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協和營養科門候診區總坐著各種各樣的人。
有需要控制體重的孕婦,有挺著啤酒肚急需調理的中年男人,最多的則是穿著大碼T恤的沉默的年輕人,他們都埋頭玩手機,避免與其他人目光接觸。這些與體重長久博弈的人,眼里透著疲憊。
根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5)》,BMI(體重/身高2)大于24kg/m2為超重,大于28則為肥胖,而中國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別是34.3%和16.4%,相加超過百分之五十。也就是說,每兩個成年人中就有一個超重或肥胖,全中國超過7億人存在著體重超標問題。
導致肥胖的因素很多:生活壓力、毫無節制的飲食、心態委頓……這個時代實在太利于脂肪的繁殖和堆積,大量“邪修減肥法”應運而生,諸如“哈佛減肥法”、裹保鮮膜、甩脂機、液斷、未經醫囑自己打司美格魯肽、甚至各路瀉藥偏方。
隨著今年成為官方定性的“體重管理年”,一種新的、更健康的減肥方式開始流行。
年輕人涌進醫院營養科和專門設立的減重門診,就為了聽醫生毫不留情的一句:“你該減肥了。”全面檢查后,他們將會得到一份專業的處方。減肥之路從這里再度啟程。
現代醫學登場,為病人提供減肥食譜、運動建議、生活方式干預手段,必要時還有藥物和手術。經歷了一整套量身定制的科學減肥方案后,涌進減肥門診的年輕人,終于有機會真正了解自己的身體,并穿越脂肪了解自己的心。
![]()
在減重門診,充值減肥的新動力
歐陽玟婧當胖子的生活有點過夠了。
她今年25歲,剛從一家醫美相關的創業公司離職。過了幾個月渾渾噩噩的日子后,她猛地被體重秤上的數值驚醒,她的體重已經超過190斤。
歐陽是在初中父親過世后開始發胖的。那時候,食物是她躲避現實生活的媒介。
她習慣挑個沒人的地方,把各種食物一個勁兒往嘴里塞。很快,歐陽把自己吃成了一個胖女孩。
媽媽一直為歐陽的體重擔心,在高中畢業后為她報了一個健身房的私教課。從那之后,她每天“吃草”、運動,大學畢業時,歐陽的體重控制在120斤。
那時候她有漂亮的鎖骨,鼻子小而挺,皮膚也白皙,是個標準意義上的美女。但畢業沒兩年,她換了一個城市工作,面臨不斷調整的公司業務,她的工作越來越忙,周末也有工作電話殺來。歐陽漸漸感到迷茫、壓力大、缺乏成就感。
![]()
120斤時后的歐陽
這次,她又采取了熟悉的逃避方式——吃。尤其是吃那些高油高鈉的東西。每次下班回家,總有五六個外賣和她一起到家,一份麻辣燙、一份炸串、一杯奶茶,再加一個甜品。歐陽一個人一邊看電視,一邊把它們全部吃完。短短兩年,她的體重直逼200斤。
大體重開始讓她行動不便,肚腩垂下來,走幾步就要喘粗氣,并且進一步影響了內分泌,歐陽開始出現月經不調,臉上也開始發黑、長痘。之前從不戴帽子的她只能三頂帽子輪流戴,跟人說話也習慣性回避別人的目光。
回家的飯桌上,媽媽總讓她“少吃點”。過年時,親戚們都在擔心她戀愛和工作會出問題。大家似乎默認,女孩子的外表是一張門票,好的工作和好的婚姻,都需要憑票進入。
今年4月,歐陽下定決心去減肥。并不是為了戀愛或找工作,也不是為了別人的夸獎,她只是想念那個120斤的自己,穿著一字肩花裙子時那種自信。
