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美國參議院投票大屏幕上顯示的54:45,讓白宮的希望再次落空。
10月8日,參議院第六次否決了旨在結束政府停擺的臨時撥款法案,聯邦政府關門正式邁入第二周。
這個數字背后,究竟發生了什么?普通美國人又要為政客們的爭斗買單到什么時候?
![]()
兩黨各有各的算盤
這次政府停擺看起來是預算問題,實際上卡在要不要延續疫情期間的醫保補貼。民主黨堅持要把《平價醫療法案》的強化補貼寫進臨時撥款法案里,讓大約2200萬中低收入家庭繼續享受較低的保費。共和黨則認為這是在"挾持"預算,堅決反對在短期撥款中附加這種條件。
數據顯示,如果醫保補貼到期,普通家庭的月保費可能從平均200美元暴漲到600美元以上。民主黨算的是選票賬,這些受益家庭大多是他們的鐵桿支持者,絕不能讓他們在中期選舉前"錢包受傷"。共和黨的想法也很直接,憑什么要為民主黨的福利政策買單?更何況,他們本來就想趁機削減政府開支。
![]()
兩黨的分歧不僅體現在醫保政策上,還延伸到了政府角色的根本問題。共和黨提出的方案主張先讓政府重新運轉,把醫保爭議放到單獨的立法程序中討論,不能因為一個具體政策就讓整個政府癱瘓。
但民主黨擔心,一旦政府重開,共和黨就會拖延甚至完全拒絕討論醫保延期,到時候那些依賴補貼的家庭將面臨巨額醫療費用。
兩黨現在就是看誰先受不了壓力妥協先認輸。問題是,這場博弈的代價全部由普通美國人承擔。
![]()
75萬人失業,130萬軍人沒工資
政府停擺帶來的沖擊比想象中更嚴重,目前有75萬聯邦雇員被迫停薪休假,另外還有130萬軍人雖然要繼續工作,但領不到一分錢工資。
美國海軍居然在官網上發布"生存指南",建議士兵們去申請失業救濟金,甚至聯系紅十字會尋求幫助。一個超級大國的軍隊,竟然要靠慈善機構接濟,這確實有些荒誕了。
并且,關鍵部門的人手短缺已經開始影響正常運轉。美國交通部長承認,某些地區的空管人員減少了50%。洛杉磯的好萊塢伯班克機場甚至出現了幾小時無人值守的情況,負責納什維爾國際機場的空中交通管制中心因人手不足關閉了五小時。
![]()
聯邦航空管理局的數據顯示,僅10月6日和7日兩天內,全美就有超過9000架次航班延誤,芝加哥、達拉斯、納什維爾等主要城市的航班都受到影響。
證券交易委員會90%的員工休假,IPO審批完全停滯,企業融資渠道被卡死。美國國家稅務局安排超過3.4萬名員工停工休假,約占該機構總人數的46.3%。正值報稅季準備期,這些負責稅務征收和咨詢的專業人員突然"失業",對即將到來的報稅季意味著什么不言而喻。
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估算,政府每停擺一周,美國經濟就損失150億美元。這還只是直接損失,間接影響可能更大。
![]()
原定10月10日發布的非農就業報告被迫推遲,美聯儲做利率決策時缺少了關鍵數據,只能"摸著石頭過河"。摩根大通在客戶備忘錄中警告,如果就業數據缺席超過兩周,美聯儲將失去關鍵參考,市場波動將急劇放大。
特朗普"斷腕"策略引發黨內分歧
這次停擺還有個前所未有的變化,白宮暗示那些被迫休假的聯邦雇員可能拿不到補發工資。按照以往慣例,政府重新開門后,休假員工都能拿到停擺期間的全額工資,算是一種"有薪假期"。但特朗普政府這次明確表態可能不會自動補發,還計劃趁機裁掉一批聯邦崗位。
![]()
白宮管理和預算辦公室主任,已經向共和黨議員披露了初步的裁員計劃,正與各部門合作確定可削減開支的領域。特朗普本人也表示,"許多人會被解雇,他們會是民主黨的人",并稱政府停擺是民主黨發起的"自殺式襲擊"。
這招確實夠狠,直接把壓力轉移到了國會身上。75萬個家庭的生計懸而未決,議員們能不著急嗎?但同時也引發了共和黨內部的分歧,一些溫和派議員認為這樣做太過分,擔心會損害黨的形象和公務員士氣。眾議院議長邁克·約翰遜雖然公開支持補發工資,但特朗普政府顯然有自己的考慮。
![]()
就在聯邦雇員為生計發愁的時候,特朗普在弗吉尼亞州主持了海軍建軍250周年慶典,稱"演出必須繼續!我作為三軍總司令不能讓海軍失望"。這種對比讓人感到諷刺,一邊是軍人領不到工資,一邊是總司令在慶祝活動上談笑風生。
民生服務全面"掉鏈子"
政府停擺的影響遠不止聯邦雇員,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也受到嚴重沖擊。白宮原本計劃本周推出一項120億至130億美元的農業補貼,幫助在關稅戰中受損的農民,但因為停擺被迫推遲。美國農民今年先是被迫購買加了高關稅的農機和化肥,收獲的農產品又因關稅戰出口受阻,現在急需的補貼還因政府"關門"而無法到位。
![]()
數百萬孕婦和兒童依賴的食品券項目面臨資金枯竭風險,住房援助和能源補貼可能斷供,學校午餐補貼可能需要地方政府墊付。社保資金雖然照常發放,但12%的社保工作人員被迫停工,服務質量大受影響。
停擺還影響了藥品審批和科研工作,許多關鍵的新藥審批程序被迫中斷,科研項目停滯,這些影響可能需要數月甚至數年才能完全恢復。
總統和國會議員的工資受憲法保護,停擺期間照常發放,但承擔具體工作的政府雇員卻成了犧牲品。決策者不承擔后果,執行者卻要為此買單。
![]()
更根本的問題是,美國預算已經完全政治化,原本應該是技術性的財政討論,現在變成了黨派博弈的工具。醫保、移民、氣候變化等各種長期爭議都被硬塞進短期撥款談判里,讓簡單的"給政府續費"變成了復雜的政治角力。
這場鬧劇何時結束?
目前看來,停擺很可能還要持續一段時間。市場分析師普遍認為,最快也要10-14天才能達成妥協,前提是雙方都感受到了足夠的壓力。
![]()
有三種可能的結局:第一種是兩黨在未來幾天內快速妥協,通過一個"干凈"的短期撥款法案,把醫保爭議留到以后解決。
第二種是達成技術性折中方案,比如延長醫保補貼至2026年,但附加財政赤字觸發條款——如果支出超標就自動收緊福利。這樣既能滿足民主黨避免"斷崖式漲保費"的要求,又能給共和黨一個財政約束的交代。但這種方案需要重寫法律文本,可能耗時兩周以上。
![]()
第三種是僵局持續到市場和信用評級機構發出嚴厲警告,或者出現更嚴重的經濟后果,迫使雙方最終坐下來談判。但這意味著更大的經濟損失和社會代價。
無論哪種結局,代價都已經付出了。75萬個家庭的焦慮,數百億美元的經濟損失,國際社會對美國治理能力的質疑——這些都是美國政治極化的真實成本。
![]()
說到底,這場停擺反映的不只是預算爭議,而是美國政治制度在極化時代的適應性危機。當黨派斗爭壓倒一切時,受傷的永遠是普通民眾。美國人需要問自己一個問題:這樣的政治游戲,真的值得繼續下去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