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爸退休金一大半都買了保健品”“我媽囤的保健品都能開店了”……隨著重陽節和“雙11”購物季來臨,如何成功勸退父母下單保健品,成為社交媒體上眾多年輕人的“頭號難題”——既希望他們健康,又擔心他們上當。
老年人保健品能不能買?怎么吃才對?10月28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召開健康中國中醫藥健康促進主題發布會之“中醫藥護佑老年健康”專題發布會。會上,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葛金文回答民生周刊記者提問,他認為,真正適合老年人的保健品主要是三類:補腎、健脾、保護心腦血管。
![]()
上圖: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新聞發布會現場上的葛金文 圖/李賢娜
養生根本:護腎是關鍵
“老年人到這個年紀以后,往往是五臟俱虛,特別是‘先天之本’腎和‘后天之本’脾的衰退。”葛金文一針見血地指出老年人的養生根本在護腎。
他解釋,老年人腎中精氣由盛到衰是自然規律。這個“根本”一動搖,就會引起全身連鎖反應,導致老年人常見的各種癥狀。
但問題來了:為什么別人吃了有效的補品,你吃了反而更虛?
答案只有三個字:不對癥。
腎虛分三種,進補大不同
葛金文認為,腎虛分為腎陽虛、腎陰虛和腎氣虛三類,癥狀不同,進補方向也截然不同。
腎陽虛的老年人多表現為:畏寒怕冷、神疲乏力、腰膝酸軟、夜尿頻多。這類老人若誤用針對腎陰虛的滋陰清熱類產品,會加重癥狀。
腎陰虛則通常表現為:手足心熱、口干咽燥、頭暈耳鳴、失眠多夢。這類老人如誤用溫補陽氣的產品,無異于“火上澆油”。
如果分不清類型盲目進補,很可能適得其反。這正是有些老人越補越不舒服的根源。
三類保健食品,適合老年人
那么,老年人該如何選擇保健品?葛金文建議:盡量選擇“藥食同源”的食材。
他特別推薦以下三類溫和有效的補腎健脾食材:
一是補腎益精類,枸杞子、核桃、黃精——這些食材性質溫和,適合腎虛老人長期調理。
二是健脾養胃類,山藥——既能健脾又能益肺,適合脾胃虛弱的老人。
三是滋陰養血類,黑芝麻——富含營養,有助改善因陰血不足引起的頭暈、便秘等問題。
“這些相對溫和的食材或藥物,適合老年人日常長期服用,而且久久見功。”葛金文提醒,謹慎選擇功效強烈的補品,比如海馬、鹿茸、鎖陽等。對于老年人來說,溫和調養遠比猛烈進補更安全有效。
活血化瘀類,也需“對號入座”
葛金文指出,除補腎健脾的保健品外,現在心腦血管疾病高發,導致市面上的活血化瘀藥類保健品也在增加。
活血化瘀藥,顧名思義是治療血瘀癥。葛金文建議,首先要了解什么是血瘀癥。血瘀癥主要表現:疼痛部位固定、疼痛性質為刺痛、面色灰暗、齒唇紫暗。“老年人有這樣的表現,才適合吃活血化瘀類的保健品。”
目前,活血化瘀的保健品大多含有三七、紅花、丹參、銀杏葉等成分。“老年朋友們可以根據判斷自己是否有血瘀癥來酌情選用。”
葛金文提醒,血瘀是結果,氣虛、氣滯、寒凝等都會導致血瘀。因此,同樣需要辨癥使用活血化瘀的方法,不能一味地活血化瘀,反而會耗傷氣機。
科學進補,記住這幾點
結合葛金文建議,建議老年人選擇保健品應遵循以下原則:
先辨體質再進補:了解自己須補腎、健脾、還是活血化瘀;
首選藥食同源:選擇既是食物又是藥物的食材,安全溫和;
不求速效求持久:養生保健是持久戰,尤其警惕強效補藥;
咨詢專業人士:咨詢中醫師或其他專業醫務人員。
養生是科學,而非玄學。真正的健康之道,不在于價格高低,不盲從他人選擇,更不輕信來路不明的“祖傳秘方”“中醫古法”。每一位老年朋友都應樹立正確的健康觀,以科學為準繩,以權威為參考。
(民生周刊記者 李賢娜)
來源 | 人民康養,原標題:《老年人別亂買保健品!名醫提醒:這3類保健品才適合老人!》
編輯 | 李雪
責編 | 姜玉函
關注民生周刊視頻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