第二天,她便預約了東莞當地的減重門診,好在這里沒有北京等一線城市這么難約。
在門診測量血壓后,歐陽做了一份調查問卷,約15個問題,涉及平常的飲食習慣、偏愛的食物、曾經嘗試的減肥方法、傾向的運動等等。走進診室后,醫生詳細詢問了她的月經情況、身體是否不舒服等,給她做了進一步的身體檢查。
![]()
歐陽在減肥門診做問卷
醫院的檢查首先幫她排除了疾病導致肥胖的可能性。隨后,醫生交給她一份健康指導,包括三餐定量、常吃牛奶豆類、少吃肥肉,每天堅持喝2000毫升水,每周保持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等具體要求,并希望她根據這些指導來調整生活。
同時,醫生也推薦了中藥和針灸輔助減肥的治療手段。但歐陽想了想,拒絕了。中藥和針灸花費超過兩千元,并且這部分并不進入醫保。
根據規定,醫保僅覆蓋與肥胖相關的疾病治療,各地規定略有不同,以北京為例,醫保可報銷的是BMI≥28或腰圍超標(男≥90cm/女≥85cm)的患者。
歐陽決定還是復制自己上次的成功經驗,少吃、運動,只花健身房私教的必備開銷。而她邁出的第一步,就是在減重門診,充值減肥的動力。
醫院門診里的消毒水味道讓歐陽平靜。“你需要有個人把這個東西撕開在你面前,讓你不再逃避,讓你去直面肥胖這件事。”她說。
![]()
《瘦身男女》劇照
通常認知里,肥胖總是和缺乏自控、又懶又饞等負面評價綁定,但一個嚴肅專業的醫生卻可以消解這些刻板印象。
“肥胖是一種病。”減重門診的醫生們一遍遍告訴患者。
國家衛健委發布的《肥胖癥診療指南(2024年版)》顯示,肥胖是“以體內脂肪過度蓄積和體重異常增加為特征的慢性疾病”。造成肥胖的并非簡單的缺乏意志力問題,可能是脂肪細胞因子異常,這會導致大腦對“飽腹”信號遲鈍;腸道菌群失衡,這會影響熱量吸收和代謝;甚至還有來自遺傳的肥胖易感基因,也可能造成肥胖。
從醫院出來,歐陽徑直前往健身房預約了私教課,正式開始自己第二次的減肥之路。
![]()
醫生“揮舞著小皮鞭“
讓你管住嘴邁開腿
在減重門診,減肥是一種長期的慢性病管理,需要不同科室的專業指導。
視頻博主@大鹿 是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多學科聯合減重門診的醫生,她在自己的視頻中介紹,減重門診的醫生來自不同科室,包括內分泌科、營養科、中醫,還有負責手術治療的外科和幫助病人運動的康復科等等。
2025年4月,衛健委鼓勵有條件的三級綜合醫院、兒童醫院、中醫醫院都設置專門的健康體重管理門診。
熱門醫院的減重門診隨之“一號難求”。
接連三天定鬧鐘搶號,慢瀟終于預約上了北京協和醫院的專家號。她在一家互聯網公司工作,平時不用見客戶,習慣穿最舒服的T恤和牛仔褲。婚后,她和丈夫兩個人一起逛吃逛吃,衣服尺碼也越買越大,直到只能穿下專門的大碼女裝。
沉重的身體快速消耗著她的能量、影響她的心情。為了減肥,慢瀟已經嘗試了不少方法:吃龜苓膏似的減肥藥,在腿上貼一個奇怪的吸盤。大多數試過一次她就放棄了,浪費錢不說,還統統不見效果。
后來,慢瀟在網上刷到營養科醫生的減肥科普視頻,決心去減重門診試試。
