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玉婷的一生真的是太可惜了,北京姑娘好不容易在廣東臺立足,甚至為了工作在臨產前一天還在上班!
可誰都不會想到,那么熱愛工作的她,卻在巔峰時隱退,按理說不應該,可這到底是為了什么?
如今67歲的她,又在過著什么樣的生活?
就在不久前,《珠江晚報》旗下紀實平臺披露了一個讓人會心一笑的細節,廣東某學院,竟然把她的“侯式播報法”正式寫入了播音主持專業的教案!
課堂上,當她標志性的那句“各位觀眾,晚上好”再次響起時,彈幕瞬間議論紛紛。這種仿佛自帶音樂的出場方式,足見她在大眾心中的分量。
![]()
但最有趣的是,這份被寫入教材的侯式播報法,核心竟然是生活化表達。她怎么教學生的?
不是高深莫測的理論,而是樸實得近乎粗魯的真理,她說把話筒當成自己的媽媽,得讓她聽清自己吃飯沒!
![]()
這句俚語,一下子就拉近了距離,瞬間點醒了無數學生,說話就得有溫度,有煙火氣。
而她的反差萌不止于此。去年十月,媒體在珠江帝景苑的網球場,捕捉到了侯玉婷的身影。
![]()
她穿著一件洗得發白的T恤,那是1995年廣東電視臺臺慶的紀念衫,上面印著時代的烙印。
手里拎著孫女粉色的網球拍,當門衛喊她侯老師時,她笑著回應,今天輪到自己當球童。
鏡頭里的她,腰桿筆直,聲音清亮,只是語氣里多了幾分寵溺。
甚至在短視頻平臺上,侯玉婷的影響力也在悄然延續。有網友剪輯了她三十年前后同說“晚上好”的對比視頻,點贊量突破百萬。
她的兒媳是央金,如今是廣東體育頻道的主持人,在世界杯演播室里,竟然借鑒了婆婆的播報節奏。
![]()
導播當場拍板,說穩得像侯老師本人!這檔節目還拿下了創新獎。你看,這份“侯式基因”,在不經意間,早已滲透進生活,代代相傳。
侯玉婷遠不止于此。她的傳奇,始于一次大膽的選擇。1958年出生于北京的她,在1978年,她毅然決然地南下廣東,考入廣東電視臺。
![]()
要知道,當時的北京,文藝資源何其豐富,但她卻看中了南方那份開放與闖勁。
那時候的廣東電視,條件簡陋到你無法想象。沒有提詞器,臺詞全靠手寫和記憶,夏天演播室里沒空調,播報時汗水常常浸透衣衫。
![]()
為了練就鏡頭感,她每天對著鏡子調整笑容和眼神,早早地便來到演播室。而最讓人佩服的,是她為了融入這片土地,拼命學習粵語。
1986年,侯玉婷迎來了她職業生涯的高光時刻。央視電視臺特邀她主持第六屆全運會,這在當時是前所未有的創舉,全國性賽事首次由地方臺主持人挑大梁!
