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來得越來越早,薅羊毛、湊滿減,人均算得腦瓜子嗡嗡的。
![]()
但東北人根本顧不上整這些“虛的”,人家正忙著給自己的雙十一嘎嘎囤貨呢——
扛白菜、拽蘿卜、曬大蔥……
家家戶戶瘋狂囤秋菜,囤得跟要過冬眠似的。
![]()
“囤得不多,也就一千來斤吧。”
街上隨便逮個囤秋菜的大爺大媽一問,南方人聽完都得扶墻喘口氣:“這是開食堂的吧?”

圖源:央視網文旅
![]()
凜冽的東北,瘋狂的囤菜
東北人囤秋菜,其實從秋初就開始了,一直能囤到第一場雪之前。
如果說,夏天是山東人的豆橛子狂歡節, 那么在秋天這個賽道,東北人穩贏——
他們囤的油豆角,多到能下地、能上樹。
![]()
圖源:抖音@今日黑河
就連小區的銅牛雕塑底下,也曬滿了密密麻麻的晚熟油豆角。

圖源:抖音@極光新聞
從曬油豆角這波操作,就能看出東北人囤秋菜的力度,那絕對不一般。
“全包了多少錢?”
一到囤秋菜的季節,這是東北菜市場最常聽見的一句話。
都說東北人演不了霸總,但秋菜季東北人均霸總,輕描淡寫間將幾百斤秋菜輕松收入麾下。
而一句“給我裝”,就意味著接下來進入了東北孩子喜聞樂見的——運輸環節。

圖源:抖音@老韓頭
南方人囤菜用手提,東北人囤菜用車拉。
一到囤秋菜,東北街頭各種自行車、電動車,都上陣開始拉菜了。
有的老鐵,甚至給家里的嬰兒車和輪椅也整去了。

圖源:抖音@極光新聞
因為在東北,不管開的是啥車,都得給你媽拉秋菜。
無論是寶馬賓利或路虎,還是大眾帶字母,只要你媽發了話,三下五除二,那必是要造一車土。
![]()
圖源:抖音@哈爾濱二龍
“奧迪suv上周剛拉完大蔥和土豆,車程3分鐘,味道三天沒出去,洗車花200。”
拉完秋菜,洗車都是小事兒,更大的事是安排這些菜的去處。
![]()
圖源:抖音@沈陽新聞頻道
這么多秋菜要是都放家里,即便東北地兒大、房子大,也經不住這么放。
![]()
圖源:抖音@風吹樹葉“莎莎”響
全家老小齊上陣,自家院兒里那是碼得整整齊齊。
![]()
圖源:抖音@沈陽新聞頻道
據說,秋菜季不小心誤入東北,不管你是誰都得幫忙曬秋菜。
不管你是小黃人,
![]()
圖源:抖音@Mrx小溪
還是維納斯,
![]()
圖源:抖音@維度新聞
又或者是藥王孫思邈。
不管中國人外國人,日子一到,誰家“大寶貝兒”都得切換成“勞動力”。
![]()
圖源:抖音@小虎
所以,到了秋菜季,也能看見各種東北的限定“奇觀”——
車頂有秋菜。
![]()
圖源:抖音@Mrx小溪
窗戶外有秋菜。
![]()
圖源:小紅書@盼望春天 綠色
樓道里有秋菜。
![]()
圖源:抖音@我有酒窩也有酒
樹上有秋菜。
![]()
圖源:抖音@Mrx小溪
綠化帶也有秋菜。

圖源:抖音@公主嶺毛掌柜 下同
總之,目之所及到處都是秋菜,主打一個“野蠻生長”。

南方人囤菜考慮的是冰箱可能裝不下,東北人壓根不用愁,戶外就是他們的天然冰箱。
![]()
圖源:小紅書@廖信忠
無論多么富麗堂皇的地兒,到了秋菜季都會被放滿秋菜。

