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生效不久的《互惠準入協定》(RAA)還在發酵,菲日又拋出了防務合作的"新動作"——在吉隆坡東盟峰會期間,兩國原則上敲定《物資與勞務互惠協定》(ACSA)。
這意味著從人員互訪到物資共享,日本和菲律賓的軍事綁定再進一步。短短數月內,兩份核心協定接連落地,這種合作節奏在區域安全領域實屬少見,背后的聯動效應值得關注。
菲日此次達成ACSA原則共識,并非偶然為之,而是雙方防務合作持續推進的必然結果。
今年10月26日,菲律賓總統小馬科斯與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在第47屆東盟峰會期間舉行首次雙邊會晤,把這份自4月就啟動談判的協定推到了公眾面前。
根據協議內容,兩國武裝部隊在聯合演習、人道救援等行動中,可相互提供物資與勞務支持,相當于給軍事合作裝上了"后勤直通車"。
有意思的是,這份協定緊隨著9月生效的RAA而來,而RAA已經在實際場景中完成了"首秀"。
![]()
就在本月,菲律賓宿務發生地震,日本航空自衛隊借助RAA的便利機制,迅速調動運輸機向災區運送救援物資,這也是該協定生效后兩國首次實戰化合作。
從人員聯動到物資保障,兩份協定形成了清晰的銜接鏈條。防務合作的深化還體現在裝備與技術的落地層面。
今年2月,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與菲律賓國防部長特奧多羅在馬尼拉舉行會晤,雙方同意建立"戰略行動合作高級框架",并深化軍方交流。
在具體合作中,雙方的協同已經從紙面走向實操。菲日開展"海上安全特別訓練",內容包括島嶼防御工事搭建和無人機協同偵察。
而更早前簽署的《海洋安全信息交換備忘錄》已開始發揮作用,讓軍事合作有了實際載體。
兩國領導人在會晤中也明確了更多合作方向。小馬科斯強調,與日本的防務關系及菲美日三邊合作"是地區和平、穩定與發展的基石",并感謝日本長期的開發援助,希望合作能超越官方發展援助框架。
高市早苗則提到,本月初在"亞洲零排放共同體"部長會議上簽署的能源合作備忘錄,為雙方民用核能領域合作奠定了基礎,同時承諾通過提供稻谷后處理設備強化菲律賓糧食安全。
雙方團隊還探討了擴大海上監測、災害應對及網絡防御等領域的聯合訓練與情報共享,日方直言菲律賓的地理位置"極為關鍵",希望構建"可操作、可持續的互通機制"。
此次合作節點特殊。高市早苗10月21日才正式就任首相,小馬科斯是她上任后首位面對面會談的外國領導人,足見菲律賓在其外交布局中的分量。
而菲律賓將于2026年擔任東盟輪值主席國,恰逢菲日建交70周年,雙方都有意借這些契機強化合作。
日本長期受和平憲法限制,但近期其軍事挑釁動作頻頻,突破了和平憲法的部分限制。例如,2025 年日本首次在本土進行遠程巡航導彈實彈發射.
其發射的遠程巡航導彈射程覆蓋中國沿海關鍵區域,意味著其軍事打擊能力得到質的提升,打破了地區軍事平衡。此外,日本海上自衛隊驅逐艦還首次穿越臺灣海峽,與美國海軍開展聯合演練,明目張膽地將軍事觸角伸向臺海。
菲日從RAA到ACSA的合作升級,展現了區域安全領域的新動態。不過,和平穩定仍是地區發展的主流,希望各方在推進合作時能兼顧整體利益,以對話而非對抗的方式維護區域秩序,這才是符合各國長遠需求的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