![]()
侯玉婷的優勢是什么?她能用標準普通話連接全國觀眾,又能一句“食咗飯未”拉近嶺南鄉親的距離。
這種南北通融的主持風格,讓她一鳴驚人,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兩年后,她又再次受命主持第十一屆亞運會,成為少數連續主持兩大國家級賽事的地方臺主持人。
![]()
1989年,侯玉婷站上了真正的職業巔峰。在央視臺主辦的首屆“如意杯”全國十佳節目主持人評選中,她從百余位頂尖高手脫穎而出,成為廣東電視臺首位獲此殊榮的主持人。
此后,榮譽如同雪片般飛來,連續十年獲評“廣東省三八紅旗手”,2018年更斬獲廣東廣電“30年貢獻獎”。她就是廣東電視的拓荒者和功勛人物。
![]()
更令人津津樂道的,是她三次拒絕央視的橄欖枝。1988年、1992年、1996年,央視三度拋出誘人的條件,解決北京戶口、提供住房。但每一次,侯玉婷都婉言謝絕。
直到2019年的臺慶聚餐上,她才揭開了謎底,說北京有雪,她怕冷,廣州有腸粉,還有夜班車,錄完節目能趕回家給老公煮面。
![]()
這番話,后來被收錄進廣東廣電的紀錄片《主持人情懷》。你看,她的不妥協,不是因為沒有野心,而是她早已把根扎在了這片土地,把家安在了這份溫暖之中。
那份對廣州的深情,對家庭的眷戀,遠比聚光燈下的榮耀,更能打動人心。
![]()
侯玉婷的敬業,在坊間早已傳為佳話,其中最經典的,莫過于臨產前一天還在上班。
這事兒,發生在1989年,當時她懷著兒子,預產期就在眼前。但偏偏遇上《萬紫千紅》欄目要制作改革開放十周年特別節目。
![]()
這期節目要串聯十位企業家嘉賓,每個環節的串詞,都是她和編導反復打磨出來的。她心里清楚,如果自己請假,嘉賓的情緒調動、環節銜接都會受到影響。
于是,她堅持站到了臺前。錄節目時,同事們特意給她搬來軟椅,她卻堅持站著主持,說站著說話更有精神。這份對工作的極致負責,讓人肅然起敬。
![]()
更感人的,是她哺乳期的堅守。1990年亞運會期間,兒子才六個月大,需要母乳喂養。
為了不耽誤直播,臺里特意在演播室隔壁騰出小房間,丈夫黃偉魁每天中午抱著孩子來喂奶,她喂完就立刻補妝上場。
![]()
有一次,直播前她身體非常難受,卻依然咬牙錄完了40分鐘節目。下場后衣服都濕透了,她卻笑著沒影響播報就好。這份狠勁兒,源于她對觀眾深深的敬畏。
她曾在1995年的《主持人手冊》序言中寫道:“觀眾守在電視機前等我們,不是看我們耍威風,是想通過屏幕感受生活的溫度。”這份信念,貫穿了她整個職業生涯。
![]()
談到侯玉婷,就不能不提當年那樁沸沸揚揚的“霍震霆緋聞”。這事兒,一度被小報炒得沸沸揚揚,給侯玉婷帶來了不小的困擾。
但真相到底如何?2020年,霍家出版的自傳給出了權威澄清。書中記載,2000年,侯玉婷因為參與霍英東教育基金會的活動,與霍震霆有過合影。
![]()
照片里,她站在第三排,身邊還有十多位嘉賓。當時,小報斷章取義,大肆炒作。
侯玉婷沒有召開記者會大動干戈,只是在臺慶后臺,跟化妝師輕描淡寫地解釋了一句,她連霍英東先生的面都沒單獨見過,就欠他一張請柬。
![]()
這番話,云淡風輕,卻有力地回擊了謠言。后來,隨著合影的公開,謠言不攻自破。
2005年,47歲的侯玉婷在事業巔峰期,做出了一個讓外界震驚的決定,從一線隱退。很多人不理解,猜測紛紛。
這并非坊間傳言的受緋聞影響,而是多重考量的結果。當時,她主持的《與法同行》節目,需要大量的法律專業知識,為了確保精準,她每天要啃幾十頁法律條文。
同時,還要照顧剛上初中的兒子。長期的高強度工作,導致她免疫力下降,醫生也建議她休養。
![]()
在2018年的退休座談會上,她坦言,隱退是給年輕人讓路。這份胸襟,何其寬廣。她不是固步自封,而是看到了時代發展的趨勢,并愿意為之讓步。
![]()
但隱退,絕不意味著告別。她轉型做幕后培訓,如今廣東臺里不少當家主持人,都曾是她的徒弟。她的經驗和智慧,以另一種形式,傳承和滋養著一代又一代的電視人。
如今67歲的侯玉婷,早已不是當年那個光芒萬丈的廣東一枝花,但她卻活成了更通透、更真實、更溫暖的模樣!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