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夭折了,我把他葬在村附近的國有林地。同村村民周某毀壞了他的墳,將骨灰盒丟在野外。”云南村民楊先生痛心地反映。
8歲孩子意外摔倒后因腦出血去世
4月后,家人發現墳墓遭破壞,骨灰盒被丟野地
楊先生告訴記者,他是1989年生人,家住云南大理彌渡縣某村。他的兒子小楊出生于2017年,是家中獨子。他回憶,半歲時,小楊被確診小腦萎縮、癲癇等疾病。3歲時,彌渡縣殘聯認定其為肢體一級殘疾。
今年4月30日,小楊意外摔倒后,引發腦出血,送醫搶救無效離世,“孩子因為小腦萎縮,經常摔跤。”當天下午,他們送去火化。
家中獨子去世,楊先生一家陷入悲痛之中。按照當地習俗,他于5月4日為兒子辦理了葬禮。他說,“孩子下葬時,我詢問村干部在哪下葬合適,對方建議葬于距村子3公里左右的國有林地里。”
楊先生說,兒子的生命雖短暫,但為了寄托哀思,他們給娃修了個墳,把他好好安葬了,“墳地的面積,墓碑大小,都是依據當地民政部門的規定來的。”
![]()
令他氣憤的是,兒子的墳墓被破壞了。他說,9月5日是中元節,他去墓地祭奠兒子,發現墓地已經被破壞,骨灰盒被丟在距離墓地兩米左右的野地里。
“看到那一幕,我渾身顫抖。石板壓在孩子的骨灰袋上,搬開石板時,我感覺自己很無能,孩子活著時沒照顧好他,去世了還被人欺負!”楊先生悲憤地說。
同村村民曾稱涉事地塊系周家祖墳,要求遷墳
村干部曾調解但無果,后墳墓被毀壞
對于這次毀墳,楊先生說他曾收到過同村村民周某的警告。8月初,周某電話聯系他,稱小楊的墳墓建在了他們家族的祖墳旁邊,要求遷墳,“我表示,兩座墳相距五六米遠,且土地是國有林地,如果他可以證明該林地屬于他們周家,我可以給孩子遷墳。”對方認為,那塊林地埋葬了周家多位逝者,因此屬于他們家族。
8月11日,村干部對楊先生和周家的代表進行調解。楊先生說,村干部認為,糾紛的地塊是國有林地,如果周家要求楊先生遷墳,需要提供依據。周某的哥哥拿不出依據,但堅持要求楊先生遷墳,“因為調解未果,村干部要求周家不能毀墳,有訴求向上級反映。”
楊先生表示,此后,雙方再沒有進行過交流。8月14日,周某給他來電,稱周姓族人溝通后,認為小楊的墳必須遷走,如果不遷走,他們就會去推倒墳墓。
“我從警方處了解到,兒子的墳墓是8月15日被周家多人參與破壞的。”楊先生說。
10月28日,記者聯系到涉事的周某,對方未回應被指控毀墳一事。
警方:不構成刑事犯罪,以行政案件立案
鎮政府:雖是國有林地,毀墳或與風俗有關
9月5日,楊先生向新街派出所報案,警方以“墳墓被損壞”受理處置。其間,新街鎮政府介入,試圖協調雙方和解。
聊天記錄顯示,鎮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周家愿意就毀墳一事道歉,協商賠償。鎮政府會積極協調遷墳費用問題。警方會對毀墳的涉事人員進行處置。
10月3日,警方認為小楊墳墓被損壞案沒有犯罪事實,決定不予刑事立案。同日,警方對該案行政立案。
10月28日,記者聯系到新街派出所相關負責人,對方表示案件正在辦理,不便透露案情。
同日,新街鎮政府相關負責人張某表示,涉事林地確系國有林地,不屬于某一村民家獨有,但從風俗角度說,當地有“夭折的孩子不進祖墳”的觀念,周家的先祖葬在那片林地,“有一種說法,雖然林地所屬權不歸哪一家,但誰家先埋,這塊地就只埋這一家族的逝者。”
張某表示,他們希望調解此事,是希望孩子盡快入土為安,毀墳事宜由派出所介入處置,“楊家也有自己的墳地,小楊沒埋進祖墳,可能與當地小孩不能進祖墳的風俗有關。”
對此,楊先生表示,按照村里的風俗,成婚前去世的人,都會葬在村附近的山上,“孩子去世后,我問村干部葬在哪里,他說葬在那處林地即可。”
律師:“先埋祖墳即獨占使用權”的風俗沒有法律依據
北京澤亨律師事務所律師胡磊表示,根據我國《土地管理法》第九條規定,國有林地所有權歸國家所有,并非個人或家族私有;該法同時明確,單位和個人依法使用國有土地需經縣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確認,因此,“先埋祖墳即獨占使用權”的風俗沒有法律依據。
此外,《殯葬管理條例》第十條明確禁止在林地建造墳墓(受國家保護的特殊墓地除外),“法律尊重風俗,但不讓風俗凌駕于他人權利與國家法規之上”。
破壞他人墳地可能被追究行政、民事責任
胡磊表示,以臨近祖墳為由破壞他人墳地,需同時承擔行政責任與民事責任。在行政責任方面,根據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六十五條規定,故意破壞他人墳墓、丟棄他人骨灰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情節嚴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并處二千元以下罰款。
從民事角度來說,墳墓屬于承載近親屬精神利益的特殊財產,涉事方需承擔三項責任:一是恢復墳墓原狀,或賠償修墳、重新安置骨灰的實際費用;二是向受害方書面公開賠禮道歉;三是若因毀墳行為給受害方造成嚴重精神損害,還需依法賠償精神撫慰金,具體金額需結合損害程度由雙方協商或法院判定。
從刑事立案條件來看,故意毀壞財物罪需滿足“造成公私財物損失五千元以上”“糾集三人以上公然毀壞”“毀壞三次以上”等情形,本案中十多人參與雖符合“糾集三人以上”的形式要件,但需重點核查墳墓損壞的實際價值——若經鑒定,被毀墳墓(含墓碑、骨灰盒等)的損失未達五千元,且無其他嚴重情節(如多次毀墳、引發群體沖突等),則不滿足刑事立案條件。
胡磊說,傳統風俗承載著情感記憶,我們理應尊重,但舊俗更需與時俱進,不妨主動響應集中公墓安葬的政策導向,讓逝者安息更合規有序。
鄉村鄰里之間,遇事多通過村干部調解、部門溝通等合法途徑解決,以包容之心對待他人,用理性方式化解分歧,既守護了親情敬意,也維護了鄉村和諧,這才是移風易俗的應有之義。
來源:大河報、華商報大風新聞
值班編輯:王挺
審核:許暉 曾群峰
為了我們能每天準時相見
你的【加星 點贊 在看】對我們非常重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