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 屆東南亞國家聯盟與對話伙伴峰會在馬來西亞吉隆坡的落幕。
美國總統特朗普高調現身,親自主持柬埔寨與泰國和平協議的落筆,為持續數月的邊境沖突畫上階段性句號。
作為區域外大國元首,特朗普為何選擇在東南亞峰會上深度介入柬泰爭端?
2025年7月一場圍繞柏威夏寺周邊爭議區域的資源開發權分歧,引發了柬泰邊境不斷摩擦。
這片橫跨兩國邊境的區域,不僅擁有豐富的林木與礦產資源,更承載著雙方的歷史主權訴求,分歧升級后迅速演變為持續五天的武裝沖突。
據兩國官方披露,沖突造成至少32名平民死亡,邊境村莊的道路、橋梁等基礎設施遭嚴重損毀,而占兩國雙邊貿易15%的跨境農產品與制造業供應鏈全面中斷,直接導致區域經濟損失超20億美元。
![]()
這場沖突不僅讓兩國關系降至冰點,更考驗著東盟的區域爭端調解能力。
作為峰會主辦國,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易卜拉欣的斡旋起到了基礎性作用。
彼時正擔任東盟輪值主席國的馬來西亞,依據《東盟憲章》中的爭端解決機制,在沖突爆發后第一時間牽頭協調。
先后三次組織兩國代表在吉隆坡舉行閉門會談,避開媒體聚焦的公開談判,為雙方創造了坦誠溝通的空間。
![]()
安瓦爾團隊還邀請東盟秘書處專家提供法律支持,梳理爭議區域的歷史歸屬與資源分配先例,最終推動雙方于7月28日簽署初步停火協議,為后續談判掃清障礙。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斡旋過程完全遵循東盟 “協商一致、不干涉內政” 的傳統原則,展現了區域組織的調解韌性。
不過僅靠東盟內部的溫和調解,似乎仍難以推動雙方簽署具有約束力的最終協議。
7月中旬特朗普先后兩次與洪森、阿努廷通電話,明確放出 “暫停雙邊貿易協定談判” 的狠話,這份協定對泰國而言,關乎其大米、橡膠等農產品對美出口的關稅優惠。
![]()
但也只是讓雙方冷靜了一下,很快再度發生摩擦。中國在沖突爆發后迅速啟動外交協調,于 7 月 30 日在上海主持中柬泰三方非正式會晤,推動兩國代表重申停火共識
此次會晤為后續談判奠定基礎,外交部副部長孫衛東在會上明確表示 “中方愿為恢復邊境安寧提供協助”,得到柬泰雙方積極回應。
中方一貫遵循 “不干涉內政” 原則,更注重實際成果而非輿論造勢。
例如中國對掃雷項目的長期投入從未進行大規模宣傳,但柬泰邊境民眾的切實受益已成為 “無聲的豐碑”。
特朗普就不一樣了,雖然這次停火么有多大的貢獻,但依舊高調主持攬功,就是為了弱化了東盟與中國的貢獻。
這場和平協議的達成是 “東盟主導 + 外部協調” 模式的成功實踐。
對東南亞地區來說,柬泰沖突的和平解決,減少了區域內部的不穩定因素,為東盟經濟共同體建設掃清了障礙,跨境貿易的逐步恢復也將帶動馬德望省、沙繳府等邊境地區的經濟復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