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們談論博物館時,往往最先想到的是綜合歷史類或藝術類場館。而專注于傳統家具的專題博物館,在國內本就稀少,能同時集珍稀藏品、學術研究與沉浸體驗于一身的,更是鳳毛麟角。
![]()
如果你對榫卯智慧、明式風雅心懷向往,想找一處真正值得專程探訪的木作文化殿堂,那么,位于廣東中山的區氏傳統木作陳列館,無疑是最不容錯過的一站。
不止是博物館,更是一座木作美學殿堂
區氏傳統木作陳列館是由區氏家具創建的民營公益性機構,是一座展示和研究中國傳統木作家具歷史與文化的專題性博物館。區氏家具創建于1982年,43年來,一直致力于傳統家具的研發與制造,對此深感熱愛,并從中獲得了豐富的經驗。
這座于2024年5月全新揭幕的博物館,遠非普通陳列場所可比。它由區氏家族兩代人傾注四十余年的熱忱與收藏打造而成。
![]()
館內以“中國傳統家具歷史”“傳統木作工藝與文化”等主題陳列,展出來自明清時期的家具、構件與文獻共370余件(套)。在這里,你可以一次看遍明式家具的簡練典雅、清代家具的精致富麗,更能透過榫卯結構、殘件解剖,讀懂木作背后隱藏的匠心邏輯。
緣起:兩代人的堅守,從熱愛到傳承
區氏傳統木作陳列館的建立,源于一個跨越四十余年的文化夢想。
![]()
區氏家具董事長區勝春
1982年,區勝春先生開始從事古家具的收購與修復工作,成為中國最早一批仿古家具制作的實踐者。四十二年來,區氏家具不僅積累了豐富的工藝經驗,更沉淀下對傳統家具深沉的熱愛。
正是這份熱愛,催生了他們共同的夢想——建立一個平臺,讓更多人能親身體驗中國傳統木作的魅力,感受經典文化的美好。 于是,自2017年起,歷經五年的精心籌備,這座民營公益性陳列館終于向公眾敞開了大門。
“建館的初衷,是希望能在中山有一個系統介紹中國古典木作家具的場所。”館長區錦澤說,“這不僅是對客戶的一種回饋,也是我父親一直想實現的夢想。”
![]()
三大亮點,帶你沉浸式感受木作靈魂
看“一把椅子”的誕生歷程
![]()
館內獨創的 “一把椅子的誕生” 主題區,生動展示了一把明式四出頭官帽椅從木材到成品的百余道工序。這不僅是觀看,更是一次對古代工匠精神的深刻理解與致敬。
走進“王世襄書房”,與大師對話
![]()
![]()
區氏傳統木作陳列館之:王世襄書房
二層展廳按原貌復原的“王世襄書房” 是絕對的亮點。作為明式家具研究的奠基人,親臨其書房場景,感受其生前藏書與文房氛圍,堪稱一次與大師的深度精神交流。這對于傳統文化愛好者而言,是獨一無二的體驗。
在殘件與結構中,讀懂木作哲學
![]()
館內陳列不少家具殘件與構件。正如區錦澤所說:“面對一件跨越數百年的殘件,去想象它曾經完整的模樣,本身就是一種超越時代的互動。”在這里,木作不僅是技藝,更是一種可觸摸的哲學。
不止是看展,更是一場文化研學之旅
區氏傳統木作陳列館雖定位高端,卻以“公益”為初心,面向大中小學生開放研學教育,也成為親子出行與文化學習的理想場所。
![]()
“我們因傳統家具而獲益,也有責任去整理、延續這份文化。”區錦澤表示,“我們想講好中國故事,講好中國傳統家具的故事。”
在一木一榫中,觸摸千年文明
![]()
在國內傳統家具類博物館尚不多見的今天,區氏傳統木作陳列館的出現,無疑填補了一處重要的文化空白。它不只是一間陳列室,更是一座可游、可感、可思的木作文化現場。
若你也想在喧囂日常中,尋一處能讓心靈安靜下來的地方,不妨將它列入你的出行清單。在這里,你觸摸的不僅是木頭,更是流淌千年的中華智慧與匠心靈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