圖源:抖音@中國網直播
而且無論你干什么,都不能擋著別人曬秋菜。
如果不小心把車停在了曬菜區,那這車基本只能等腌完酸菜之后才能開出去了。
![]()
圖源:抖音@中國網直播
所以,為了更美觀和方便管理,東北也會限時推出一些限定區域。
比如,秋菜銷售會有規范疏導區域。
![]()
圖源:小紅書@有瓜喊我
小區里也會有集中的“秋菜晾曬處”。
![]()
圖源:抖音@Mrx小溪
為了囤秋菜,東北老鐵可以說是做好了十足的準備。
除了劃定區域,他們的裝備也很齊全。
![]()
圖源:抖音@今日黑河 下同
大灰塑料袋,是商家專門定制的白菜專用袋,結實!能裝!下一年還能用!
![]()
有經驗的買家,什么尿素袋、仔豬飼料袋,都洗洗拿出來了。
畢竟這種袋子,裝幾百斤蘿卜白菜都不會破,懂得都懂。
![]()
東北的菜市場,那更是壯觀。
不用去海邊,直接原地可以觀“海”。
![]()
圖源:抖音@沈陽新聞頻道
賣菜的干脆也都不回家了,直接在貨車上安營扎寨。
![]()
圖源:小紅書@廖信忠
因為從早到晚,眼睛一睜,就有人來問價囤菜。
![]()
圖源:抖音@沈陽新聞頻道
一顆顆大白菜,裝著東北人實實在在的浪漫。
“凜冬將至,伴你三月,讓你頓頓大白菜。”
“這個冬天,你的飯桌上必須都是我。”
![]()
圖源:抖音@鞍山云
當然,除了白菜、大蔥、土豆、蘿卜、地瓜這種常見的秋菜品種,東北老鐵囤秋菜時,也會買各種水果,為未來的凍梨、凍柿子、凍蘋果進行儲備。
畢竟東北的冬天,主打萬物都能凍。
![]()
圖源:抖音@沈陽新聞頻道
![]()
秋菜“鄙視鏈”
隨著老鐵們囤秋菜的熱情,東北一場暗戳戳的“競賽”也開始了。
大家都在看別人家秋菜囤好沒,都囤了點啥。
![]()
圖源:抖音@吉林日報
誰家有個小地窖,那基本就是人生贏家了。
![]()
圖源:抖音@沈陽海波——長白島
好點的小區,物業會直接給業主送大白菜。
這含金量,在東北人眼里,那家伙比啥噓寒問暖的“虛招兒”都強。
![]()
圖源:抖音@窮裝直男
如果沒人送,那就得自己囤。在秋菜面前,主打一個人人平等。
![]()
圖源:小紅書@廖信忠 下同
甭管你是什么主理人,門口沒擺點秋菜,就別談自己懂生活品質。
![]()
從農村小院兒,到洋氣咖啡店,到處都有秋菜的身影。
![]()
你永遠想不到,在東北街頭會在哪些地方與秋菜相遇。
![]()
它會出現在浴池門口、房產中介門前。
![]()
街頭巷尾,反正走兩步沒看著,走三步一定能找得到。
![]()
因為東北人主打一個:寸土不讓(yàng)。
![]()
當然,這些秋菜也不用怕別人拿,因為家家都這樣曬秋菜。
![]()
圖源:抖音@盼姐日記
一進小區,那更是漫“山”遍“野”的秋菜。
![]()
圖源:小紅書@廖信忠 下同
秋菜們占據了花壇邊緣、廣場周邊,把大媽們的廣場舞空間都壓縮了。
![]()
曬秋菜的盛景,推開窗應有盡有。

