的徹底顛覆。
投資科技就是投資未來,只要選對了賽道、分散了風險,就能讓復利跟著算法和摩爾定律一起爬坡。而當下的AI投資正是科技投資最大的風口,伴隨A股投資者逐漸成熟,AI投資正從“主題炒作”步入“基本面驗證”階段。
基本面驗證期,沒有朦朧美,只有真成長,漲得動的必須是績優股。故事只能撐起一波炒作,而財報上的數據才能讓公司股價撐起一波又一波行情。可以這樣說,對于科技企業,“市夢率”開始讓位,誰有訂單、有收入、有現金流,誰就能得到下一階段資金的認可,誰就能下一輪估值抬升中的核心資產。
毫無疑問,國內科技的發展離不開政策的呵護。為了促進AI的發展、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今年8月,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并提出,努力推動人工智能與經濟社會各行業各領域廣泛深度融合,重塑人類生產生活范式,促進生產力革命性躍遷和生產關系深層次變革,加快形成人機協同、跨界融合、共創分享的智能經濟和智能社會新形態。而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之后,預計有更多增量政策促進科技領域發展。
此外,市場情緒也無需過度擔憂。根據最新消息,中美貿易談判也進展順利,“雙方就妥善解決彼此關注的多項重要經貿議題形成初步共識”。從全球風險資產的表現來看,股市正在迎來新一輪“Risk on”行情,最有成長潛力的科技板塊必然不會缺席。
基于上述邏輯,即使行情出現短期調整,仍然不能阻擋行業向上的長期趨勢。但科技投資的屬性決定了其不等于閉眼躺贏,而是“高波動、高淘汰、高溢價”的三高地帶,姿勢錯了,同樣無法把握住時代的紅利。
AI投資與大部分科技投資一樣,都是從普漲走向去偽存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選股變得非常不容易,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選股更是難上加難。而指數的一大好處則是精選龍頭,恰恰可以幫助普通投資者篩選個股、去偽存真,保證自己在正確的賽道上始終拿著行業龍頭。通過以ETF為代表的被動指數,既可以把握板塊的趨勢性機會,也可以防止倉位過度集中踩雷的風險。
指數只選“牛股”
談到ETF大家并不陌生,但很少有人知道,相比其他金融工具ETF其實是誕生比較晚的產品。憑借費率較低、高透明度和風險分散的優勢,ETF迅速贏得了全球市場的青睞。過去二十年國內ETF業發展同樣迅速,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中國ETF市場規模突破?5.6萬億元?。
ETF能夠快速發展與其良好表現密不可分。巴菲特在Long Bets網站上挑戰,從2008年至2017年十年間,標普500指數的收益將超過經費用調整后的對沖基金組合。結果表明,標普500指數的表現大幅超過了對沖基金組合。
盡管ETF優點很多,但很少有人注意到,但ETF所跟蹤指數的編制方法篩選機制就是為投資者篩選一攬子優質的上市公司。指數本身會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只留下有長期業績兌現和股價穩健的“大牛股”。
以創業板指數為例,2012年10月,權重居前的成分股屬于環境與設施服務行業、影視行業。而2019年10月,超級豬周期刺激下,養殖龍頭成為第一大權重股,互聯網券商成為第二大權重股,鋰電池也開始嶄露頭角成為第三大權重股,醫藥、芯片股也紛紛進入前十大權重股。等到2025年10月,鋰電池龍頭已經穩居第一大權重股,達到了20.02%,光伏龍頭、信息技術龍頭、鋰礦龍頭、醫療器械龍頭均進入前十大權重股。
正是由于指數自我迭代,指數的成分股始終保持一攬子優質“大牛股”。一定程度上,使得指數能夠保持向上的動力。因此,當投資者看好科技細分賽道時,只需要挑選相應的ETF以及聯接基金。
例如,當投資者看好國產AI算力芯片自主可控的需求和國產化市場空間時,可以選擇跟蹤上證科創芯片指數的科創芯片ETF南方(588890)及聯接(A:021607;C:021608)。該指數50只成分股覆蓋半導體材料、設備、設計、制造、封裝測試等芯片產業全鏈條,核心環節覆蓋度超90%,形成高集中度、強協同的產業生態。
又如,當投資者看好創業板人工智能賽道時可以選擇跟蹤創業板人工智能指數的創業板人工智能ETF南方(159382)及聯接(A:024725;C:024726)。該指數通過在業務涉及存算和網絡設備、數據和軟件服務、場景應用等人工智能相關領域的創業板A股中,選取最近半年日均總市值排名前50名作為指數樣本,從上至下覆蓋AI硬件、AI軟件、AI應用等三大場景。
再如,當投資者看好機器人賽道時,則可以選擇跟蹤中證機器人指數的機器人ETF南方(159258)及聯接(A:020607;C:020608)。中證機器人指數囊括了市值前100的機器人主題上市公司,投資者可以從場內場外一鍵投資一攬子機器人上市公司。
另外,隨著AI技術的廣泛應用,各行各業都開始使用AI技術,高新技術的AI含量也在不斷提升。在創新藥研發過程中,越來越多公司開始使用AI大模型尋找“靶點”蛋白質結構,創新藥逐步成為生物技術和人工智能雙重賦能的交叉學科,使得科技屬性進一步提升。而港股通創新藥ETF南方(159297)則是投資該領域的優質ETF標的。
結語
除了選對指數賽道,選基金公司同樣重要。與主動管理產品不同,指數投資更加看重基金公司平臺化能力,以南方基金為代表的頭部公司較早認識到指數投資的工具化屬性,并搭建了完善的指數投資平臺,有完善的科技賦能和制度約束,產品運作將更加透明、跟蹤指數將更加緊密。頭部公司憑借完整的產品線和規模效應,旗下產品在費率方面也普遍更有優勢。
相比其他領域的投資,科技投資者更像是一場馬拉松,開始跑得快的未必會一直快,追逐熱門個股往往會面對很大的不確定性。通過指數投資科技股則既可以規避個股風險,又可以保證一鍵布局細分賽道行情。針對交易更加靈活的ETF,短線交易者可以像交易股票一樣,靈活買賣博取短線利潤,不必擔心持有期限過短而面臨的高額贖回費,而對于長期持有者來說,可以靈活調整優質賽道的持有比例。
![]()
本內容由作者授權發布,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虎嗅立場。如對本稿件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 tougao@huxiu.com。
本文來自虎嗅,原文鏈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798230.html?f=wyxwapp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