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老師培養出兩個家喻戶曉的名人,一位是我們的毛澤東主席,另一位則寫出了國歌,這位奇人是誰呢?
他就是徐特立先生。
![]()
徐特立在湖南一師教了六年書,毛澤東當了他五年半學生。
五四運動爆發后,52 歲的徐特立比年輕人還激動,組織 50 多個講演團上街宣傳,跟著學生抵制日貨,結果被軍閥張敬堯通緝,只好坐船去法國勤工儉學。
在法國留學的日子里,徐特立主動接觸馬克思主義,在他看來,中國未來的希望就系在共產黨的身上。1924年,中共一大的代表何叔衡同徐特立經過一次秉燭夜談,在何叔衡的建議之下,徐特立參加了國民黨,希望有朝一日能夠改造國民黨,之后,他更是當上湖南省立第一師范學校的校長。
后來發生的一件事,徹底堅定了徐特立想要跟著共產黨那個走的決心。因為1926年,徐特立見到了自己的學生毛澤東。毛澤東勸老師:“別光待在書齋里,去工人農民中看看”。徐特立真就跑到長沙縣五美鄉蹲了一周,親眼見農民協會讓農村變了天,后來,蔣介石大肆屠殺革命黨人以及革命群眾,徐特立也徹底放棄了 “教育救國” 的想法,決心投身革命。
![]()
年過半百的徐特立沒有儀試,沒填表格,甚至沒有候補期,當天就上崗工作。后來他去武漢見毛澤東,又跟著參加南昌起義,53 歲時還徒步走到中央蘇區。
到了蘇區,徐特立還是老樣子,一門心思搞教育。可長征一來,這位年近 60 的老人又展現了硬骨頭。組織給配的馬,他全讓給傷員,自己當馬夫;過草地時,把省下來的糧食給生病的謝覺哉,自己啃樹根草皮。就這么著,他成了長征隊伍里年紀最大的戰士之一。
1937 年徐特立六十大壽,毛澤東在延安專門寫了封信,那句 “您二十年前是我的先生,現在呀依舊是,將來肯定還得是我的先生!”,成了千古佳話。
不僅如此,徐特立還對自己的后代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1961年,他的孫女應征入伍,在徐特立看來,他們留給后一代的不應該是萬貫家財,而是艱苦的革命重擔。
![]()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徐特立出生在一個貧農家庭,一直過著艱苦樸素的生活,也因此,他養成了勤儉節約的習慣,長大后,不管是在家庭還是工作中,他都一直秉持著勤儉節約和廉潔奉公的品格。
在陜甘寧邊區擔任教育廳長這段期間,徐特立居住的條件并不高,一直待在一個破舊且窄小的屋子里面,再看他房間的布局,更是簡單的讓人難以置信,其中占據大半空間的就是一個大土炕,那里是他和警衛員睡覺的所在,再往前走兩步就是一張小方桌,桌子上面的油漆都掉了,這便是徐特立辦公的地方,除此之外,房子的一角還放置著一個木箱子,這個箱子可是徐特立千辛萬苦保存下來的,乃他在中央蘇區編寫好的材料,但是,即便置身在這樣的環境中,徐特立依舊沒有喊苦喊累,而是在深耕教育。
新中國成立后,組織上專門給徐特立分了幾間屋子,他這才將自己的親人們從湖南接了過來,不過,屋子已經非常老了,面積也小,他身邊的工作人員有點心疼,想要找組織上說一說,能不能給徐特立換一個。在此之前,工作人員專門去征求徐特立的意見,徐特立搖搖頭,那些壞了的地方修修就可以,那些腐爛的地板也沒關系,換了即可,沒必要換房子。
![]()
除了毛主席之外,徐特立還培養出一個人才——撰寫國歌的田漢。
說起來,田漢和徐特立的緣分,早在上世紀初就結下了。那會兒田漢還是個十幾歲的少年,在長沙的師范學校讀書,徐特立正是學校里的老師。不過徐特立這老師跟別人不一樣,別的老師上課只講書本,他卻總帶著學生往鄉下跑,看農民怎么種地,聽工人怎么訴苦。田漢后來回憶說,第一次跟著徐特立去鄉下,看到佃農被地主逼得賣兒賣女,他當場就哭了,也是那時候才明白,讀書不是為了自己當官發財,是要為老百姓做事。
徐特立對田漢的影響,可不只在思想上。田漢年輕時愛折騰,寫劇本、辦刊物,經常把自己搞得身無分文。有一次他在上海辦雜志,印刷廠催著要稿費,可他兜里連一個銅板都沒有,急得在弄堂里轉圈。這事不知怎么被遠在湖南的徐特立知道了,沒過幾天,田漢就收到一個包裹,打開一看,是一疊皺巴巴的銀元,還有一張紙條,上面是徐特立熟悉的筆跡:“年輕人做事難免缺錢,這點錢你先用著,記住,做學問先做人,辦事情要對得起良心。” 后來田漢才知道,那筆錢是徐特立把自己唯一的一件皮襖當了換來的。
![]()
田漢后來常說,寫《義勇軍進行曲》的時候,他腦子里總想起徐特立當年教他的話。徐特立雖然沒直接參與國歌的創作,可他教會田漢的 “家國情懷”,早就在田漢心里扎了根。
直到今天,如果你去湖南長沙,還能看到田漢故居和徐特立紀念館挨得不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