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聲明:內容取材于網絡
美國現任總統特朗普近日在日本訪問時,高調將2025年5月印巴停火的功勞歸于自己的關稅施壓,聲稱一句“不打仗就不交易”讓兩國24小時內休戰,但印度外交部早已公開反駁這一說法,強調對話中從未提及貿易。
特朗普口中的“關稅武器”真的左右了局勢嗎,這場擁核鄰國的激烈對峙,背后到底是誰在真正推動停火?
![]()
![]()
要理清這場爭議的來龍去脈,得從2025年春天克什米爾地區燃起的戰火說起,作為印巴兩國數十年領土爭端的核心,克什米爾的每一次動蕩都可能牽動南亞地緣格局。
4月22日,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發生針對印度教朝圣者的恐怖襲擊,造成至少26人死亡,其中25人為印度公民,1人為尼泊爾公民,這是自2008年孟買恐怖襲擊以來平民傷亡最嚴重的同類事件。
印度外交秘書唐勇勝在5月7日的政府簡報會上明確指控,巴基斯坦情報機構與此次襲擊有關,稱巴方長期“支持跨境恐怖主義活動”。
![]()
當天凌晨,印度空軍隨即發起代號“朱砂行動”的空襲,對巴基斯坦境內9處目標發動打擊,宣稱造成70多名恐怖分子死亡。
但巴基斯坦三軍公共關系局主任艾哈邁德·謝里夫·喬杜里中將很快回應,指出印方空襲導致至少26名平民遇難,其中包括2名三歲女孩和7名婦女,另有46人受傷。
巴方隨即展開自衛反擊,宣布擊落5架印度戰機,包括3架法制“陣風”戰機、1架蘇-30戰機和1架米格-29戰機,同時擊落1架“蒼鷺”無人機。
![]()
據巴基斯坦安全部門消息人士透露,雙方共出動125架戰機,激戰超過一小時,導彈交戰距離曾超過160公里,這也是2019年后印巴之間規模最大的一次空戰。
這場四天的對峙中,雙方動用了“風暴陰影”巡航導彈、遠程火炮等多種先進裝備,地區局勢一度瀕臨失控。
軍事專家王明志分析指出,此次空戰呈現出鮮明的體系化特征,雙方均在視距外展開對抗,多種平臺通過信息網絡聯動作戰,體系戰斗力成為決定勝負的關鍵。
![]()
就在局勢持續升級之際,5月10日,特朗普在社交媒體發文稱,經美國斡旋及一夜談判,印巴已同意立即全面停火。當時國際社會普遍認為,這是多方外交努力的結果,聯合國安理會也在此期間多次呼吁雙方保持克制。
時隔五個多月,特朗普在日本與商界領袖交流時,卻對停火過程給出了截然不同的敘事。
他強調自己通過貿易施壓手段促成了停火,稱曾分別向印度總理莫迪、巴基斯坦總理謝里夫及巴基斯坦陸軍參謀長穆尼爾發出明確警告,核心立場是若兩國持續交戰,美國將終止所有貿易往來。
![]()
特朗普將這一表態的效果描述為“立竿見影”,聲稱停火在24小時內就得以實現,并將功勞直接歸于自己推行的關稅政策,甚至表示“阻止的許多戰爭都源于關稅施壓,這是對世界的巨大貢獻”。
特朗普提及沖突中有七架戰機被擊落,這一數字與巴基斯坦軍方公布的五架存在明顯出入。
巴基斯坦《黎明報》5月7日的報道中,喬杜里中將已明確證實擊落五架戰機及一架無人機,印度方面雖未直接回應戰機損失數量,但對特朗普“貿易換停火”的說法給出了明確反駁。
![]()
據美聯社、《今日印度》10月13日報道,印度外交部明確否認雙方對話中涉及貿易問題,強調印美領導人雖有溝通,但核心圍繞局勢降溫,與關稅無關。
這種說法矛盾背后,折射出邊境沖突中常見的信息博弈邏輯。印度智庫“觀察家研究基金會”防務分析師喬希曾指出,高度緊張的軍事對峙中,雙方往往會出于士氣維護與國家形象考量,選擇性披露戰損信息。
而特朗普給出的差異數據,既無第三方信源佐證,也與沖突雙方的公開聲明相悖,更像是服務于個人敘事的表述,畢竟從時間線看,特朗普5月10日宣布停火時并未提及關稅施壓,直到10月的公開活動中才將貿易政策與停火結果直接掛鉤。
![]()
特朗普此番重提舊事的意圖并不難理解,美國外交關系協會南亞問題專家艾爾斯認為,這本質上是其塑造強勢領導人形象的戰略一環,核心是向國內選民展示用商業手段解決安全問題的獨特能力。
將貿易與安全直接掛鉤,本就是特朗普一貫的政治敘事風格,他曾多次強調“美國未發生戰爭,70%的原因在于貿易”,這種將經濟杠桿作為外交核心工具的理念,即便在美國傳統外交界引發爭議,也已成為其政治品牌的重要組成部分。
對于這種“霸權式表功”,地區與國際社會的反應更顯理性,巴基斯坦外交部雖未直接回應特朗普的言論,但重申了致力于地區和平的立場,強調雙邊對話才是解決爭端的根本路徑。
![]()
國際戰略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拉胡爾·羅伊-喬杜里的觀點頗具代表性,他指出美國作為超級大國雖有一定影響力,但印巴作為擁核鄰國,關系改善終究依賴雙邊信任建設,外部力量只能起到輔助作用,而非決定性因素。
從實際情況看,這場沖突的平息更像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沖突期間,聯合國安理會多次召開緊急會議,中俄等國均呼吁雙方保持克制,周邊國家也通過外交渠道積極斡旋,這些努力都為停火創造了條件。
特朗普將停火單一歸因于關稅施壓,顯然忽視了國際社會的集體作用,更暴露了其將外交成果個人化、工具化的傾向。
![]()
說到底,關稅從來不是解決地緣沖突的“萬能鑰匙”,克什米爾問題的復雜性,決定了印巴關系的改善需要長期的信任積累與機制建設,而非外部力量的短期施壓。
特朗普試圖用“關稅武器”給自己貼上“和平締造者”的標簽,但印度的公開反駁、數據的明顯矛盾,都讓這種說法難以立足,真正的和平從來不是交易籌碼的產物,而是基于尊重與對話的共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