那天的候診室照常擠滿了人。慢瀟發現,現場有小山似的大體重人士,但更多是她這樣的“普通胖”。有不同的醫生接診、寫病歷、做體測,一套流程下來,最后才是面診。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肥胖代謝病綜合診療中心主任楊景哥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訪時提到:
“減重治療必須是系統性的。體重管理是一個金字塔式的綜合策略:基石是生活方式干預,包括飲食營養調整、運動干預、情緒干預、生活習慣指導;第二是當肥胖達到一定程度,或已經出現了一定的代謝性疾病,藥物治療必須要及時跟進;第三是手術治療,適用于重度肥胖或合并嚴重代謝性疾病的患者。”
面診后,75公斤的慢瀟接受的治療方案便是全面的生活方式干預。
她從醫院回家,帶回了一份健康食譜、一張運動計劃表,開啟了自己的第四次減肥。
醫生為她安排了高蛋白飲食,即提高高蛋白飲食的占比,延長飽腹感、降低食欲。再配合一周三次的有氧健身。醫生給慢瀟設定了目標體重:120斤(不限時間)。
從醫生這里,慢瀟第一次聽到這么詳實而系統的減肥知識,了解了造成肥胖的原因。但慢瀟很清楚,“知識不會自行燃燒脂肪”,從此,她開始每天帶著秤吃飯。
第一天早飯,她抖抖勺子泡了20克蛋白粉,就著一粒魚丸、一粒維生素片吃下去。
第三天晚餐,她切下80克牛排,想了想,又退回鍋里37克。
第五天下午,一頓蘑菇青菜配小半碗米飯后,她餓得想啃桌子。
第九天,丈夫為了慶祝她減肥大業滿一周,給她買了蛋糕,慢瀟總計吃下12克。
一個月過去,慢瀟第一次復診,發現自己瘦了8斤。醫生告訴她,其中有2.6斤肌肉,建議她之后增加力量訓練,早餐過后再增加一些水果。高蛋白飲食的食譜進一步細化了。
第二個月過去,慢瀟再也喝不下蛋白粉,光是看到罐子擺在那里就心情惡劣。她告訴醫生這一情況,第二次復診,醫生給她換了輕斷食減肥法。
![]()
慢瀟努力嘗試的高蛋白飲食和輕斷食減肥法,圖源小紅書@慢慢XIAO
對慢瀟來說,每次復診都像是有一個嚴厲的老師拿著小鞭子督促自己減肥。四個月下來,她已經瘦下20斤。
慢瀟算了算,減肥至今花費大約兩千元,包括每月復診時60元的專家號(醫保能報銷40元),蛋白粉和補劑一千多,還有平均每月兩三百元的健身房消費。慢瀟覺得,這筆開銷,換一個生活化減脂的習慣,不算貴。
醫生制定的生活方式干預方案也很細致,“如果按醫生說的做,能瘦下更多,”慢瀟說,“不過老師定了一百分,咱考個七八十分也不錯了。”
![]()
減肥“神藥”背后,必不可少的功課
對更大體重的肥胖癥患者來說,可能因為體內的代謝系統問題,導致激素水平紊亂、胰島素抵抗等狀況,這使得他們很難僅憑意志力控制進食而有效減重。這種時候,醫生會推薦藥物治療。
根據《中國肥胖癥診療指南(2024年版)》推薦,用于減肥的處方藥包括了口服的奧利司他,和針劑、口服的GLP-1受體激動劑,這其中就包括最熱門的減肥針司美格魯肽,它們作用于大腦的食欲中樞,延緩胃排空。這些藥都需要在醫生指導下用于減肥。
35歲的螃蟹在眾多減肥藥中選擇了司美格魯肽針劑。
他是典型的上海金融男,做任何決策都會做非常詳細的調研。小半個月的研究后,他發現,奧利司他作用于胃腸道脂肪酶,能減少食物中的脂肪吸收,但如果吃得油膩,那些吸收不了的油會從屁股里流出來。而新版口服司美格魯肽效果不如針劑好,其他如替爾泊肽等雙靶點藥物,價格又高于司美格魯肽。
他在今年春天前往上海一家醫院的體重管理門診,做了各項檢查,包括肝功能和各類合并慢性病的篩查,醫生給他開出了司美格魯肽。
