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老白第229篇原創筆記
前言
每次周末踢球,我總會想起網上那句調侃: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職場也一樣,當你和客戶談到關鍵處,被自己人拆臺而功虧一簣的時候,想必深有同感。
扎心的是,我們往往沒有選擇同伴的權利,只能努力保持清醒和獨立。
人到中年,我終于明白,與不合拍的人共事,反而是檢驗能力的最佳試金石。答案,或許就藏在這3點準則里。
01可以不喜,但別主動翻臉
曾看過一個街頭采訪,主題是不喜歡什么類型的同事,投票前三名是:
“精致利己主義者”、“甩鍋俠”、“見不得別人好”。
在這些“下頭”行為面前,厭惡、排斥是每個人的本能反應,如果欺負到自己頭上,不少人會奮起反擊。
其實在我看來,職場上,只要能承受“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代價,該翻臉時別猶豫,把事情鬧大常有奇效。
但問題是,和這類人發生沖突,贏了,無法改變他們的思維邏輯;輸了,更會讓他們變本加厲。
所以,發自心底不喜歡他們,是我們的選擇;不主動和他們翻臉,更是一種明智選擇。
老話“惡人還需惡人磨”提醒我們,敬而遠之那些讓你厭惡的人,不是投降認輸,而是自保竅門。
02即使看穿,也別主動拆穿
年輕時,我為5.0的雙眼視力而自豪。
工作后,長期對著手機電腦,40歲時,終于開始為退化煩惱。
幸好,接觸的人多了,難免練就一雙“慧眼”:大多數情況下,能很快看穿潛在的圈套。
朋友說,這份經驗難能可貴,我搖頭,告訴他:
“看破不說破,還是好朋友,這才是真正的智慧。”
職場上,很多事情從來不是非黑即白,立場、利益等因素決定了:同一件事會產生很多不同結果,關鍵還是看如何選擇。
意見不同,可以溝通;三觀不合,誰都沒轍。
當你看穿某些人和事背后的邏輯,請記住,不到萬不得已,別主動出擊。做人留一線,日后才好相見。
03保持尊重,請別刻意討好
心理學有研究指出:
“慕強心理”在人性中有極大占比,當我們“向上比較”時,除了將對方視為榜樣,也會下意識想借對方的光。
所以,“領導夾菜我轉桌,領導隱私我亂說”終究只是調侃段子。
現實中,我們總會自發在強者面前保持謙遜,無非是想用良好形象,在對方心里留下完美印象。
只是別忘了,保持尊重,不等于刻意討好。
職場上,奉承和諂媚或許能帶來一時之利,但絕不是通往成功的捷徑。
在有格局的強者眼里,所有帶有目的性的討好,全都是歪門邪道;想借他們光的前提,是做真實的自己。
只有不把取悅強者當目標,才會懂得:健康的職場關系,建立基礎是平等和互利。
寫在最后
《工作的本質》中有句話:
“人生如果是一場修煉,那么,工作是最好的修煉方式。”
我覺得,修煉優先級最高的,是“心力”。
當你懂得什么時候該退,什么時候該忍,什么時候該慢,就真正實現了“人格獨立”。
共勉~
感謝你讀到這里,想必我的文字讓你有所感觸。
歡迎你點個關注,讓老白有機會見證你的進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