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封建帝制的沒落,中國再也沒有皇帝這樣的稱呼,不過,對于以前的皇帝有著何等顯赫的地位,有著多么崇高的尊榮,大家還是都有所了解的。
![]()
許多皇帝不僅活著的時候備受尊敬,連死了之后也是相當(dāng)?shù)妮x煌,要說歷史上許多皇帝的陵墓里,最讓人值得一提的,那么,明朝的十三陵一定赫然在列。
至于為什么叫十三陵呢,因為前前后后這里安葬了13個皇帝,也算是一個家族據(jù)點了,從1904年開始修建第一座成祖的長陵,到思宗的思陵作為明朝十三陵的最后一座墓葬。
![]()
前前后后一共花了230多年時間,每個皇帝經(jīng)歷過的事情不同,歷史上的評價也不同,但是無一例外的是,他們的陵墓用如今的眼光來看,那都是一等一的奢華,氣勢磅礴。
不過,如果要在十三陵里面作為對比,那么,規(guī)模最宏大,最讓人嘆為觀止的,還得是長陵,在長陵面前,其他皇帝的陵墓就顯得不那么夠看了。
畢竟長陵,可是明成祖朱棣還活著的時候,自己派遣工人給自己和自己的皇后,修建的壽宮啊,皇帝還活著,這些工匠們在修建陵墓的時候,能不用心嗎?
![]()
如果在皇帝活著的時候,對皇帝的陵墓都偷工減料的話,那么還真不一定他和皇帝誰先去世,因此,長陵在修建的時候,不僅用的材料非常的考究,而且,工人們也是制作的兢兢業(yè)業(yè)。
或許是為了回憶活著的時候的輝煌,又或許是為了彰顯自己與眾不同的身份和地位,所以即便修建的是死了之后的陵墓,皇帝也會將陵墓劃分成不同的區(qū)域。
![]()
那么,明成祖朱棣的這個陵墓,究竟花費的時間有多久呢?這么說吧,光是為了修建陵墓里面的一個地下宮殿,許多工人就夜以繼日的工作了三年。
宮殿里面,說夸張一點,那叫一個金磚鋪地呀,如今人們在修建房屋的時候,大多考慮性價比,因此金絲楠木這種昂貴的木材,一般不在尋常人家的考慮之列。
![]()
然而,在明成祖朱棣的長陵里,昂貴的金絲楠木,甚至只是屋子的柱子,宮殿奢華,為了支撐起來,那么金絲楠木的直徑就不能少。
埋葬皇帝的陵墓,如果支撐屋子的柱子還是拼接的,那多丟面子啊,宮殿里面足足有60根柱子,每一根都筆直而粗壯,一看這棵樹生前的時候就有些年頭了。
![]()
不能想象,在修建陵墓的時候,為了尋找形狀合適粗細合適的柱子,那些下人,是在全國范圍內(nèi)進行了多么仔細的搜尋。
朱高熾作為明朝的第四位皇帝,在位時間可以說是相當(dāng)?shù)亩塘耍女?dāng)上皇帝10個月,就離開了人世,要知道,明成祖朱棣是在自己活著的時候就督促修建的壽宮。
![]()
而朱高熾,或許也沒有想到自己48歲的時候就會去世,所以,朱高熾去世之后,他的獻陵才開始修建,從1425年開始,前前后后一共修建了18年,直到1443年,地面的建筑才完工。
但是因為獻陵是死后才修建的陵墓,所以和長陵相比,看起來樸素極了,并沒有使用什么精湛的工藝和奢華的用料,雖然樸素。
![]()
但是那也只是和皇家園林相比,獻陵的面積足足有42,000平方米,里面的各種布置和設(shè)施還是相當(dāng)?shù)耐晟频模锩媛裨岬模仓挥谢实壑旄邿牒退幕屎蟆?/p>
而明朝的第五代皇帝朱瞻基,同樣埋葬在明朝十三陵之中,他的墓被稱為景陵,里面埋葬的是他和他的皇后孫氏,不過由于時間久遠,景陵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問題。
![]()
比如年久失修,許多曾經(jīng)輝煌的建筑,如今也看不出模樣,只能勉強根據(jù)文字,猜測一下它之前的用途以,而景陵,也是十三陵里面最小的建筑。
明朝十三陵,其中的永陵,埋葬的是明朝的第11代皇帝和他的三位皇后,如果說長陵是明朝十三陵里面最為宏大,最為壯觀的,那么,要在其他陵墓里面選第二宏偉的陵墓,那就非永陵莫屬了。
![]()
在他之前的獻陵等等,都無法和他的規(guī)模一較高下,所以說,明朝十三陵的規(guī)模大小,還是得看黃帝的喜好和威嚴(yán)了。
泰陵里面埋葬的是明朝的第九代皇帝和他的皇后,修建在筆架山的東邊,當(dāng)?shù)厝烁鼉A向于叫他施家臺,或者史家山。
![]()
德陵修建在潭峪嶺的西邊,這座陵墓是為明朝的第15代皇帝修建的,同樣只埋葬了熹宗和他的皇后張氏。
