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國際醫療器械城
CHAMPIONBIO
在北京昌平,一片現代化的產業集群正加速崛起:120余萬平方米的建筑群中,在圖湃(北京)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全球總部的生產車間里:機械臂精準作業,工人們正聚精會神趕制發往全國的眼科醫療設備,這家核心技術脫胎于清華大學科研成果的企業,開發了多項全球首創技術,改寫臨床指南,用7年時間完成了從微型創業公司到年營收2億元規上企業的跨越—— 這里便是北京昌平國際醫療器械城,一座正在成型的 “中國醫療器械硅谷”。2025年,隨著國際醫療器械城斬獲“中國特色生物醫藥產業園區優秀案例”稱號,這座未來產業高地的創新密碼正被逐步揭開。
![]()
產業集群成勢:硬核企業構筑創新矩陣
走進國際醫療器械城東區,企業的創新活力撲面而來。愛博醫療的全視多焦人工晶狀體、圖湃醫療的400K超高速眼科OCT等“硬核”產品已打破國際壟斷,銷往全球30余個國家。
如今,這樣的創新企業在園區已形成集群效應。愛美客、佰仁醫療、威高、唯公醫療、清瀚醫療、新云醫療等高精尖企業在此扎根,覆蓋類腦智能、植介入器械、高端診療設備等細分領域。截至 2025年6月,昌平區醫療器械領域已聚集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48家、專精特新企業78家、上市企業9家,2024 年產業年產值突破 144.5 億元,占北京醫療器械規上企業總產值的 40%。
生態閉環發力:全鏈條服務加速成果創新
![]()
“醫療器械研發周期長、轉化難是行業痛點,我們的核心解法是構建全周期生態服務鏈。”相關負責人道出了園區快速發展的關鍵。2025年3月,國家藥監局器審中心創新服務站北京站與中國高端醫療裝備創新與高質量發展交流中心 “雙落地”,為企業提供從技術研發到上市審批的全流程指導,搭建產、學、研、用、金、醫、展、銷等的全要素創新生態,促進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助力中國醫療器械產業邁向更高水平,截止目前,中國高端醫療裝備創新與高質量發展交流中心已建成試運營。
![]()
在制度創新層面,園區依托北京市醫藥健康統籌聯席會機制,推行“項目制”管理模式,明確臨床前研發、臨床試驗、審評審批等各環節職責分工。配合昌發展醫療器械CMO平臺,創新醫療器械平均上市周期已縮短30%,實現了“實驗室成果”到“臨床應用”的加速跨越。
資本與人才的支撐同樣堅實。昌平41所高校構成的“環高校創新圈”提供源頭活水,而“科創產業母基金群+專項直投基金”的資本矩陣,覆蓋企業從孵化到上市的全生命周期,有效緩解了科技型企業的融資焦慮。
聯動布局:劍指全球創新集聚地
![]()
當前,國際醫療器械城的建設正呈現“東西聯動”的加速態勢。東區43萬平方米載體已高效運營,已斬獲中關村特色園區、未來城市大獎新質生產力園區等多項榮譽;西區80余萬平方米的項目正在加速建設。
![]()
按照規劃,西區將重點布局高端醫療設備、高值醫用耗材,強化數字化、智能化發展趨勢,與東區形成互補。以昌平 “132”產業體系為核:以腦機接口為代表的1個尖端領域,體外診斷、植介入器械、醫美器械組成的3個優勢板塊,高端診療設備、生物醫用材料構成的2個特色方向,形成梯度發展格局。
更深遠的布局在于全球協同。園區通過出海服務中心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建標準互認機制,圖湃醫療掃頻 OCT 設備等產品已成功打破國際壟斷,走向全球市場。“我們要打造的不僅是產業集群,更是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集聚地。”相關負責人表示。
從打破國際壟斷的核心產品,到全鏈條的創新生態,再到全球布局的產業雄心,北京昌平國際醫療器械城正以“昌平模式”解碼未來產業,一座“中國醫療器械硅谷”正在悄然崛起。
![]()
來源:昌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