圖源:小紅書@CocoOrange
公攤面積上,誰家怎么晾,那都是有規矩的:
“各家劃分放菜、晾曬,到日子了用塑料布罩起來,再蓋上棉被壓上磚頭保溫。”
無論是鄰里互相比賽、還是晾菜劃分區域,都充斥著中國人傳統鄰里間的濃厚情感。
如今,在其他地方,已經不常見了。
![]()
圖源:抖音@Mrx小溪
![]()
朋友圈別人曬貓曬娃,東北人曬菜
看過了震撼的囤秋菜場面后,可能有南方人要問了:
有必要囤這么多嗎,現在冬天啥都能買到了,吃不完不會壞?
過去東北囤秋菜,確實是因為物資運輸成本高,要為冬天備菜。但現在囤秋菜,那原因可多了去了。
首先,冬天菜貴,現在買實惠。
“現在買秋菜是應季菜,囤起來便宜又綠色,亂碼七糟的藥用得少,平時的那種是反季菜、大棚菜、用藥菜,又貴。 ”
而且東北天冷,能放得住。像是大白菜這種,本來就能長期保鮮。
![]()
圖源:抖音@飯桶孫和暴躁王
關鍵是東北幣,那老經花了,幾百斤、幾千斤秋菜,真沒多少錢。
在東北大街上走一道,問問菜價,不是三毛就是兩毛,關鍵是買一車還能講價。
以為買一車,就多到不行?其實,對東北人來說,“真沒多少玩意兒”。
以大白菜為例,一百斤也就十幾、二十個。
![]()
圖源:抖音@飯團
正值東北秋菜的收獲旺季,黑土地長出來的這些蔬果,產量高、個頭兒也大。
![]()
圖源:抖音@?荳苞
所以幾百斤、幾千斤,真實裝起來,也沒多少。
![]()
圖源:抖音@沈陽新聞頻道
囤菜尚且還能論斤,到了囤煤那可就是論噸了。
![]()
圖源:抖音@阿澤-
如果囤得不夠多,那是真的燒不到開春,要挨凍的。
![]()
圖源:抖音@韓未央
而且“大”東北,那必須得“大”。
大東北我的家鄉,視覺志,4分鐘
大蔥論捆、土豆論麻袋、白菜論車,因為東北本來就是一個菜量賊大的地方。
![]()
圖源:小紅書@脂包肌老王(柴古備賽版)
比如買蔥,在南方蔥是調味品,買一兩根就夠。
![]()
圖源:小紅書@咪就叫咪咪呀
但在東北,蔥是能獨立成菜的主食伴侶,蘸大醬那是嘎嘎好吃。
![]()
圖源:小紅書@Karen Hon
另外,東北還有嘎嘎權威的“貓冬”文化。
此貓非彼貓,東北的“貓冬”,可以說是冬天一來就不咋出門了,總在家貓著的意思。
![]()
圖源:小紅書@廖信忠
這是由東北的氣候和地理特性決定的。
南方的末日小說里常有這樣的橋段:末日一來,氣溫降到了零下20度,雪下一尺厚,各家各戶囤了100斤食物。
但這對冬天的東北來說,就是再正常不過的溫度。
![]()
圖源:小紅書@嘿''小姐姐
因為冬天太冷不愿意出門,東北人就愛在家里貓著。從11月份落雪開始,東北人一直能貓冬貓到來年4月。
所以,對于菜量這么大的東北,如果沒有囤秋菜,東北人那必須渾身沒有安全感。
“東北的冬天時間短,8點多一睜眼亮天了,3點多黑天了,一天就活6個來小時。”
一天就活6個小時,再出門買趟菜,那就真啥啥都不趕趟了。
![]()
圖源:抖音@老韓頭
有了這股子囤菜的習慣,如果某天小說里的末日來了,那東北人估真的是能活最久的。
![]()
圖源:抖音@阿醒
![]()
囤的不是菜,是愛
東北孩子總說,東北的冷是有味道的,一吸滿鼻子都是家的味道,兒時的記憶。
![]()
圖源:《毛雪汪》
尤其對于離開東北的人來說,東北各種獨有的生活儀式都是一種情懷,一種集體記憶,凝聚了黑土地的文化,造就了這里人們的性格。
囤秋菜也是如此,是刻在東北人骨子里的印記。
有東北大姨,會專門在囤秋菜的季節趕回東北。
她不嫌辛苦和麻煩,還會專門從東北往杭州寄,選秋菜選到手黢黑、埋埋汰汰也不在乎。
![]()
圖源:抖音@龍視新聞
因為他們知道,買白菜、曬白菜、腌酸菜的過程,就是秋天的儀式感,必須做的事。
有了這些前序步驟,才能有桌上一道道熱氣騰騰的東北名菜。
![]()
圖源:小紅書@是允僑呀
酸菜燉粉條、酸菜燉五花肉凍豆腐,酸菜餡兒餃子、包子、菜團子、鍋貼、烙餅……
![]()
圖源:視覺中國
更重要的,是能和親朋好友在熱熱的炕頭嘮嘮家常。
![]()
圖源:《鄉村愛情故事》
她們不嫌累嗎?
肯定累,甚至會累到渾身都疼。
但有人等著吃,那就“都得整”。
![]()
圖源:抖音@龍視新聞
現在囤的秋菜,未來都會變成東北孩子寒假、過年回家餐桌上腌制的美味,以及他們返工、返校時行李箱里的家的味道……
關于東北味道的殺傷力,漂泊在外的東北游子最有體會。網上有位博主,專做這件事:從東北老家,帶一份媽媽做的飯,由博主帶給外地的孩子。
每一個想家的孩子,不出兩口,就能嘗出媽媽做的味道,然后,止不住地,猛男落淚。

圖源:抖音@北范南調
東北家長囤的不是菜,囤得是給孩子賊拉拉的愛。
哎,眼瞅著又快要過年了!
異地他鄉的東北孩子,啥時候能回家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