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社交平臺上掀起了一股“開塞露護膚”的熱潮。
不少人曬出用開塞露混合水或乳液涂臉的視頻,宣稱它能“保濕、祛痘、去黑頭”,甚至有人將其稱為“平價護膚神器”。
![]()
與此同時,開塞露的主要成分——甘油(丙三醇),也被推上風口浪尖。
開塞露真的能用來護膚嗎?
甘油的“妙用”是科學還是智商稅?
今天,我們從成分、原理和風險入手,揭開這場“護膚鬧劇”背后的真相。
開塞露的“真面目”
開塞露是什么?
開塞露,是一種潤滑性瀉藥,注入直腸后不吸收,可以潤滑并刺激腸壁、清潔灌腸,適用于小兒及年老體弱者便秘的治療。
用法用量
直腸給藥,成人一次一支,兒童一次半只。
禁忌
對本藥過敏者慎用。
貯藏
遮光,密封,干燥保存。
為什么有人用開塞露護膚?
甘油又稱丙三醇,是一種多元醇化合物,從理化性質上說,它是一種無色、無臭、無毒且略帶甜味的粘稠液體。
此外,由于它特殊的3個醇羥基可以與水分子結合,甘油具有很強的吸濕性,能緊緊“鎖住水分”。
作為經典的保濕劑,甘油在開塞露中濃度高、價格低廉(一支約1-2元),因此被部分網友視為“高性價比的保濕替代品”。
藥品不能直接等于護膚品
盡管甘油是安全的成分,在食品行業被廣泛應用,但開塞露的適應癥是便秘而非保濕,開塞露不能直接用于護膚有以下幾點原因:
濃度過高
大部分護膚品中,甘油濃度不超過10%,而開塞露的甘油濃度高達50%以上。直接涂抹可能引發皮膚脫水,反而導致干燥、刺痛。
輔料刺激性
目前市面上在售的部分開塞露,含苯甲酸鈉、硫酸鎂等作為輔料,長期接觸可能刺激皮膚屏障。
無菌性存疑
開塞露作為藥品開封用完即棄,作為護膚品,長期暴露易滋生細菌。
因此,開塞露的“護膚功效”更多是網友的誤讀,盲目跟風可能適得其反。
甘油的科學真相
被低估的“保濕之王”
雖然開塞露不可以,但甘油本身是很可以的呀!
![]()
甘油藥品說明書提到,本品10%-20%液涂擦,用于皮膚皸裂、剝離等。
不僅如此,在面霜、乳霜、精華等產品配料表都有甘油的身影,說明其確實是護膚領域的“黃金成分”。
捋一捋網絡“甘油妙用”,以下這些大家不防試試:
急救保濕水
配方
5%甘油+95%純凈水(建議使用蒸餾水或礦泉水)。
用法
潔面后輕拍,10分鐘內洗去。適合急救緩解干燥,但不可長期替代護膚品。
手部護理
配方
10%甘油+凡士林。
用法
睡前厚涂并戴手套,改善手部皸裂。
緩解唇部干裂
配方
5%甘油+蜂蜜。
用法
混合后涂于唇部,5分鐘后擦凈。
Ps:以上這些首次使用前需在耳后做24小時過敏測試。
總結:甘油確實是護膚領域的多面手,但它的價值需要通過科學配比和安全工藝來實現。開塞露的“跨界護膚”更像是一場危險的鬧劇,提醒我們:在信息爆炸的時代,理性甄別偽科學比盲目跟風更重要。
作者: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 李秋琪 馬萬君
審稿專家: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 華小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