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熱衷于睡野廟的藝術家。
他才華橫溢,剛一畢業作品就賣出高價,后來更是拍出200多萬的成交價格。
畢業五年,名字就響徹藝術界,成為荷蘭阿姆斯特丹Rijksakademie駐留藝術家。不僅在中國舉辦多次展覽,作品還踏遍德國、意大利等海外美術館。
![]()
2006年. 荷蘭.行為空間作品《家無處》
就在所有人都覺得,他會成為一名風光無限的職業藝術家時,他卻突然遠離了圈子,用12年時間,尋遍深山野林中的寺廟,然后簡單地睡上一覺。
他就是梁碩,一個熱衷于睡野廟的藝術家。
![]()
梁碩
有人說他是天才,有人說他精神不正常,但是他都不以為意。
他說,看似無意義的事情往往最能治愈身心。
01
“掉隊”里唯一沒掉隊的項目
2007年,已經在藝術界小有名氣的梁碩與幾個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組成了一個藝術團體——“掉隊”,希望不沾染商業氣息和功利氣息,自娛自樂地做一些藝術游戲。
因為懶散,很多項目都沒有堅持下去,但唯有“睡廟”是沒有掉隊、持續時間最長的活動。
因為睡廟很簡單,什么都不用做,就是找一間野廟,然后干最簡單的事——睡覺。
![]()
河北蔚縣重泰寺 2016年
不執著于目的,也沒有任何壓力。
就這樣天地為席,山河作枕,不需要豪華的露營裝備,只帶最簡單的帳篷。
天氣好的話,甚至直接睡在瑜伽墊上。如果碰到了友善的住持,就可以留宿一晚。
![]()
北京昌平延壽寺 2011年
“睡廟”的活動在“掉隊”里堅持了很長時間,大概有五六十次活動。
后來,“掉隊”的成員人到中年,逐漸“掉隊”,但梁碩仍然把睡野廟的習慣堅持了下來,并陸陸續續有新的朋友加入到“睡廟”。
睡過了數不清的廟,梁碩將它們氣息歸為三類:
“有的是老氣, 一看就是有老東西;有的是渣氣,特別艷俗,特別混雜;有的是庸氣,可能花了不少錢,修得規規矩矩,但里面充滿被安排好的平庸。”
但梁碩最喜歡的,是那些帶著“荒氣”的野廟。朋友給他發來照片,一看透著“荒氣”,他便立刻來了精神。
這些野廟有的只有名字,有的連名字也沒有,只有一個口口相傳的模糊地點。
它們既不受文保單位保護,香火也不旺,就這么在荒野里自生自滅,詮釋著生命的發生、結束、將盡未盡。
![]()
用磚塊堆成的小野廟
“在貧瘠的土地上,遠看荒無人煙,湊近一看,原來有生命。這種活著,不是生龍活虎,是剛好活著,處在活和死之間。”
偏偏是在這活和死之間,迸發出最拿人心的生命力。
比如他在山西山陰縣,探訪的礦區邊山崖上的煙霞洞,沒有樹木,野蒿瘋長,荒草叢生,蝙蝠亂飛,想要進入正殿,還要爬一段貼在崖縫里的鐵梯,崖縫甚至是垂直的。
![]()
煙霞洞前庭
然而,就在這么惡劣的條件下,洞里竟然還藏著精美的壁畫,播放著佛樂的匣子,住過人的窩棚和石壁上佛家的電話……
![]()
煙霞洞內的壁畫
![]()
播放著佛樂的小黑匣
![]()
煙霞洞內的窩棚
還有南太行深處的小野寺——萬佛寺,其實就是山巒中一塊孤立的巨石和近邊的幾處房舍。
但因遠近信眾只拜訪這塊巨石,便也有了生命力。
![]()
萬佛寺遠景
別看這巨石簡單,頂部、側崖、石根,各種尺度的小廟就安插其中,足足有三十多個。
![]()
萬佛寺的小廟
大石頂部,二三十平見方的面積,竟然還塞下了三圍合的主殿,分出了前院和后院。
小廟中供的神仙相當齊全,每個小廟門口都貼著對聯,巨石腳下還有功德碑記。
![]()
萬佛寺
還有桑干河畔、青元山上的竹林寺,寺廟仿佛是空降于山中一般,去那里必須要經過一段被彎曲的河道沖斷道路的河谷,再爬完地勢陡峭的山。
![]()
去往竹林寺必經的河谷
但寺廟卻蓋的很講究,而且被精心的打掃過,讓人很難想象那些石料、木料是如何運輸上來的,又是誰不辭辛勞,忍受著4小時的山路,精心打理著這座野廟。
![]()
竹林寺遠景
為了節省空間,竹林寺沒有院墻,也沒有成規模的院子,只有一排排像窯洞一樣的房子,一個窯洞就是一個殿。
不少洞室里布滿了壁畫,風格從明清到當代。洞窟的一邊是壁畫,另一邊是遠山,游走其中,甚至有種穿越時空的感覺。
![]()
![]()
![]()
竹林寺內的壁畫
竹林寺是一座全神寺廟,只要老百姓需要拜的神這里都有。有意思的是,盡管寺廟滿是殘垣斷壁,卻并沒有真正的毀滅。
因為人們用破碎的磚頭瓦塊重新搭起了一個個小廟。
大一點的用幾十塊磚,小的只用四塊轉,甚至一塊瓦往那一戳,也成了一個神位。
![]()
竹林寺人人廟
這些小廟被梁碩稱為“人人廟”。它們是如此自由,不需要權力、財力或大的力量支撐,對物質的要求很低,但無礙它們作為精神象征的存在。
02
來自“渣意”的滋養
