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介紹美國歷史上對中國的‘大恩大德’。
![]()
抗戰以1939年末為斷,美國政府的態度來了一個大反轉,1940年之前的美國大規模向日本出口各種資源,并對中國實施經濟封鎖,是支持日本擴軍侵略最大的外部助力;而1940年伊始美國停止對日本出口資源,轉而向民國政府提供援助支持其繼續對日作戰。
民國政府自全面抗戰開始以后就一直寄望于西方的干涉,而并非依靠自己。所以美國的這一態度的大反轉對民國政府堅定抗戰決心,毫無疑問地起到了關鍵性的支撐。
1941年12月8日,美國在珍珠港遇襲的次日對日宣戰;
![]()
1941年12月9日,民國政府在全面抗戰爆發四年多以后,終于也對日宣戰了。
美國從1940年開始向中國抗戰提供援助,到了1942年下半年時英美承諾給民國政府的援助(注意是承諾援助金額),正式超過了蘇聯在抗戰中給予民國政府的援助。但是一直到珍珠港事變前夜,英美對華抗戰援助已經一年多以后,它們才允許民國政府用它們給予的貸款向它們采購軍事裝備。
美援物資確實對民國政府堅持抗戰起到了極大的托底作用,但是如果細究一番,就會發現美國在援助民國政府這件事情上,不同時期明顯有著極大的溫差。
![]()
1945年日本投降后,美國便立馬充當起了國共間調停人的角色,也正是由于美國的居間力促,才有了后來的重慶國共峰會以及《雙十協定》的誕生。
然而細數美國這個調停人的表現,卻不禁讓人蹙眉。
日本投降后,美國隨即海運了53000余名海軍陸戰隊在華北各地搶灘登陸,這些美軍上岸后迅速散開從日軍手中接收了華北主要城市和港口。
雖然美國政府口口聲聲對外宣稱不干涉中國內部事務,但是占據華北要地的美軍,卻拒絕八路軍進入他們控制的城市。另一方面美軍艦船和飛機日以繼夜地將南方的國軍北運,短時間便將50萬國軍運到了北方,并且美軍還將自己控制的城市、港口都交給了這些姍姍來遲的國軍。
![]()
1945年11月15日,國軍第13軍、第52軍悍然向據守山海關的八路軍發動進攻,打響了內戰的第一槍,國共內戰就此正式拉開了序幕。
而第13軍和第52軍兩者正是由美軍艦船運送到秦皇島的,其后勤補給也全靠美軍艦船保障。
為了向全球彰顯自己促進國共和談的決心,美國總統杜魯門任命美國二戰英雄、五星上將馬歇爾出任特使主持國共和談。
馬歇爾于1945年12月23日抵達中國。
抗戰中美國向民國承諾的最大一筆援助,是給民國無償提供39個陸軍師的以及8個空軍大隊的裝備。然而由于運輸不便,因此到日本投降時為止,這些裝備送到國軍手中的還不到總數的一半。
![]()
按理說吧,既然日本已經投降了,美國政府又在促成國共和談,這些剩下沒有運動的裝備應該也就不再發出了。但是就在馬歇爾到達中國的這個12月,剩下的裝備便已然全部運抵中國交到了國軍手中。
美國人還真是信守承諾啊。
國軍依靠這些裝備,編制了45個美械師,以及若干半美械半日械師,換裝完成后的這些美械國軍部隊是其歷史上裝備最好的部隊。后來解放戰爭全面爆發時,這些美械部隊也確實成為了民國政府的核心戰力。
當時國軍正規軍高達400余萬人,而八路軍、新四軍正規軍還不到90萬;國軍獲得了大量美式150毫米、105毫米野戰重炮,而八路軍、新四軍最好的野戰炮也就是日制74毫米的,兩者更是在數量上天差地別;國軍在坦克、作戰飛機、艦艇等重裝備上的優勢更是有與沒有的區別了......
![]()
軍力紙面上對對手的巨大優勢,令國民黨中的頑固派信心大增,認為國民黨完全可以憑武力完成一統,于是他們開始不斷破壞國共和談。而美國政府對于國民黨頑固派破壞和談的舉動,卻采取了默許的態度,企圖以此對參與和談的中國共產黨施壓,逼迫中國共產黨接受不利的條件。
美國政府一邊拉國共和談,一邊卻大力武裝國軍,這種和談召集人誰敢信他的立場是中立的?
1946年3月國民黨公開宣布撕毀《雙十協定》,作為國共和談保人的美國非但沒有斥責國民黨破壞和平的舉動,反而是繼續大力幫助其提升軍事、經濟實力。
![]()
也就是這個3月,美軍軍事顧問團到了中國,隨即他們對國軍展開培訓提升國軍的戰力;而美國政府控制下的聯合國善后救濟總署,打著救濟民生的幌子一次性就向民國政府提供了5億美金的贈款!
要知道當時的西方情報機構估計,解放區擁有的物資大概只有6-8億美元。
這筆贈款當然是打著民生用途的名義,然而當時美國對民國政府的軍事援助只提供裝備,像是燃油、彈藥這些消耗品都需民國政府自掏腰包購買。
所以美械師雖然令國軍的機動力、火力,都達到了一個從來未有過的巔峰,但是這些部隊也是一個個吞金巨獸。而民國政府本身又財政拮據還貪腐橫行,因此美國向民國政府提供這么一大筆巨額贈款是干嘛用的,也就不言而喻了。
![]()
馬歇爾確實想要促成國共和談,因此他迫使民國政府不得不同意,從1946年6月27日開始在東北實施兩周的停戰。
這次停戰被后世一些人宣稱是民國政府輸掉內戰的關鍵,他們將之視為美國坑了國民黨的證據。
真是荒誕可笑。
民國政府之所以停下在東北的攻勢,完全是因為美械軍消耗巨大,僅靠民國手中有限的船只海運補給,無力支撐在東北數十萬國軍的需要。
![]()
而從民國統治核心東南地區到東北的鐵路運輸線(公路運力可以忽略),卻被中原、華北的人民軍隊所切斷。因此民國政府以北方煤炭無法運抵南方造成當地工廠燃料短缺開工不足,工人因為生計受到影響為由,對于臨時停火提出了,人民軍隊放棄對南北鐵路運輸封鎖的附加要求。
民國政府也利用臨時停火間隙從美國大量進口彈藥,補充前線的各個美械部隊的消耗。
所以啊,今天美國在以色列和哈馬斯的和談中,以和談間隙為侵略加沙的以色列補充彈藥,等以色列彈藥充足了又繼續放任其進攻加沙的手法,那是它家老祖宗就傳下來的!
本篇先到這里了,下一篇再繼續。
覺得碼字的文章還行,走過路過看過請贊個粉個轉個。
謝謝大家的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