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疾控中心最新監測提示,我國南方省份流感活動水平已開始上升,受多種因素影響,今年流感流行季可能較往年提前,且流行毒株也有所變化。面對潛在的健康威脅,中醫"治未病"的智慧尤顯重要。
婦幼健康科普
在中醫理論中,流感屬于“時行感冒”。秋季之所以成為流感高發期,正是因為其特有的“燥”與“風”兩種邪氣。
燥邪易損傷肺臟與呼吸道,導致口鼻干燥、咽喉不適,為病毒入侵創造了條件;風邪則攜寒涼從體表侵入,從而引發疾病。
因此,預防的關鍵在于潤燥養肺、固表防寒,其核心正是“扶助正氣”,提升自身免疫力。在此分享幾個簡單實用的中醫方法,助您和家人固護正氣,安穩度過這個特殊的秋天。
揉穴位
迎香穴
位于鼻翼外緣旁的鼻唇溝中。用食指指腹順、逆時針各按揉1-2分鐘,以局部酸脹為宜。此穴能通利鼻竅,預防鼻塞流涕,并能改善鼻腔血液循環,守護呼吸道的“第一道關”。
足三里穴
位于膝蓋外側凹陷下四橫指處。用拇指或中指用力按揉3-5分鐘,至有酸麻脹痛感。此穴為保健要穴,能強壯脾胃、補中益氣,是扶助正氣的關鍵。
風池穴
位于后頸部,與耳垂齊平的枕骨下兩側凹陷中。用雙手拇指同時稍用力按揉,以酸脹感傳至頭頂為佳。此穴善于祛風解表,可有效預防和緩解風寒引起的頭痛與頸部僵痛。
佩香囊
梧州市婦幼保健院中醫科推出防流感香囊,將芳香辟穢的中藥研磨成粉,裝入布袋中,隨身攜帶或置于床頭、辦公室等。防流感香囊散發出的香氣,能凈化我們呼吸的小環境,祛除濕濁和病氣,起到芳香辟穢、化濕解毒的作用。
![]()
注意:孕婦和過敏體質的人要謹慎使用。
飲藥茶
藥補不如食補,喝對一杯水,也能輕松防病。推薦桑葉菊花百合飲,取玉竹、麥冬、百合等,沸水沖泡后燜5-10分鐘即可。此茶能養陰清肺、潤燥生津,有效緩解秋季常見的口咽干燥、干咳及皮膚干燥,適合全家飲用。
暖足浴
睡前用40℃左右的熱水泡腳(可加幾片生姜或艾葉),浸泡15-20分鐘,至身體微微出汗即可。生姜能散寒,艾葉可通絡,此方法不僅能驅寒暖身、改善睡眠,還能促進血液循環,從而提升免疫力。
生活起居提醒
避風寒:及時增減衣物,尤其注意后背、脖子和肚臍的保暖。
節飲食:秋天適合“減辛增酸”,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比如辣椒、生姜),多吃酸甜滋潤的食物(比如梨、蜂蜜、銀耳、山楂)。
暢情志: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悲傷情緒傷肺,讓氣機順暢。
勤通風:每天定時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清新。
以上方法主要用于日常預防和保健,如果已經出現發熱、咳嗽等明顯的流感癥狀,需及時就醫。
本期科普達人
吳小春
主治醫師
從事中醫臨床工作10年余,曾到廣東省中醫院芳村分院中醫經典科進修學習。
擅長運用經典中醫理論、圓運動六經辨證體系指導思想治療高血壓、慢性咳嗽、代謝綜合征等常見內科疾病及亞健康體質調理等。針灸方面擅長運用臍針治療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膝關節病、急性腰扭傷等脊柱相關疾病。
梧州市婦幼保健院
為您的全生命周期健康保駕護航!
文/圖:中醫科
編輯:陳夢霞
審核:李影、韋曉燕
終審:梁濤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