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毛主席看到美國向日本投下原子彈的報道,為何勃然大怒?
1945年,美國向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兩顆原子彈,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在實戰中使用核彈。
當第一朵蘑菇云升起,瞬間超過二十萬人的生命化為烏有。
而這朵蘑菇云,不僅瞬間摧毀了日本帝國主義最后的幻想,也讓當時所有反法西斯的國家競相報道。
而當時以博古擔任主編的《解放日報》,也以頭版頭條的形式,刊登了這一重大新聞。
1945年8月8日夜,毛主席在忙完部署對日的反攻計劃后,順手讀起了當天的《解放日報》。
沒想到,毛主席看完這篇報道后竟然勃然大怒,甚至直接將報紙摔到了桌上。
沒過多久,毛主席的電話就打到了《解放日報》總部。
博古也沒有想到,毛主席竟然會在電話中毫不客氣的表示:“這是一個政治性很強的原則錯誤。”
甚至第二天當博古帶著《解放日報》副總編輯余光生和新華社編輯科長陳克寒,奉命來到毛主席的辦公地后,毛主席竟然怒批他們長達一個多小時。
毛主席的批評,讓博古等人大汗淋漓,絲毫沒有任何反駁余地。
這時他們才明白,原來那篇報道竟然造成了如此巨大的錯誤影響。
作為敵對國的日本遭遇原子彈的重創,固然可喜可賀,但是先進武器對于戰爭的作用,很顯然不能成為新聞的重點所在。
因為抗日戰爭時,全民族付出重大犧牲,始終沒有放棄可歌可泣的抗爭,才贏得了后來有利局面,絕不是某一件先進武器可以抹殺的。
而《解放日報》刊登的那篇報道,恰恰忽視了這一點。
如果一枚原子彈可以掩蓋中國人民的浴血犧牲,那么中國居民抗日的意義何在?共產黨多年堅持的政治方針意義何在?
毫不夸張的說,對于原子彈的看法,實際上是當時世界上兩大意識形態斗爭的直觀反應。
這篇報道的最大錯誤,就是置中國廣大人民群眾十余年的抗戰成果和世界廣大反法西斯戰士們的抗戰成果于不顧,將正義勝利的原因,不切實際的歸功于兩顆原子彈。
甚至會讓人們認為,美國僅僅用了一兩件先進武器,就足以取代中國人民的巨大犧牲。
日本絕不是因為一兩顆原子彈才投降的,而是中國人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用鮮血換來的必然結果,是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共同奮斗才換來的結果。
而《解放時報》作為當時我黨的官方報紙,任何言論都代表著我黨的官方觀點。
大肆宣傳美國原子彈的威力,罔顧我黨及全國軍民流血犧牲的事實,很顯然是重大政治錯誤。
毛主席毫不客氣的指出:“原子彈是美國反動派用來嚇人的一只紙老虎,看樣子可怕,其實并不可怕。當然,原子彈是一種大規模屠殺的武器,但是,決定戰爭勝敗的是人民,而不是那件新式武器。”
這才是看到問題本質之后的真知灼見!
檢索資料
《使命:解放日報老同志訪談選》2024年書目文獻出版社出版。
《解放日報人名索引》1983年書目文獻出版社出版。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