1976年,梁碩出生于天津薊縣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從小他就展現出過人的藝術天賦。
他常常用泥巴和雪堆塑造出栩栩如生的形象,令人嘆為觀止。
憑借著天賦和自己的努力,梁碩如愿進入中央美院雕塑系讀書。當時,出身農村的他在進入大城市后,不由得產生一種邊緣感。
而這種邊緣感,讓他格外關注農民工群體,并以此為題材,創作了畢業作品《城市農民》。
![]()
《城市農民》 真人大小 青銅、玻璃鋼 1999-2000
后來,《城市農民》獲得了中央美術學院畢業作品一等獎,梁碩的作品也逐漸在國內外的藝術展上頻頻亮相,并得到認可,但是梁碩卻始終是個游走于圈子之外的人。
他不愿意見“該見的人”,參加“該參加的局”,總感覺這些事情影響了自己專心琢磨真正有意思的事情。
另一方面,他開始質疑學院派的方法,逐漸走向自我覺醒,去關注真正民間的、野生的東西。
在他看來,那些業余的素人藝術家,沒有受到過良好的藝術教育,沒有現實條件,為了生存努力,工作的過程充滿了模仿和失控,顯得十分“混不吝”(什么都不在乎)。
![]()
《城市農民》(局部),梁碩,雕塑
這與他所接受的規規矩矩的學院派教育是完全相反的。
但他卻在這種“混不吝”中,找到了生動的特質,草根的生命力,并形成了自己的藝術觀——“渣意”。
在探尋野廟的這些年,梁碩將探廟中的所感、所思、所悟融入“渣意”,做出了許多有意思的藝術作品。
比如個展《咔園》,起始于一次破壞。
![]()
梁碩,《咔園》,OCAT西安館·五周年特別展展覽現場,2018
“奇絕的勝景都始于“災難”,咔嚓,山體崩塌,石落有自,水磨風削,經年積翠,山養著風和水,風和水塑造著山,這是一個成敗相成、相互發明的生態現場。”
2018年OCAT西安館地下一層空間里,一處墻面被拆除,留下的一片片復合木料墻板,和墻體里的筋骨結構。
梁碩就利用這些“廢料”,摩挲整理,遠近擺列,借勢而用。
平面光潔的地面變成了水,傳統繪畫中的風景文化符號被現成碎片以拼貼方式輕松破解,竟然神奇地召喚出了中國山水。
![]()
梁碩,《咔園》,OCAT西安館·五周年特別展展覽現場,2018
《女媧創業園》《拓普歐樂居》《無隱禪院》等現場裝置作品也遵循同樣的理念。
不同于一般的藝術邏輯:先有一個作品的規劃,然后看需要多少錢,多大空間,需要其它什么條件去實現它。
梁碩反其道而行之,使用現成空間、材料起步,讓稔熟于心的畫面“渣意”生長,反而讓作品有了巧奪天工之感,多了一份松弛的張力。
![]()
“女媧創業園”展覽現場,2014,空間站
![]()
《無隱禪院》,現場裝置,北京公社,2016年
2023年,梁碩受首屆阿那亞大地藝術節委任,創作作品《小家》,他用馬賽克瓷磚將山里的天然小洞穴簡單裝修了一下,這不正是他擺脫了世俗的束縛,自在地睡廟、體驗、思考的寫照。
![]()
《小家》 天然山體\馬賽克瓷磚 2023年
今年,梁碩又把微信名改成了“梁大芬”,同樣來自于最民間、草根的藝術力量——深圳仿照世界名畫的第一村,大芬村。
最近,他正在學習大芬村工匠的作畫技巧,還有了個展“梁大芬”。
![]()
![]()
梁碩個展“梁大芬”展覽現場,北京公社,2024
03
無意義的事最治愈
在梁碩看來,“睡廟”也是他所一直強調的,“身體在場”理念的外化于行。
2009年起,梁碩在中央美院雕塑系做老師,從那時起,他就開始帶學生出去玩,延續“掉隊”的睡廟活動。
![]()
梁碩帶學生下鄉
在他看來,教室里教授的知識“有點像菜被燉熟,沒吃完變成剩菜,接著再熱再吃,早就不是最新鮮的東西”。
他想要帶著學生去最原始的環境,看東西如何生長,遭遇怎樣的現實。在曠野中,所有的感知都是新鮮的,不是道聽途說。
![]()
梁碩帶學生下鄉
一切都很難有直接的結論,常常需要琢磨,用內心的需求去填補莫名的東西。
這種身體在場的體驗,是這個時代里稀有的、行將被滅掉的一種存在。
“社會這臺大機器,每個人無可避免成為小零件,生活在效率的要求里,于是我們會想走直線。可是山河里沒有直線,從高空看,犄角旮旯互相擠壓互相遮擋,我們必須走一條很長的彎路,效率不高,但是美。”
有人問,“睡廟”的意義是什么?過程即是意義。
不禁想起曾經的互聯網頂流,火遍國內外的李子柒,原本默默無聞的她,用鏡頭記錄下那些中華傳統美食、手工藝品的制作過程。
![]()
從山野里采摘原料開始,到一步步地打磨、加工,人們突然意識到,原來生活中那些熟視無睹的東西,是這樣經過能工巧匠,一步步耐心完成。
而這一漫長的過程,是如此充滿魅力。過程的意義大于目的,體驗的意義大于結果。
在那些褶皺中,藏著這個世界更豐富的層次、情感和意外,它讓我們建立起與世界真實的聯系,獲得屬于自己的生命體驗。
而這,正是無意義的事最治愈的地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