但真到要用減肥藥,總歸需要一些接受門檻。藥就這么放著。一個夏天過去,螃蟹的體重也達到了將近兩百的巔峰。
螃蟹發現,工作一忙起來,他就忍不住想吃東西,deadline越接近,他越需要咀嚼,對食欲的控制隨著工作壓力的增大而逐漸躺平擺爛。再加上嚴肅的辦公室不能吃會發出聲音的食物,辦公室零食庫常備的是餅干、糖果、巧克力、蜜餞以及鹵味,全是高油高鹽的增重利器。擠一個半小時地鐵回到家后,他更是無力運動。
隨著體重增加,螃蟹每次彎腰系鞋帶時會覺得胸悶,工作日上午十點左右他就開始疲勞,連帶心情抑郁,自家體重秤上2字開頭的數字還是特殊字符,仿佛在嘲諷他。
![]()
《瘦身男女》劇照
所有的信號都在說:你的身體過載了。
螃蟹終究還是拿起了司美格魯肽。藥物寫明的副作用包括惡心、嘔吐、腹瀉等,為了給身體適應時間,螃蟹選了個周六的下午,露出肚皮,他舉著針給自己做了半天思想工作,終于扎下去。
針頭很細,并不覺得疼。
在那之后,他的食欲明顯下降,似乎連味覺也變遲鈍,工作壓力也不再增強他進食的欲望。他三餐飯量都變小了,看到以往愛吃的蛋糕餅干,只覺得油膩。
同事還奇怪:“你怎么每天就吃點草?”跟朋友的聚餐,他也幾乎不動筷子,就坐在一邊端莊地笑。為了不被朋友開玩笑指責,嫌他敗壞食欲,他還得提前解釋說明。
這一針的效果堪稱顯著。半年不到,配合平常的登山運動,螃蟹已經掉了三十斤,“超過用藥人群的降幅均值”。身體變輕盈了,心情也變好了。
在社交媒體上,司美格魯肽遭遇的爭議也不少。有網友抱怨打針后仿佛早孕反應,導致心情抑郁,也有人提到司美格魯肽抑制了自己的性欲,更多女生擔憂傳說中的“司美臉”,即面部軟組織下垂垮塌。
博主大鹿在視頻里解釋這些副作用,心情抑郁可能是因為失去了食物對大腦的獎賞機制,性欲則并沒有臨床證據,畢竟肥胖本身就會導致性激素分泌異常。至于“司美臉”,那是大劑量注射后才可能出現的癥狀。
在中國絕大多數醫院,醫生不會推薦大劑量用藥快速減重。大鹿也強調,在用藥前務必要就醫,排除可能得適應癥,用藥也須按醫囑,定期復查。
慢瀟和歐陽目前還在靠著意志力支撐,效果同樣明顯。歐陽憑借節食和運動,已經減掉了40斤體重,高挺的鼻子和小巧的鎖骨又回來了。
![]()
歐陽在努力運動中
慢瀟也按著自己的節奏來。她在九月底進行第四次復查,像是學生時代走進班主任的辦公室。醫生拿著她的體檢報告,也像班主任拿著期中考試的成績單。
“四個月,減了19.2斤,不算快,好在還在繼續減,”醫生說,“掉的15%是肌肉,還好,繼續增加力量訓練,繼續努力就行啦。”
慢瀟鼓動丈夫也掛了減肥門診的號,兩人一起“健康地減肥”,一起瘦下來。近來丈夫總撈起衣服觀察自己漸小的肚腩,很滿意地說:“我快要有腹肌了。”
慢瀟打算,實現120斤的目標后,就不再復診了,“以后所要做的就是努力維持”。她對自己的信心有限,慢瀟猜,也許以后生了娃,她還會進行第五次、第六次減肥。但現在,她已經學會了接納體重的上下浮動,也不再為肥胖而焦慮。
![]()
慢瀟在減肥前和減肥后的對比
在減重門診,慢瀟積累了足夠的經驗:只要調整生活方式,日常節制、偶爾放縱,減肥也變得不那么苦哈哈了。
慢瀟把體重管理當作是“終身事業”,當作未來人生里的重要事項。在與體重的漫長博弈里,她繼續試著改變生活,尋找那個與身體和平相處的平衡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