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企業最近傻了,彭博社在10月25日的一則報道,直接揭開了他們難堪的處境,中國面對近期的貿易摩擦強勢出手,對剛需稀土的歐洲企業進行斷供,想要恢復相關貿易需交出核心數據和企業隱私數據。
![]()
在德國政府對相關規定思考對策時,一部分的歐洲企業已經做出了選擇,他們將核心的機密數據按照規定交給中國政府。相比于數據本身的價值,相關企業更在乎停產導致的無法估量的損失。
![]()
那么德國企業為何會淪落到如此境地?這場關于稀土的博弈會走向何方?
![]()
一座密不透風的規則迷宮
今年4月,針對17種稀土中的7種中重稀土,出口許可制度出臺。還沒等歐洲人完全反應過來,10月9日,商務部的兩份公告(61號和62號)接踵而至,對稀土的管控限制更加嚴格了。新增加的管制名單上,出現了關鍵的稀土元素。
![]()
同時任何在境外生產的產品,只要其中源自中國的稀土成分超過了0.1%,想要再次出口,就必須得到中方的批準,中國這次保護的,遠不止是礦產本身。從最基礎的采礦工藝,到核心的萃取分離技術再到下游的處理技術,已經形成了體系。
![]()
幾乎所有環節都被嚴密管控起來,讓想要鉆空子的國家望洋興嘆。不只是圖紙技術,工藝參數,連最基礎的下游技術一起被鎖死,人員交流也不行,歐洲人在驚慌和錯愕之余,只能被迫接受。
![]()
對于被迫無奈按照中國要求遞交材料的歐洲企業們,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嚴格限定的申請材料問題,:內容必須使用中文,并且要用WPS軟件來填寫。歐洲人只能滿世界找翻譯和相關人員來解決。這種霸氣,正是作為稀土最大資源國的自信。
![]()
歐洲龍頭的囚徒困境
新規則的嚴格限制首先打擊到的就是在先前貿易爭端中“表現出色”的德國。這個歐洲制造業的龍頭,政治上想強硬反擊,經濟上卻根本承受不起,歐洲的大多數工業都極端依賴稀土,而德國是最明顯的一個,失去稀土的工業已然癱瘓。
![]()
截至9月份,已經有46家德國企業因為稀土供應問題而被迫停產。預計到了12月,這個名單上還會再增加10家。歐洲汽車供應商協會早在6月份就開啟了悲觀預計,他們透露,4月初提交的數百份申請中,獲得批準的寥寥無幾。
![]()
一個又一個的工廠停擺,最終導致的是歐洲相關工業的嚴重受挫。歐盟內部的一份評估報告顯示:如果對華采取激烈的反制措施,最壞的結果可能導致歐洲電動車的交付普遍延遲兩年,整個綠色轉型進程甚至可能倒退整整十年。
![]()
要知道,歐洲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在全球市場中占據著約30%的份額,這條供應鏈一旦中斷,每年的經濟損失將高達數百億歐元。面對如此慘重的代價,歐洲人明顯承擔不起,他們在巨大的壓力下不得不低頭。
![]()
在如今的歐洲政壇,法國主張要硬氣,應該考慮包括報復在內的所有選項。德國則舉棋不定,表示愿意討論啟用“反脅迫工具”(ACI)。但諷刺的是,同樣依賴稀土的匈牙利等國已經明確表示反對,歐洲人在稀土的壓力下別無選擇。
![]()
于是很多人看到:歐洲的政客們在色厲內荏的宣布各種反制措施,而相關企業已不打算加入政治。諸多包括德國在內的歐洲企業紛紛選擇填寫申請,愿意按照中國的規定行事來換取禁令的網開一面。
![]()
誰在玩雙重標準的游戲
上世紀90年代,美國率先對中國禁運稀土技術。到了2018年,又是美國將中國的稀土公司列入了實體清單。就在2024年,美國還升級了《芯片法案》,對華進行技術封鎖,而那時進行的相關限制比如今的中國還要嚴格。
![]()
因此,將中國的行為簡單歸結為“卡脖子”,顯然是不合理的。今年第二季度,中重稀土價格飆升至歷史高位。Argus的數據顯示,氧化鏑的歐洲到岸價,一個月內就從約310美元/公斤暴漲到1000美元。氧化鋱更是沖破了4000美元/公斤的關口。
![]()
價格暴漲的背后,是中國稀土企業營收在今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長141.32%,利潤實現了扭虧為盈。中國憑借著占全球92%的高純度重稀土精煉產能,以及掌握著數百道萃取工序精確控制的絕對優勢,終于拿回了自己的話語權。
![]()
更重要的是,中國對于相關資源的把控范圍越來越大。就在今年9月30日,盛和資源宣布完成對匹克公司的收購,從而將坦桑尼亞的Ngualla稀土礦收入囊中。這個礦預計2027年投產,將為中國提供穩定的中重稀土原料。
![]()
同時,中國還在南非投資建設稀土分離工廠,甚至向當地輸出專利技術、幫助培訓人才。這清晰地表明,新規則的目的不是要制造焦慮和不安,而是要以中國為中心,建設一個更加健康,更加堅韌的稀土供應鏈。
![]()
為了反擊,今年10月,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簽署了一份稀土合作協議,意圖構建獨立供應鏈。問題是美國只能分離輕稀土,沒有重稀土的精煉能力,日本有技術儲備卻沒有原料,澳大利亞有礦產卻沒有加工能力,西方稀土領域難題依舊。
![]()
如今的西方必須意識到,在稀土領域過去高高在上的那一套行不通了。在中國強大的供應鏈和完整的稀土儲備下,新的規則已經悄然形成,一個更加開放包容的體系將會使大多數人收益。
![]()
以上就是關于中國稀土領域對歐采取禁令的相關內容了,不知道各位對此有什么看法?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