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中旬,北京某醫院單人病房的監護儀,因監測不到心搏發出綿長的滴聲,心電圖也顯示為一條直線,76歲李春平永遠地閉上了雙眼。
這位曾日捐7萬的“中國首善”、“第一軟飯男”,走得無聲無息,沒有訃告和追悼會,甚至沒有至親在場,但關于他巨額遺產的爭奪戰,卻早已悄然打響。
從窮困潦倒到坐擁百億財富,再到以最孤獨寂寥的方式謝幕,李春平的一生仿佛一場跌宕起伏的戲劇。而命運的齒輪,早在40多年前就開始轉動。
![]()
1979年的李春平,是個背負著勞改污點的落魄青年,卻在北京飯店的咖啡廳里,用一副好皮囊敲開了命運的另一扇門。
一位年近花甲的好萊塢女星,對高大帥氣擁有混血面孔的他一見傾心,急于改變命運的他,也在思慮再三后,果斷抓住了這根救命稻草。
1980年,李春平以"義子"身份追隨比自己39歲的女星,遠渡重洋開啟了長達13年的“情人”生涯,也為締造財富與人性交織的神話,埋下了伏筆。
![]()
那位被稱為克勞蒂婭的女星掌控欲極強,李春平曾在一次接受采訪時坦言,在美國的他幾乎喪失了個人自由,就連購買報紙都需要請示。
他不僅要悉心照料克勞蒂婭的日常起居,還因經濟AA制要打工維持日常生活,更要忍耐身患重病克勞蒂婭的壞脾氣。
幸好,李春平的默默堅守最終感動了克勞蒂婭。
她在79歲時與李春平結為夫妻,并立下遺囑將約合268億元人民幣的巨額財產,包括莊園、珠寶、股票、現金等,一股腦全都留給了他。
當然,克勞蒂婭也提出了一個苛刻的要求,那就是李春平一輩子都不能結婚。
![]()
1991年,已經43歲的李春平帶著驚人的財富重返祖國,一夜之間成為京城熱議的焦點。
也許是為了彌補逝去的自由和青春,李春平開啟了奢靡至極的頂級富豪生活。
除了購置價值八千萬的豪華府邸,馬桶都鑲嵌著金子,他還一次性買了三臺價值百萬的勞斯萊斯,養著管家、司機、保姆、保鏢等高達40人的專屬服務團隊。
只是凡事都有兩面性,潑天富貴給李春平帶來的不僅是物質上的極致享受,還有精神世界的極度空虛,以及越來越多心懷不軌的覬覦者。
![]()
迷失在百億橫財里的李春平,開始頻繁光顧澳門賭場,曾創下五日輸掉1.4億元的驚人記錄。或許是為了彌補內心的愧疚,李春平又踏上了慈善之路。
根據統計,歸國20余年間李春平累計捐贈超過六億元,平均每日捐出七萬元。
從寒門學子到重癥患者,從地震災區到消防員撫恤基金,他的善舉遍布各個領域,包括很多渾水摸魚前來騙錢的,他全都慷慨大方。
![]()
2011年,李春平將30萬元現金堆放在患病少女床前拍照的舉動引發爭議。
雖然有人認為"無論高調低調,真金白銀捐出來就值得肯定",但還是有人質疑這種捐款方式缺乏對受助者的尊重,被媒體批評"用錢砸人"。
不過李春平從不介意,他家門口每天都有接踵而至的求助者排起長龍,他的樂善好施還被拍成了電影,明星大腕都是他的座上客。
![]()
![]()
然而,巨額財富恰似一把雙刃劍。
2016年,李春平被確診患有阿爾茨海默癥,隨著病情惡化,他的智力測試結果僅59分,明顯低于正常標準,口水流到下巴都不知道擦拭。
就這樣,這位前呼后擁的慈善家,逐漸淪為身邊人爭奪財產的籌碼。
最令人扼腕嘆息的,當屬是他晚年的凄慘遭遇,完全失去自理能力,連自己的財產都無法守護。
工作人員趁他神志不清時,把著他的手簽署文件;
保姆安排他與無業女性閃婚,企圖以配偶的名義瓜分他的財產;
他的親屬與他的女友為爭奪監護權,兩次將他送進養老院又兩次強行帶出......
![]()
2017年,一張李春平68歲壽宴流出的照片曝光。
只見他一身喜慶的紅衣,身邊擺放著三層生日蛋糕,已經成了他人擺拍的道具,自那以后他便消失在大眾視野中。
一位與李春平相識40余年的老友,對他的評價非常中肯:"李春平不過是被命運推上浪尖的普通人,財富達到了那個層次,但他的心智還停留在原地。"
再次得知李春平的消息,就是他凄然離世的新聞,他的經歷也令人想起《斷頭皇后》中的警句:"所有命運饋贈的禮物,都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碼。"
![]()
李春平的一生,是幸運與不幸的交織。
他贏得了開局卻輸掉了終局,擁有了全世界卻迷失了自我。用十三年青春換來富貴榮華,最終卻未能駕馭這筆財富,更沒能敵過人性的貪婪。
關于李春平的驚人財富來源,坊間流傳著多個版本。
有人相信他是好萊塢女星的情人,有人認為他靠著倒賣文物發家,自己給自己編造了一段離奇的故事,但無論哪個版本都不真實。
如今,這場羅生門只能隨著當事人的離世永遠成謎。
唯有有一點可以肯定:從風光無限的首善到失智失能的老人,李春平跌宕起伏的一生,恰似一則關于財富與心理適應的現實寓言。
![]()
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看,當個人財富在短期內急劇增長,而心理成熟度未能同步提升時,就會出現“財富與自我認知失調”。
李春平在獲得巨額遺產后沉迷揮霍、熱衷慈善又深陷賭博的矛盾行為,正是典型的價值感迷失表現——試圖用金錢填補精神空虛,用外在認可替代內在價值。
晚年李春平淪為他人操控的木偶,更印證了馬斯洛需求理論,當基本安全需求都無法滿足時,自我實現便成奢談。
李春平的經歷警示我們,財富本身并無罪過,但若缺乏掌控它的智慧,沒有相應的精神力量支撐,再多金錢也填補不了生命的虛空,反而會成為壓垮人生的重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