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 | 劉六七
審校 | 烏其多
印度是老虎最主要的分布地之一,上個世紀,由于過度捕獵及棲息地破壞,該國老虎數量一度跌至岌岌可危的地步。
70年代,意識到問題嚴重性的印度政府“象征性地”設立了保護區系統。之所以說“象征性地”,是因為這些保護區沒有執法權且彼此間缺乏協同合作,這導致野外老虎的生存處境依然十分艱難。
![]()
在老虎保護領域,天然走廊是個重要概念,它們通過連接不同保護區擴大老虎的狩獵范圍,允許各地老虎互相“聯姻”;圖為辛利帕爾保護區(圖片來源:網絡)
沒有合作的一大結果就是,各保護區之間缺少連接彼此的天然走廊,成為孤島。
以辛利帕爾保護區(Similipal)為例,2014年,這座孤島的老虎數量僅剩4只(1雄3雌)。眼看即將絕種,2015年,一只名為T12的雄性幼崽及時誕生——次年,T12的父親便去世了。
與別的老虎不同,T12看起來有些怪:它的黑色條紋異常寬大,以至于在后腿和背部交疊出大片純黑色區域。如果說其他老虎在遠處看是金燦燦的,那么T12則是黑乎乎的。科學家發現,這種現象是一個控制花紋分布的基因發生突變導致的,被稱為假性黑化病。
因為不影響健康,所以人們沒有特別在意。
![]()
假性黑化病指黑色條紋異常,而非黑色素增多的傳統黑化病;圖為《國家地理》雜志抓拍到的T12照片(圖片來源:national geography)
印度進入21世紀后開始認真保護老虎,成立了國家老虎保護局,逆轉了先前的趨勢。辛利帕爾的老虎數量也從4只擴張到如今的30多只。但還沒來得及高興,科學家立刻發現了一個讓他們冒冷汗的現實:
這里的老虎三分之一都有假性黑化病。
因為辛利帕爾是老虎孤島,所以所有成員都是從當初那4只發展而來,這使得控制花紋分布的基因突變借助近親繁殖快速蔓延開來。雖然假性黑化不致命,但它提醒著工作人員其他“有毒基因”也有蔓延開來的風險,日后一旦發作,將給該種群帶來毀滅性打擊。
![]()
辛利帕爾的老虎屬于孟加拉虎(圖片來源:辛利帕爾老虎保護區)
于是,老虎保護局不得不將首要任務,從“提升老虎數量”變為“打破近親繁殖的惡性循環”。
會隱身的“壞基因”
評判一個物種是否瀕危時,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看存活個體的數量,事實上,還有一個指標同樣重要:基因多樣性。
作為人類,我們都知道應該避免近親結婚,否則,用通俗的話來說“更容易生出不健康的孩子”。在動物界,當一個種群的個體數量降至一定程度或者被孤立后,就會陷入類似近親繁殖的處境,產下更多不健康的后代,這種現象叫近交衰退(inbreeding depression)。
![]()
(圖片來源:網絡 by Naveen Patnaik)
以辛利帕爾保護區的老虎為例,因為它們都是由4只老虎繁育出來的,所以理論上是近親。
雖然大家目前看起來并沒有致命疾病,但每只老虎都可能悄悄攜帶著幾個“壞基因”。這些“壞基因”大多數是隱性的,也就是說,當隱性“壞基因”與顯性基因配對時便不會表現出所對應的癥狀,只有當兩個隱性“壞基因”相遇時才會發病。
在大型老虎群中,由于老虎很多、基因豐富,兩個隱性“壞基因”相遇的幾率被沖淡了。但是在近親中,所有個體的基因相似度較高,隱性“壞基因”純合的概率大大提升。
一旦“壞基因”影響生命健康,辛利帕爾的老虎長期下去同樣存在絕種風險。
![]()
A為顯性基因,a為隱性基因,圖為隱性基因在家族中的傳播路徑(圖片來源:UC Berkeley)
于是,有人提出可以將其他保護區的老虎引入辛利帕爾,與當地老虎交配提升基因豐富度。通過基因對比,研究人員最終選定了位于辛利帕爾以西800千米的塔多巴(Tadoba)保護區。
塔多巴的面積只有辛利帕爾的三分之二,不過可以通過天然走廊與另外3個保護區相連。更重要的是,這里有大約95只老虎,足夠承受個位數的流失,且它們的遺傳距離也相對適中。
![]()
