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萊迪斯保持生命活力的第三個秘訣是:相信愛的力量——跨越恐懼,進入愛意涌動的世界。愛有能力治愈我們的身體和心靈。格萊迪斯自己當然也經歷過低谷,她的長壽,令她遭遇個人危機的概率也更大,單說在70歲時,慘遭伴侶劈腿。這個人曾與她相伴幾十年、共同養育6個孩子,并且還是她的事業伙伴。在這樣極端的艱難時刻,她也感到無比孤獨和痛苦。是什么讓她最終走了出來?她說,是朋友和家人無條件的愛與接納。在她最脆弱的時候,他們沒有急著評判,沒有指手畫腳,只是安靜地陪伴,耐心地傾聽,給予她溫暖的擁抱。這種純粹的愛與連接,為她筑起了避風港,成為她重獲內心平靜的關鍵力量。她真切地感受到,愛,不僅僅是一種情感,它本身就是一種能療愈身心的強大能量場。
她領悟到:
● 愛是人類的核心需求。我們需要愛,也需要被愛。
● 關系就是你的“健康土壤”。我們身邊的人際關系——愛人、家人、朋友、社群——構成了最重要的健康環境。滋養性的關系,是生命力的加油站;而充滿沖突、冷漠或傷害的關系,則是巨大的能量黑洞。
● 愛在流動中產生力量。愛的療愈力,在真誠地給予和坦然地接受之間流動起來時,最為強大。給予和接受關懷、善意、幫助、寬恕,都能滋養彼此的生命力。
·自愛是這一切的起點。對自己溫柔一點,接納自己的不完美,關懷自己的需求。如果連自己都不愛、不接納,就很難建立起真正健康的、能滋養彼此的關系。是的,自愛是一切的起點,接納自己,才能建立起健康的、能滋養與他人的關系。
![]()
格萊迪斯說,醫學常常低估愛的力量。“愛的力量”這個詞司空見慣,甚至有時聽起來有點虛。她說:我無法向一個沒有經歷過愛的人來解釋愛,就像無法向一個生來失明的人解釋綠色一樣。有愛存在,一切變得皆有可能。她舉了一個例子,有一位叫蘇珊的年輕姑娘,是一位廣受喜愛的小學教師,不幸遭遇了車禍,全身多處以及脊柱受損,打滿石膏,全身能動的只有眉毛、眼睛和嘴巴。蘇珊的哥哥是一位骨科醫生,他證實:蘇珊以后不能走路,甚至連坐輪椅的可能性也很小了。哥哥這樣做,也是為了不讓蘇珊萌生虛假的希望而以后更加失望吧?但格萊迪斯就是不愿相信蘇珊就此無法恢復。她靜靜地陪在蘇珊旁邊,感受著她的恐懼與失望,時機成熟時,她問:“你認為我能幫你什么嗎?”通過這個簡單的問題,她提醒蘇珊,蘇珊在自己的身體康復中發揮著主導作用。之后,她款款地給蘇珊講述骨骼生長、受損,以及康復的原理和過程,帶著愛陪伴。結果是,蘇珊在一年多以后,站起來學步了!這不是魔法,而是愛的力量。是愛讓蘇珊沒有放棄康復的希望,沒有放棄對于重新主導身體的嘗試。
幾十年前,格萊迪斯和她的丈夫帶著幾個孩子去墨西哥南部的巖洞游玩,盡管外面的沙漠酷熱難耐,巖洞深處卻很陰冷,當導游請每個人關上手電筒時,人們完全陷入黑暗,黑暗與寒冷的疊加,令人十分恐懼。片刻之后,導游劃亮一根火柴,小小一根火柴,就照亮了整個洞穴。這就是光明戰勝黑暗,而愛,就是戰勝黑暗的那根火柴。格萊迪斯還告訴我們:痛苦是生命的一部分。想要逃避失敗、逃避失去、逃避疾病、逃避悲傷?這不僅是徒勞的,還會阻礙我們成長。承認“我現在很痛苦”,是邁向療愈的第一步。
·黑暗中藏著珍貴的禮物。那些艱難時刻,往往是生命在用力搖晃我們,迫使我們停下來,向內看,做出重要的改變。它逼我們離開舒適區,去挖掘內心深處的韌性和智慧。轉化的力量大于消滅。整體醫學的目標,不是天真地想要消滅所有痛苦(這不可能也不健康),而是幫助我們理解痛苦背后的意義,從中學習,把它變成個人成長的養分,最終導向更深層次的幸福。真正的韌性,是穿越黑暗的能力。心理的強大,不在于從不跌倒,而在于每次跌倒后,都能帶著新的領悟和力量,重新站起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