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22歲的女孩,曾是中國體育的新星,冬奧會后,谷愛凌的名字響徹大街小巷,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
她不僅在賽場上拿下金牌,更以開朗的性格和對中國文化的熱愛圈粉無數,然而卻沒想到僅僅幾年她竟成為了網絡暴力的靶子。
谷愛凌的成長里,滑雪是繞不開的關鍵詞,她出生在一個中美混血家庭,母親是來自北京的前滑雪教練,或許是受母親的影響,3 歲那年,她第一次踏上了雪場。
那時候的她還只是個跟著媽媽玩雪的小孩,誰也沒預料到,這個小姑娘未來會在雪場上闖出一片天。
![]()
她不是靠天賦 “躺贏” 的孩子,為了把滑雪練到最好,每周她都會花超過 20 個小時在訓練上,就連課余時間都要擠出來往返滑雪場。
這份努力沒有白費,13 歲時,她就在全美青少年滑雪錦標賽上拿下了冠軍,15 歲更直接斬獲世界杯金牌,成了滑雪界小有名氣的新星。
![]()
2019 年,17 歲的谷愛凌做了一個改變人生的決定,她要代表中國參加那次的國際比賽。
她辦理了國籍變更,還特意在社交媒體上告訴了大家這個消息,當時這個決定引來了不少關注,有人期待她的表現,也有人好奇這個年輕姑娘接下來會怎么走。
![]()
2022 年北京冬奧會,成了谷愛凌人生的高光時刻,賽場上,她憑借穩定的發揮和出色的技術,一舉拿下兩金一銀,創下了中國滑雪項目的新紀錄。
那天的頒獎臺上,她戴著獎牌微笑的樣子,成了很多人心中的經典畫面。
![]()
那時候,她不僅是賽場上的冠軍,更因為開朗的性格和對中國文化的喜愛圈了很多粉,走到哪里都能收獲一片稱贊。
可就像人們常說的 “樹大招風”,隨著谷愛凌的名氣越來越大,質疑的聲音也悄悄冒了出來。
![]()
最先引發爭議的是她的國籍問題,雖然她早就明確表示自己已經加入中國國籍,但還是有不少網友揪著這件事不放。
有一次,被問到美國人如何看待她時,她回答說 “在美國我是美國人,在中國我是中國人”,這么一句簡單的話,卻被網友翻來覆去解讀。
![]()
有人甚至覺得她立場不堅定,是在兩邊討好,緊接著,她的跨國生活也成了被攻擊的點。
冬奧會后,谷愛凌要去美國大學讀書,這個正常的求學選擇,在一些網友眼里卻變了味。
![]()
有人說她 “在國內賺夠了錢,跑到國外去花”,還有人覺得她拿了中國的榮譽,卻不愿意留在國內發展,對她的不滿越來越多。
更讓人意外的是,就連她在社交媒體上發的文案都能被挑出毛病,有一次她寫了 “謝謝中國”。
![]()
本來是一句簡單的感謝,卻被網友指責 “為什么不說謝謝祖國”,硬生生把一句普通的表達扭曲成了 “立場有問題” 的證據。
這些接二連三的質疑,像潮水一樣涌來,慢慢把曾經的 “天才少女” 推向了輿論的對立面。
![]()
一開始,谷愛凌并沒有過多回應這些質疑,可隨著時間推移,網上的聲音越來越過分,甚至有人開始造謠,說她 “背叛祖國”。
這些無端的攻擊,終于讓她忍不住了,她在社交平臺上發布了一段視頻,直接回懟那些黑粉。
![]()
視頻里她列出了自己為中國拿到的獎牌數量,還有她為國內滑雪項目引進的頂級教練和訓練器材,最后反問那些攻擊她的人:“你們又為國家做了什么?”
![]()
本以為這番回應能讓謠言平息,沒想到反而讓她陷入了更大的爭議。
一些網友覺得她的態度太 “傲慢”,認為她是在用成績 “綁架” 愛國情懷,甚至有人說她 “拿獎牌當擋箭牌”。
![]()
一時間,關于她 “立場” 的討論越來越激烈,不管她說什么、做什么,都會被過分解讀,陷入了 “越解釋越被動” 的怪圈。
其實,熟悉谷愛凌的人都知道,她一直沒停下為中國滑雪努力的腳步,即便在爭議最大的時候,她也沒放棄訓練。
![]()
8 月,她在新西蘭進行訓練時,再一次受傷,也不得不去醫院檢查,事后她在社交平臺上說明了情況,還特意呼吁粉絲不要在訓練時打擾她,承諾每天訓練結束后會和大家見面。
![]()
從這些細節能看出來,她心里始終裝著訓練,裝著接下來的比賽,面對鋪天蓋地的爭議,谷愛凌沒有選擇逃避,而是用行動給出了最有力的回應。
![]()
她公開宣布,自己會代表中國參加 2026 年米蘭冬奧會,這個決定一出來,很多謠言不攻自破。
如果真的像黑粉說的 “背叛祖國”,她又怎么會繼續為中國征戰奧運?
![]()
為了備戰米蘭冬奧會,她把更多精力都投入到了訓練和學業上,雖然身上還帶著之前受傷的影響,但她從沒停下訓練的腳步。
她在社交平臺偶有分享,內容多為訓練日常,顯而易見,她正漸漸走出輿論陰霾,重新回歸那片令她最為稔熟的雪場,開啟屬于自己的逐夢之旅。
![]()
除了官媒之前的發聲,越來越多理性的網友也開始站出來,有人說 “她拿的獎牌是真的,為中國滑雪做的貢獻也是真的,為什么要抓住一些小事不放”。
還有人表示 “應該給運動員更多空間,別用自己的期望綁架別人的人生”。
![]()
這些理性的聲音,慢慢蓋過了那些無端的指責,讓大家重新把目光聚焦到她的實力和努力上。
她用自己的經歷告訴大家,面對輿論的起伏,最珍貴的是守住內心的純粹,堅持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
而對于我們來說,或許也該學會用更理性、更包容的眼光看待公眾人物,少一些無端的指責,多一些對努力和付出的認可,你們覺得呢?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