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強搶安世半導體事件又有進展,事態正在越來越向著荷蘭無法掌控的方向發展。中荷雙方已經交手數輪:在9月底,荷蘭政府以“安全”為由,對中國芯片制造商聞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導體實施強制行政接管,凍結其全球資產,并啟動程序罷免了中方管理團隊。
中方于10月4日發布出口管制通知,禁止安世半導體中國公司及其分包商出口在中國生產的特定成品組件及子組件,直接切斷了荷蘭總部70%的封測產能供應。
![]()
10月7日荷蘭法院裁決剝奪中方管理權,任命外籍獨立董事,加速完成股權托管,引發中方強烈抗議。
接著在10月23日歐盟領導人布魯塞爾峰會之前,荷蘭首相斯霍夫試圖為其政府行動辯護,聲稱安世半導體的問題在于“其首席執行官管理不善”,荷蘭控制該中資企業并非“針對中國”。
在10月23日,安世中國發布聲明,明確荷蘭總部做出的決定在中國無效,宣布安世中國獨立運營,保障國內供應鏈穩定;緊接著在23日當天,安世半導體荷蘭總部向全球客戶發函,稱無法保證安世中國東莞工廠生產的合規性和質量標準,居然勸說客戶不要采購安世中國工廠生產的產品。
![]()
還是在23日,接下來安世半導體(中國)公司給客戶發了一封信,信中明確表示荷蘭管理層的發言動機不純,無端質疑中國工廠的合規性和質量標準,并表示會采取法律手段維權;本來一直都是中國工廠在提供產能,此前不質疑,現在倒質疑了?
荷蘭總部顯然氣急敗壞了。(荷蘭看守政府總理斯霍夫)在10月25日,中荷談判陷入僵局,荷蘭拒絕恢復中方對公司的治理權,歐洲車企開始警告芯片斷供可能導致大規模停產。在這段時間的博弈中,高潮部分就發生在10月23日。
據路透社報道,安世半導體(中國)有限公司已恢復對中國國內分銷商的芯片供應,不過公司要求僅以人民幣交易,以減少對荷蘭母公司的依賴。安世半導體的銷售額有大約50%在中國。
![]()
據業內人士分析稱,供貨對象不僅限于中國國內企業,實際上也覆蓋海外企業,但條件是:1.要重新簽署供應合同,和安世中國公司簽署,甩開了安世荷蘭公司;2.用人民幣計價;3.因為要優先供應國內客戶,所以供應海外客戶的出貨量和出貨速度都會降低;4.國內車企已經接到通知,做好準備迎接純國內知識產權的國產芯片替代。(安世歐洲總部向客戶發出的信件,居然質疑安世中國公司的合規性和質量標準)
值得注意的是,許多媒體和自媒體在分析這次事件的時候,聲稱安世歐洲公司占據設計和晶圓制造的大部分份額,而安世中國公司則在封裝工序上占據大部分份額,其實不是這的。
![]()
安世歐洲公司僅有兩條6寸晶圓生產線,在被聞泰科技收購后,安世中國公司又投資建設了12寸晶圓廠,比如聞泰臨港廠(鼎泰匠芯),安世全球的新增產能幾乎都是中國晶圓廠貢獻的。12英寸和6英寸晶圓的加工工藝區別很大,可以肯定的是國內12英寸晶圓廠的設計都在中國團隊的掌握之下。
美國汽車制造商也受到安世半導體事件的影響。安世中國擁有獨立的生產線和本地研發團隊,年產二極管、晶體管超50億顆,貢獻了集團全球近六成的產能。如此龐大的產能脫離總部掌控,自然讓荷蘭方面坐立難安。
因此,荷蘭總部一邊發出警告稱不能保證質量,一邊已在東南亞尋找新的封裝測試合作伙伴,試圖將部分關鍵工序轉移,降低對中國供應鏈的單一依賴。但事實上,若能輕易找到合適的替代伙伴,荷蘭總部早已付諸行動。
![]()
就算找到替代者,晶圓流片也不是幾個月就能完成的,而安世的那些客戶已經快停產了。更何況,東南亞現有的封裝測試企業,本質上大多仍是中資背景的企業。
鼎泰匠芯的12英寸車規級功率半導體廠早在2022年就已經封頂,早已投產。安世歐洲總部最大的,也是唯一的底牌,是安世作為車規級產品二級供應商的資質。車軌級產品從試樣到量產走完整個流程要兩年左右的時間,這就是安世歐洲總部試圖用資質來打壓中國公司的原因。
但是安世中國公司如果獨立出來,產品生產流程和原來一模一樣,只不過換了個牌子,通過認證的時間會大大縮短,而安世歐洲公司要想獨立開發和制造車規級產品,尋找新的晶圓制造商和封裝測試商,通過認證就很難了,基本相當于從頭再來。
![]()
所以在這場博弈里,中國已經勝券在握。如果荷蘭方面不做讓步,那么安世中國就會獨立運營,很快就會完成對安世歐洲公司的產品替代。再者,請別忘了,聞泰科技擁有安世全球100%的股權,荷蘭方面強搶安世歐洲公司的股權,這件事不可能就這么過去。未來我國政府將和聞泰科技一道向荷蘭方面索賠,他們必將付出應有的代價。現在這個燙手的山芋在荷蘭手中。
如今不但歐洲的汽車生產商比如德國大眾、寶馬等企業面臨停產,就連美國和日本的一些汽車企業也面臨芯片缺貨停產,有可能向荷蘭方面發起索賠。
德國《商報》的消息更是火上澆油:據供應鏈風險分析公司Prewave的報告指出,“歐洲所有航空航天與國防領域企業均使用產自中國的安世半導體芯片”;在汽車行業,49%的歐洲企業采購中國產安世半導體芯片;機械制造業中這一比例達95%,醫療技術領域為86%。這些企業都面臨斷供停產的風險。看荷蘭怎么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