康陵埋葬的是明朝的第十代皇帝和他的皇后,這個陵墓修建的可以說是相當(dāng)?shù)难杆倭耍瑑H僅花費了一年時間,占地面積也只有27,000平方米。
![]()
比起修建康陵的時候,工人們的建筑技術(shù)突飛猛進,還是,在修建康陵的時候,并沒有提出那么高的要求,所以修建的如此之快更加可信。
如今的明朝十三陵,已經(jīng)成為了重要的景點,不過,要說這些陵園里哪個陵園最早對群眾開放,那么一定得提到昭陵了。
![]()
昭陵,是明朝的第12代皇帝穆宗莊的陵墓,面積也足足有35,000平方米,在系統(tǒng)的對明朝十三陵進行考察之后,人們首先對昭陵進行了復(fù)原和修葺。
之后,成為了明朝十三陵中第一個對群眾開放的景點,也算是打了一個頭陣,前面的幾個陵園埋葬的都只有皇帝和一任皇后。
![]()
而昭陵,或許是由于穆宗莊的感情經(jīng)歷比較豐富,地面埋葬的是他和自己的三位皇后,畢竟皇后這個位置要經(jīng)過多方考量,家世,才華,皇帝的喜歡等等,都是重要的考核因素。
在第12代皇帝穆宗莊去世之后,繼承皇位的皇帝就是神宗顯皇帝朱翊鈞,他和自己的兩任皇后被埋葬在定陵之中,一般為了保護歷史文物,所以說明朝十三陵只對大眾開放了地上的景點。
![]()
大家可以參觀一下上面的宮殿,看一下上面的各種建筑和風(fēng)景,而定陵,卻罕見的對游客開放了地宮,這也是由于它被挖掘了。
許多人在參觀定陵的時候,都會感慨這個陵墓何等的龐大,畢竟他的占地面積足足有182,000平方米,走路參觀的話也是不小的運動量,
![]()
明朝第14代皇帝埋葬的地方叫做慶陵,這里同樣也是埋葬了皇帝和他的三位皇后,光是地下的玄宮,慶陵修建的時候就用了四個月,花費了1,500,000兩。
1500,000兩可以夠多少平民百姓的生活啊,而這僅僅是一個皇帝陵墓里一個地下玄宮的花費,舍得花時間舍得用錢,慶陵的建筑就相當(dāng)?shù)木殹?/p>
![]()
如果說長陵是輝煌,獻陵是樸素的話,那么慶陵就稱得上精細這個詞,建筑上面精細的雕刻,就連手藝最好的工匠也要花費許久的時間。
茂陵埋葬的是明朝的第八代皇帝和他的三位皇后,從明朝到清朝,當(dāng)其他的陵墓,或多或少受到了損害,出現(xiàn)了一定程度的坍塌之后,茂陵都還傲然挺立。
![]()
直到清朝末期,茂陵才走上了其他陵墓的老路,逐漸坍塌破損,時光終究不可避免的在這些恢弘的建筑上面留下了痕跡。
裕陵,是明朝第六代皇帝和兩位皇后的合葬陵墓,同樣看上去恢弘壯觀,半點也沒有損傷皇家的威嚴(yán)。
![]()
如果說這些皇帝里面,哪一個皇陵最不正宗的話,那么一定得是思陵了,這里最開始埋葬的只是思宗的寵妃田貴妃。
但是因為明朝滅亡的太過突然,再也沒有人可以大費周章的為皇帝明思宗修建陵墓,所以當(dāng)明朝的思宗和皇后去世之后。
![]()
為了節(jié)省資源,干脆將皇帝和皇后都埋葬進了田貴妃的陵園里,在明朝十三陵也相當(dāng)罕見,畢竟一般都是皇帝和皇后一起埋葬,只有思陵還加了一個貴妃。
雖然表面上說明朝13陵,但是實際上,里面的陵園并不止13座,各種妃子,因為備受寵愛,曾經(jīng)也被特意在十三陵的附近修建了陵園。
![]()
對于那些有功的大臣,為了表示厚愛和惋惜,也為了表示自己對大臣忠心付出的認(rèn)可,皇帝也是會允許他們埋葬在十三陵附近的,比如王承恩的墓就在那里。
為了防止有的人心懷不軌來破壞陵墓,損害皇家威嚴(yán),這些陵墓是需要有人看守的,而看守的人往往是太監(jiān),這些太監(jiān)們居住的地方就叫做陵監(jiān)。
![]()
當(dāng)太監(jiān)發(fā)現(xiàn)不對的時候,僅僅依靠太監(jiān)的戰(zhàn)斗力是不夠的,所以還有護衛(wèi)居住的地方,這些護衛(wèi)也被叫做陵衛(wèi)。
這么多皇帝的陵墓修建在一起是比較罕見的,而且還成為了一個文物景點,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參加過明朝十三陵呢?他究竟給你留下了怎樣的感受呢?
![]()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