與近交衰退對應的是遠交衰退,親緣關系過遠也可能導致后代“水土不服”,適應能力下降(圖片來源:Wikipedia)
就是在這里,將會產生辛利帕爾的“救世主”。
老虎救世主
2024年秋天,一輛皮卡在塔多巴保護區巡邏,后斗上站著獸醫拉維肯特和槍手阿賈伊。他們正在尋找合適的轉移對象(辛利帕爾希望引入雌性老虎)。忽然,舉著麻醉槍的阿賈伊示意對方看前面。
“我看見了,她正趴在草叢中盯著我們。” 拉維肯特回應道。
這只后來被命名為賈穆娜的雌老虎28個月大,一輩子都生活在塔多巴及周邊區域。她的年輕意味著尚未確立自己的領地,是轉移對象的最佳“虎”選。
![]()
塔多巴老虎的基因多樣性豐富得多(圖片來源:Wikipedia by Saumitra Newalkar)
“準備好麻醉槍了嗎?”獸醫問。
說話間,賈穆娜起身向皮卡走來,等到距離大約5米時,槍手舉起麻醉槍,眼睛看向瞄準器,按下扳機。粉紅色的麻醉飛鏢飛出,精準扎在賈穆娜的大腿上。感受到疼痛的老虎發出怒吼,轉身向樹林跑去,200多米后藥效發作,它轟然倒在了草甸上。
7個男人合力將賈穆娜抬上擔架,拉維肯特先對它進行了基本檢查、抽取血樣。隨后,人們將老虎轉移至卡車里的鐵籠并為其注射清醒劑。幾分鐘后,貨箱傳出撞擊籠子的聲音和咆哮。
![]()
賈穆娜被捕獲的畫面(圖片來源:national geography)
整個轉移用時28小時,到達辛利帕爾后,賈穆娜先在一個4000平方米的圍場適應2周時間,隨后被放入山林。
一個月后,另一只名為齊娜特的雌性老虎也以相同方式來到這里。工作人員為兩只外來虎佩戴上GPS項圈,在它們經常活動的區域布設攝像頭進行觀察,希望賈穆娜和辛利帕能夠找到自己的伴侶。
老虎進入求偶期的跡象十分明顯,因為它們通常會形影不離地相處數周時間。但半年多過去了,賈穆娜和辛利帕還總是獨來獨往。
終于,今年夏天,工作人員在整理錄像時發現辛利帕的身邊竟然出現了一只當地典型的“黑老虎”,而且就是最年長的雄性T12!現在,大家都在屏息期待它們的孩子是否帶有異常粗大的黑色條紋。
![]()
賈穆娜在圍場中的畫面(圖片來源:辛利帕爾保護區)
辛利帕爾保護區主任普拉卡什·戈吉尼表示,辛利帕與T12的相遇證明計劃進展順利,他希望黑色的老虎今后可以成為歷史,也希望自己的保護區有一天能成為其他保護區的基因來源。
以黑色的老虎為契機,一些生物學家呼吁人們在研究瀕危物種時,除了考慮存活個體數量,同樣應該將基因多樣性納入衡量標準,畢竟物種未來演化之路的長度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其基因池的深度。豐富的基因意味著一個物種在面臨不確定性時有著更強的韌性。
最后,希望賈穆娜也能盡快找到自己心儀的對象。
參考資料:
[1]https://www.nationalgeographic.com/animals/article/similipal-black-tiger-genetic-mutation
[2]https://www.iflscience.com/worlds-only-population-of-black-tigers-lives-in-a-single-reserve-in-india-81022
[3]https://psmag.com/environment/the-importance-of-diversity-to-an-animals-survival/
將“把科學帶回家”
不錯過每條有趣科學推文!
原創文章版權歸微信公眾號
“把科學帶回家”所有
轉載請聯系:bd@wanwuweb.com
凡本公眾號轉載、引用的文章 、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因此產生相關后果,由版權所有人、原始發布者和內容提供者承擔,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 關注我們,點亮在看,分享一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