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扎堆出購置稅補貼:是福利還是年底沖量套路?
最近打算買車的朋友肯定發現了,奇瑞、蔚來、理想這些車企扎堆推出了購置稅補貼,說白了都是沖著年底的政策窗口期來的。核心原因很簡單:2025 年 12 月 31 日前買新能源車能全額免征購置稅,2026 年開始就只能減半,最多省 1.5 萬,中間的差價可不是小數目。
![]()
先說說昨天發布購置稅補貼的奇瑞,剛公布的方案覆蓋了縱橫、星途、捷途、iCAR 等品牌的新能源車,只要 11 月 30 日前線上鎖單,要是因為廠家生產、運輸問題導致 2026 年才開票交付,多出來的購置稅差額奇瑞全包,單輛最高補 1.5 萬。這政策針對性很明確,就是打消大家 “怕跨年多花錢” 的顧慮。
不止奇瑞,早就有車企動手了。蔚來 9 月新 ES8 上市時就出了補貼券,年底前鎖單跨年交付的話,最多抵 1.5 萬車價。理想針對剛上的 i6 車型,10 月 31 日前鎖單的,因廠家原因跨年交付也給補貼,直接減尾款。深藍、極氪這些品牌也跟上了,都是類似的 “跨年兜底” 邏輯。
![]()
其實車企這么干,本質是 “借政策東風鎖訂單”。國家購置稅優惠年底到期,本來就會刺激一波購車潮,車企補差額相當于給用戶吃了顆定心丸:不用趕在 12 月搶著提車,只要現在鎖單,就算交付晚了也不虧。對車企來說,既能提前把訂單攥在手里,又能沖一波四季度銷量,畢竟年底沖量直接關系到全年業績。
但這里面有幾個細節得盯緊了,不是所有補貼都 “無套路”。首先是觸發條件,幾乎所有品牌都限定 “因廠家原因” 跨年交付才補,如果是用戶自己延遲提車,那差額就得自己掏。
![]()
其次是鎖單截止時間不一樣,理想只到 10 月底,奇瑞到 11 月底,得看清楚自己選的車型能不能趕得上。還有補貼上限 1.5 萬,對應發票價 33.9 萬以上的車型才可能補滿,十幾二十萬的車實際補不了這么多,得按真實差價算。
從市場來看,這波補貼主要集中在新能源車,燃油車基本沒份。畢竟燃油車 2025 年本來就沒有購置稅減免,只有以舊換新能補 1.5 萬,跟新能源車的免稅力度沒法比。這也能看出來,車企都在押寶新能源,借政策窗口期擴大市場份額。
![]()
對消費者來說,這波補貼確實是實在的福利,但也不用急著 “被催單”。如果真有買車計劃,現在鎖單享受補貼沒問題,尤其是看中的車型交付周期長的,提前鎖定更劃算。但要是還在猶豫,也別被 “過期不候” 綁架,畢竟 2026 年新能源車還有減半優惠,只是省得少點而已。
另外得提醒一句,簽合同的時候一定要讓銷售把補貼條款寫清楚,比如 “廠家原因” 包括哪些情況、補貼怎么發放、多久到賬,避免后期扯皮。還有要確認車型在工信部的減稅目錄里,別買了不符合條件的車,拿不到補貼。
![]()
總的來說,車企這波操作算不上 “慈善”,更多是政策節點下的雙贏選擇:用戶能踏實買車少花錢,車企能沖銷量清庫存。但到底值不值得趕這波車,還是得看自己的實際需求,畢竟買車是大件,別為了幾千上萬的補貼,買了不合適的車型,那才真虧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